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平出生在晚清时期,经历了清朝的腐朽和百姓的民不聊生。他家中的生活贫困潦倒,作为家中男子,养家糊口成为他必备的本事。然而,随着清廷腐朽的加剧,外国势力的侵略严重,清廷迎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百姓心寒。当很多人对这些势力避之不及的时候,总有人为维护我国疆土而出现。
蒋维平因为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对维护我国的疆土产生了新的认识。他想着救国救民,于是产生了参军的想法。要知道晚清时期我国并不占优势,上了战场可能就是有去无回,但这总得有人去做。家中亲人自然是反对蒋维平这么做的,但他还是奋不顾身地到了李鸿章的军中乃至后来在八路军中发挥了巨大的力量。
可是到了李鸿章的军中也没想象的那么好,但待得的时间却也不短。据说他还做到了把总教官的位置,也算是在清朝有过一官半职。但晚清朝廷的作为有目共睹,蒋维平恐怕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清朝灭亡后,蒋维平辗转进入了北洋军、国军,最后因为一次大规模的整顿,蒋维平才算是彻底离开了军队。半生过去,蒋维平选择“学医”,即便是务农他似乎对各方势力都已经失望至极。而“学医”救死扶伤同样也是在救民,甚至是能自己做出选择。
就这样从1920年到1938年,他都是如此度过。要说再次改变他的肯定就是抗日战争了。我党抗日的信念传遍各地,革命思想更让蒋维平信心满满。如此1938年蒋维平带着他的义子一同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
只是这一次蒋维平拿起的不是武器,而是带着众多药品,成为了八路军中军医一般的后备力量。在粮食都短缺的年代,药品的供给更是难得。但蒋维平不管再怎么艰难,还是解决了一次又一次,更救了一大批伤员。
蒋维平紧紧跟随党的步伐,救死扶伤他肯定是首当其冲。别忘了他还是务农出身的,毛主席号召开荒种地,他也不管是苦是累都会率先响应,丝毫不输年轻人的气概。
总而言之不管在哪个时期,蒋维平什么都能干,更是我党军队中救治了很多人的医生。队伍中若出现不良风气,蒋维平就是那个教育他们的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会有目的进行遏制。
解放战争时,蒋维平迎来了新身份,成为了医院的副院长,一直到建国后蒋维平的责任都重大。而建国后蒋维平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但他不忘强身健体,更不忘在更多有限的时间里为国家效力。
蒋维平从清朝艰苦的日子中走来,见证了清朝的腐败、民不聊生。更知革命战争时期百姓的艰苦日子。他们饭都吃不上,更别说治病疗伤了。蒋维平正是见证了这些,他才要过得更加节俭。这样在蒋维平认为省下钱来就能帮助更多的人,能买更多的药品,也能做到治病救人的可能。
而且蒋维平专注的也并非这一方面,其中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视的。蒋维平也便会拿出自己的钱财去帮助家乡进行农业发展。可蒋维平家中的生活却是十分的节俭。其中衣服在他这儿缝缝补补又是一年。招待客人时也便是粗茶淡饭。但蒋维平会把后代教育的很好。自己持有的优良品质同样会传授到他们的身上。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如此。家乡农业社需要农用设备了,他会紧衣缩食的帮助。果园的建设发展同样也印刻着蒋维平的名字。总之,事事有蒋维平,蒋维平也想着事事。
蒋老享年86岁,1964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的人生可谓经历了我国多次重大变迁,他的身份也再一变再变。他可以做农民养家糊口;也可以从军保家卫国;更可以投身医者的行业学习本领救死扶伤。只要他想做就没有他完不成的。我想蒋老最开心的时刻和我们一样:是新中国成立的那刻。而他的历史故事和革命贡献也被后世所记录,更被众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