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发现商代大墓,上面挖满了盗洞,却都在同一个位置消失了
迪丽瓦拉
2024-11-25 01:16:27
0

原标题:殷墟发现商代大墓,上面挖满了盗洞,却都在同一个位置消失了

2000年12月,河南安阳,一村民下夜班回来,途经殷墟宫殿区时,突然发现有一伙人鬼鬼祟祟疑似在盗墓,村民大喝一声,这伙人果然做贼心虚,竟一哄而散。

01.古墓发现多处盗洞

村民回到家中,突然想起前几天考古队曾在附近勘察过,顿时意识到事态严重,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跑去工作站汇报情况。

考古队得知后,不由大惊失色。原来,前几日,为配合花园庄基本建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确实在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并意外发现一座商代大墓。此墓距商朝宫殿仅40米、距殷墟“母亲河”洹河不到100米,距妇好墓也就500米左右,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核心“黄金地段”,由此也不难推测,墓主人定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由于天气寒冷,土地已经冻结,经协商,专家们一致决定等来年开春,土地解冻后再进行考古发掘。与此同时,为了防止走漏风声,考古队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布发现了墓葬。可万万没想到,还是被盗墓贼盯上了。

事不宜迟,考古队立即派人到现场查看,果然在那座墓葬上发现了新的钻孔。心痛之余,专家连忙安排专人看护墓葬,继而向上汇报,获批准后,立即展开发掘工作。

不料,在之后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竟陆续发现许多大小不一的盗洞。经过分析,这些盗洞有旧有新,横跨多个朝代。专家们心下骇然,难道,这座古墓早就被盗?还不止一次被盗?

02.盗洞在同一个地方神奇地消失了

在思索中,考古队继续向下挖掘,万万没想到,当挖到墓葬的夯土建筑后,盗洞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这都临门一脚了,盗墓贼为何不继续挖?难不成良心发现?这显然不成立,毕竟,所有盗洞都在这个位置消失,总不至于所有盗墓贼都良心发现。

经过分析,专家终于发现端倪。原来,这些盗墓贼挖到了“享堂”,从而产生了误判。所谓“享堂”,是商朝的墓葬制度中用来祭祀墓主人的地方。盗墓贼挖到享堂后,误以为这是普通房基夯土,觉得没有价值,所以不再深挖。

这一发现,极大地鼓舞了考古队,此后的发掘异常顺利。很快,这座沉睡三千多年的墓葬终于重见天日。让专家们振奋的是,虽时隔三千年,但这座墓葬的棺椁却保存得相当完好,连上面的纹饰都清晰可见。更不可思议的是,棺椁上竟然包裹着大量金箔,足足有125片,可见墓葬规格之高。

揭开棺木后,专家们无不精神大振。原来,墓主人的骨骸还在!除了头骨保存欠佳,且缺失右臂,其他部位的骨骼几乎保存完好。要知道,这可是三千年前的尸骨,这无疑是考古史上的奇迹。

最终,这座逃过无数劫难的古墓,清理出土了500多件商代陪葬品,其中青铜器260多件,精美的玉器220多件,青铜兵器更是不胜枚数。由此不难推测,墓主人极有可能是一名武将。

03.出土罕见的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之中,有两件尤其引人注目。

一件是造型逼真且又诡异的青铜手。这件青铜手为右手,通长13.03厘米,最宽处5.61厘米。手掌和手腕皆饰有繁复的饕餮纹、卷云纹,手掌刻画精细,连关节和指甲都清晰可见;手腕的截面呈现椭圆形,下部柄腔之内残留有碳化木柄痕迹。

如此怪异的青铜手,在殷墟乃至于同期的其他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考虑到墓主人右臂缺失,有专家认为,这只青铜手应该是墓主人手臂的替代品,类似假肢,作用就是让墓主人完整下葬;还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一件吃饭用的工具,古代叫“铜毕”,《礼记·杂记上》:“主人举肉之时,则以毕助主人举肉”。即辅助自己举肉的工具;也有人脑洞大开,说这青铜手会不会是挠痒痒的工具,类似现代的“不求人”。

另一件是“青铜牛尊”。这件牛尊通长40cm,带盖高22.5cm,腰围52.5cm,重7.1kg,造型精美,纹饰繁缛,堪称中国古代动作造型酒器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如此,经研究发现,这并非普通的牛,而是尚未驯化的水牛。甲骨卜辞曾记载商王捕到一种叫“兕”的动物。专家认为,兕就是野生水牛。

众所周知,河南盛产黄牛,水牛却极为罕见。这是因为,水牛喜欢水,降雨量偏少的河南并不适合水牛生存。而这件青铜牛尊的发现,证明三千年前安阳一带湿润多雨,是殷墟气候的直接反映。

此外,在商周时期,人们认为牛颇具灵性,是最高级别的献礼。因此,牛尊不仅仅是一件祭礼的酒器,更是殷商时期人神沟通的媒介。所以,能用牛尊随葬,墓主人的身份定然非同小可。

04.墓主人权力很大

除此这两件罕见的青铜器,专家还发现7件保存完好的青铜钺。在商朝,青铜钺象征着无上的权力,用青铜钺随葬并非孤例,殷墟妇好墓,就出土了4件青铜钺。难道,此人的权力或战功远超武丁皇后妇好?

墓主人到底是谁?答案在铭文中。

清理了所有青铜器后,专家发现很多青铜器上面刻有铭文,其中“亚长”二字反复出现多次。经释读,“亚”在商朝是武官的统称,“长”则是一个家族的姓氏。通过查阅资料,专家发现,“长”应该是一个臣服商朝的诸侯邦国。如此看来,墓主人是一名来自一个叫“长”的家族的武将,结合其高规格的墓葬,不难推测,此人定然受商王器重,可谓“亲信心腹”。

后来,经过骨骼鉴定,专家发现,亚长是一名35岁左右的男性,下葬时,他身受重伤,不仅右手缺失,身上还有尚未愈合的伤口。

专家由此推测,这位三千多年前的武将,极可能死于最后一次战役,因其功勋卓著,商王将他葬在都城的宫殿之中,寄托哀思,激励他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太... 1851年1月,洪秀全等人发动金田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为镇压这场农民起义,清政府调集大量...
原创 一... 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朝代,大观园内,一张神秘的药方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它不仅被认为能治疗林黛玉的顽疾,更因...
燕赵国宝“活”起来 传统文化“... “造型、纹饰、色泽,连陈年的印痕都这么清楚,这哪是文物展示啊,这不就是3D大片吗?”“这就是特火的那...
青花鬼谷子下山八棱开片天字瓶:... 在世界陶瓷艺术的璀璨星河中,青花鬼谷子下山八棱开片天字瓶犹如一颗耀眼的超新星,以惊世骇俗的艺术魅力与...
原创 郭... 1959年,当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得知末代皇帝溥仪被特赦出狱的消息后,异常兴...
原创 秦... 1944年12月23日,秦基伟所辖的太行军区一分区迎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客人。这个客人是一名来自美军的盟...
原创 揭... 有一个人名叫马周,他的文章《陈时政疏》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继贾生的《治安策》之后的...
在北京,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从北京唱响的歌曲,承载历史,照亮未来,在中华大地奏响时代强音。它不仅...
原创 李... 李渊的太上皇生活如何?揭示了禅让制的真正本质:谁掌权,谁就是主宰 在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去世...
马奇诺防线:从地质学视角解构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陆军10万人、禁止空军)看似构建了安全屏障,实...
魁宿堂邓氏寻亲:元朝邓辉(字瑞... 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发南阳,写进国史家谱,无...
原创 他... 在1936年,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出版了他的著作《神灵之手》,在书中,他详细记录了他在红军队伍中度过的十...
原创 解... 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标志着解放战争的正式开始。从这一年起,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超过三...
原创 宣... 赵姬与嫪毐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篇章。公元前238年,对于年少的秦始皇嬴政来说...
原创 蜀... 一、华容道事件 虽然我并不喜欢从阴谋的角度去解读《三国演义》,但问题是,《三国演义》从头到尾都充斥...
原创 贾... 在贾府的主室里,贾母,这位曾经以自己的力量维系家族荣光的长者,正躺在她那张华贵而庞大的床榻上,面色显...
原创 龙...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历代以来对于龙的原型的探索从未停止,尽管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依旧未能得到最终...
砒霜:一段致命的历史 《查特顿之死》(用砒霜自杀),亨利·瓦利斯作于1856年 / 英国泰特美术馆,维基共享资源 自古以来...
原创 消... 在东汉末年,天下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每个阵营都拥有数名出色的将领,而这些猛将们的...
原创 蒙... “纵横捭阖平欧亚,大略雄才傲英杰。” 这句话描绘了成吉思汗的伟大和远见。作为蒙古族的英雄,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