细数民国时期那些乱世出身的将才,真是令人惊叹。比如叶挺,二十出头就成为军长,有人看过电影会觉得他很狂妄,可你想想,二十岁就当上军长,哪能不自信甚至有些狂呢?历史上,古代亦有类似例子,霍去病十七岁便封狼居胥,何等壮烈豪情!乱世之中,建功立业是大势所趋,这种环境造就了许多英雄。湖南向来多出将帅人才,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也是湖南籍的名将,他叫刘咏尧。
1909年,刘咏尧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家境较为优越,使他从六岁起便能上私塾读书,随后进入小学、中学,最终考入陆军讲武学。在当时,如果想挽救国家命运,从军无疑是正确之路。于是,刘咏尧报名参加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在12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年仅十五岁,成为当期最年轻的学生。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刘咏尧参与了东征。别看他年纪小,他打起仗来拼劲十足,十六岁便成为冲锋队队长,多次负轻伤仍坚持作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随后他晋升为营长,同年获得上司赏识,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在那里,他结交了不少好友。学成归国后,刘咏尧很快升任上校团长,前途光明。 按理说,刘咏尧如此出色,未来必然会成为名声显赫的将军,但为什么今天鲜少有人提起他的名字呢?原因在于,他后来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觉得自己更适合从事政训工作,因此很少再直接带兵作战,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政训事业。当同学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他已经成为大学教授。刘咏尧能吃苦、有胆识,还留过洋,做事认真,这些品质赢得了蒋介石的赏识。虽然从事的是文职工作,但蒋对他非常青睐。抗战胜利那年,刘咏尧晋升为陆军中将,当时年仅三十六岁,堪称年少有为。解放战争期间,他并未参与军事行动,后来随蒋介石前往台湾。 在台湾,刘咏尧彻底退出军界,转向文学教育。在国民党军队中,他被誉为儒将。晚年的刘咏尧心系祖国统一,多次呼吁黄埔同学团结一致。1998年,刘咏尧因病去世,享年九十岁。 值得一提的是,刘咏尧的孙女如今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她就是凭借一首歌红遍全国的刘若英。在刘若英的记忆中,爷爷虽然严肃,但对她非常好。他最喜欢听的歌,就是《黄埔军校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