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其实就是属于古人的信仰活动,敬天地、敬祖宗,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天地之间,受天地的影响,而祖宗延续了生命,若是不重视祭祀,或者是祭祀被灭,那么是非常严重的事情,甚至会被认为是灭国之灾。
“灭”的古字是“烕”,通过字形可知,火与兵戈是弭灭之物,一场战争,获胜方是有可能灭掉败方,致使其无法再传承下去,消失在历史潮河中。“亡”字相较于“灭”,所受到的损害程度则要弱些,《说文解字》中对“亡”的解释为“逃也”。
自三星堆遗址被发现后,它给世人带给了许多问题,而关于三星堆文明为何消失?则有四种猜想广为流传,一是被灭;而是迁移;三是内部政变;三是天灾摧毁。
经三星堆的发掘工作,三星堆遗址被普遍认为是古蜀国的祭祀场所,其“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的引人注目的珍贵文物,如青铜器等,透露这些文物,我们便能够知晓,古蜀国曾有过一段璀璨的文化。
然而在古籍上,对于古蜀国最早的记载是商代的甲骨文,蜀国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意味着在商末周初,蜀国开启了属于它的辉煌,既然在蜀地有着发达的文明,与中原亦有往来,但离奇的是自西周起千百年,文献中都没有详细记载过古蜀国。
直至东晋蜀郡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人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下了有关蜀国的历史和传说,蜀王杜宇于西周初自立为帝,号望帝,他带领着蜀国成了西南地区的大国,由于宰相鳖灵治水有功,杜宇便禅位给鳖灵,鳖灵从而开辟出开明王朝,号从帝。
开明王朝历十二世,至秦亡,据载,蜀与秦围绕汉中自公元前541年起便已经展开了拉锯战,开明九世因为打不过强大的秦国因此迁都成都,但还是在公元前316年被灭国,然而在先秦文献中,为啥几乎没有古蜀国的记载?
而在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里面则写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古蜀国经由李白之笔,一度引人关注。蚕丛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是蜀国的祖先,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中,纵目面具被认为是蚕丛的形象,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对蚕丛的记载便是:“有蜀侯蚕丛,其纵目。蚕丛,即蚕丛氏,是蜀人的先王。”
不过三星堆祭祀场所又存在有明显的不同,考古工作者发现整个三星堆遗址精华所在的一、二号祭祀坑内的大多数器物埋葬时或埋葬前就已经明显经过有意的焚烧和破坏,存在有烧焦、发黑、崩裂、熔化等状况,甚至是碎成数块散落在坑里面的不同位置。
并且三星堆具备有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但就是缺少了文字,而我国最早形成体系的古老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根据古蜀国的传说故事,讲到了蚕丛被其他部落所打败,鱼凫成为新一代蜀王,但鱼凫部落因何消亡,却是谜团。
这是否透露出了古蜀国的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取而代之的新王会彻底抹除前一代蜀王的痕迹?而杜宇助周武王有功,称帝于蜀,是否从侧面表明了杜宇接周朝的力量彻底灭了鱼凫?
通过此现象,学者们提出了“灭国绝祀”的猜想,“灭国绝祀”是最大的灾祸,其带来的意味不仅仅是灭国,绝祀更是代表了这里的祖先彻底消失,不可能再延续下去。
商周“灭”字亦解释了这个道理,战争会摧毁这个国家,而火则能够烧尽众物。按照这一猜想,古蜀国被灭后,从此祭祀断绝,并且被古蜀国人们视为精神所在的东西遭到摧毁,砸成了碎片,荡然无存。
因此古蜀国几乎没有出现在历史文献中,但蜀地的人们仍然记得自己的祖先,时过境迁,蜀地清平安宁之时,常璩大量阅读了先世所遗留下来的书籍,发现了古蜀国的存在,继而将其记载于《华阳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