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寓意王道乐土,亦即圣地。据历史考究,其地名应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所拟定。
公元前319年,21岁的屈原升任楚怀王左徒,成为楚国兼管内政外交的重要官员。同年秋,为合纵连横攻秦,屈原首次东使齐国。后联兵攻秦,推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顽固势力进行斗争。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任三闾大夫。公元前312年,为缓和楚齐两国因争霸的对立,楚怀王起用屈原再次出使齐国,齐楚复交。
屈原是楚国政坛上满怀理想主义抱负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爱国诗人,作为楚国的官方使臣,两次到齐国活动,就是要楚齐结盟,联合阻止秦国武力的日益扩张,建设自己的国家,实现仁政治国的王道理念。
地处鲁南的苍山县兰陵镇在春秋时称次室邑,公元前382年,楚越争霸,鲁国衰落,楚占有次室邑,到屈原使齐时,楚国据有次室邑已60多年,成为楚地遥远的东北边陲。在春秋无义战的时代,周王早已有名无实,诸侯争霸,军事占领就是合法化。楚国是先秦时期最早在边疆地区实行郡县体制的诸侯国,在鲁国旧地建立新的县级行政管理机构,必须废除鲁国三桓专政时期遗留下来的旧地“次室”。楚人明白,边疆的稳定,军事不可放弃,但要让鲁国遗民接受楚国的统治,在治县策略上必须继承鲁国的儒家文化,孟子施行仁政的王道思想便是封建治国的最佳选择,楚人要用儒家理念治理鲁国旧地,同时还要打上楚国的印记。拟定一个既充满时代理想色彩又能让鲁南人欣然接受的新地名,早为楚国君臣所关注,其使命义不容辞地落在了政治家屈原身上。
《十三州志》载:“兰陵故鲁之次室邑,其后楚取之,改为兰陵县,汉因之。”《史记》载:“荀卿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从楚国疆土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出,楚国占领次室到前256年荀子任兰陵令,相距126年,“次室”更名“兰陵”是在此间的某个时期。通过楚国史分析判断,兰陵拟名应产生在楚怀王时代,并与主管内政外交的政治家、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使齐之行密切相关。
在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战国年代,从当时各诸侯国版图上看,屈原从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东使齐国,出行路线只有以水路为主,最佳路线是大江乘舟东去,至扬州北上,沿吴国开掘的邗沟运道直达淮泗入泇水。次室邑处在泇水之上,是屈原乘船楚地出行的必经之地,然后换乘陆路北上齐都临淄。屈原来到楚国占有了60多年的次室邑,作为主管民政外交事务的使臣,不能不对边疆地区拟名之事密切关注,次室之名带有浓厚的鲁国色彩,楚国要治理统治,地域正名非常重要,不然要永远背着占领他国土地的负名,屈原将次室更名兰陵顺理成章。有人认为兰陵拟名应是荀子任县令时的事,此观点有些唐突。荀子任兰陵令和屈原使齐有60年的间隔,兰陵县邑名称应已存在,而此时的费、邾、邳、郯等诸侯小国相继被楚国兼并,但没有被楚国更名即后被秦统一。有学者考究,荀卿是接任兰陵令之职,只是前任不才,无法与后圣荀子一样青史留名而已。
屈原为何选“兰陵”二字拟名?目前对兰陵地名一般解释是与兰花有关,因周围的高地上开满兰花而得名。这一观点毋庸置疑。黄淮流域是先秦时期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气候温和而滋润,植被丰茸,兰花簇拥在广袤无垠的幽林之中。由于千百年割据战乱,林木伐尽,水土流失,虎豹匿迹,致使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兰的芳踪萍迹已再难寻了。
楚人以“兰陵”作县治地名,是屈原封建治国理念的体现,极具理想色彩和浪漫王者气息。兰为山隅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名虽为草,实乃中华瑰宝。在神话传说中,仓颉创造的“兰”字,犹如一幅美丽的画,门前绿草如茵,门内有请帖寓意的“柬”字中又是明月映照。孔子喻“兰为王者香”,左丘明说“兰有国香”,将兰提升为君子的高尚品德,孟子又将君子德行上升为“王道”。屈原时代的楚国朝野崇尚兰花,宫苑内广植兰花,香气弥漫宫廷,楚怀王给儿子起名“子兰”。屈原在《离骚》、《九歌》、《九章》等诗篇中,把兰比作“美女”、“君子”、“贤人”等崇拜之物。后人为纪念屈原,将其故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的一条河流命名为兰陵溪。“陵”字在古语含义中,有攀登、升高、超越、凌驾之意,引申为“乐土”。荀子是孔学儒教正宗,两任兰陵令,终老兰陵。楚人以“兰陵”命名,就是在鲁南建设一片楚国的“王道乐土”之意。
古邑兰陵已建立2600多年,兰陵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专用词,而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后萧氏将兰陵作为郡望圣地,诗人李白更将醉卧兰陵作为对故乡的精神寄托,至今未回故乡的海外文学大师王鼎钧读到改革开放后兰陵的变化时亦惊叹:“真是庶矣哉!富矣哉!”
今天,兰陵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美好寄托正是我们所要传承和弘扬的精神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