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一把火就可烧光鸦片,为何林则徐要劳神费力用海水浸泡?
迪丽瓦拉
2024-11-26 01:44:44
0

原标题:明明一把火就可烧光鸦片,为何林则徐要劳神费力用海水浸泡?

林则徐之所以这么“折腾”,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光靠烧能解决问题的话,他肯定不会劳神费力,搞这个“海水浸化法”。

我们先说为什么不能火烧鸦片,在人们的习惯认知中,想要彻底摧毁某样东西,似乎只要放一把大火,就能让其灰飞烟灭,仿佛火可以净化世间万物。

但实际上,火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来焚烧后会污染环境,二来也未必能够焚烧得那么彻底,甚至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鸦片,大火是无法烧净它的,在虎门销烟之前,林则徐也是尝试过火烧方法的,当时林则徐命人把桐油淋在鸦片上进行焚烧。

这么做虽然效率非常高,可实际上,在大火过后,会留下很多残留物,也就是“膏余”,这些“膏余”在高温的作用下,会渗入到泥土之中。

等官府人员走了之后,附近的百姓就会一哄而上,来挖这些“膏余”,因为这些“膏余”,不但可以供人们自己吸食,也可以卖钱,所以每次焚烧过后,都会出现百姓哄抢“膏余”的荒唐场面。

林则徐做过统计,每次大火焚烧之后,至少会留下三成的“膏余”,那这就相当于给人们留下了口子,还是会祸害百姓,没有实现禁烟的效果。

再加上大火焚烧鸦片,会向空气中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最关键的是,这里面掺杂了很多鸦片的成分,可以说一个焚烧现场,也就是一个天然的“吸食”现场。

而古人最愿意看热闹,这种宏大的场面,怎么可能少了一众吃瓜群众呢?附近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如果听说哪里烧鸦片,肯定要搬着小板凳去看热闹。

这一看,自然会吸食进大量的鸦片成分,不但瘾君子可以在现场“一饱口福”,那些没有瘾的吃瓜群众,很有可能染上吸食鸦片的毒瘾。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我们以2015年印度尼西亚为例,当时雅加达警方愚蠢地在警局门口,公开焚烧了3.3吨的大麻,随后整个城市都陷入烟雾弥漫之中。

事后很多当地居民都声称,出现了头晕、幻觉等情况,这就是公开焚烧带来的隐患,这则消息一经曝出,全世界哗然。

所以说,林则徐知道焚烧不行,就只能想别的办法,最终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了这个“海水浸化法”,当时林则徐命人在虎门海滩上,挖了两个巨大的池子。

然后又用石头和木板等物品,把池子彻底砌好,随后又在每个池子前都挖了一条深深的水沟,用以引入海水,一切准备妥当后,林则徐就开始了虎门销烟。

他先让手下将缴获过来的鸦片,分割成小块,倒入池子中用海水浸泡,泡了半天后,他再命令手下将生石灰倒入池子中。

生石灰遇水后,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这样就可以将鸦片销毁,而剩下的“膏余”等鸦片残渣,也会在夜晚时,顺着水沟,从池子中流入汪洋的大海之中。

这样,在附近观看的吃瓜群众,一来不会受到鸦片的影响,二来也找不到鸦片的残留物,毕竟在汪洋的大海中,想捞鸦片“膏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而当时林则徐一共缴获了2376254斤鸦片,从1839年6月3日开始,到6月25日结束,林则徐足足花了23天时间,才将这些鸦片销毁干净。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上书道光皇帝,陈述鸦片的危害,并勇担重任,执行禁烟任务,真正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但早已风雨飘摇的清朝,并不会因为一次禁烟运动,而重新走向富强,很快就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懦弱无能的清朝,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而清廷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将林则徐推出来背锅,认为一切都是林则徐造成的,这样的腐朽王朝怎么可能不灭亡?

可以说,虎门销烟不但遏制了鸦片在我国的泛滥,还唤醒了国民对鸦片危害的认知,也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意识,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发出实干为要“最强音”,奏响时... 在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之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箴言愈发彰显其深刻内涵与磅礴力量。实干,是中华民族...
原创 东... 提到三国时期,我们无法忽视曹操、刘备和孙权这三位卓越的历史人物。他们分别掌握了各自的领地,共同构成了...
原创 司... 《三国演义》中,曹魏与司马懿的权力更迭,不仅是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也充满了复杂的政治博弈。作为三朝元...
原创 曹... 《——·前言·——》 赵云,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名将,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刘备的重要将领,还在...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关文化常识 科举各级考试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
同为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葡萄牙... 全文共2299字 | 阅读需5分钟 欧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欧洲大陆就创造了辉...
原创 汉... 《——·前言·——》 汉献帝刘协,几乎将一生都交付于他人操控之中。他的命运似乎始终与他人的权力斗争...
原创 清... 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正是同治与光绪年间。这个动荡的时代发生了无数的冤屈与奇案,其中最引...
原创 十... 甘罗,姓甘名罗,出身显赫的名门望族,是秦国左丞相甘茂的孙子。甘罗自幼聪慧异常,少年时便投身于吕不韦门...
原创 原... 类别:历史 内容:趣谈 答案:明朝的大明帝国并不是注定要走向灭亡,事实上,它有可能迎来全新的...
原创 不... 在古代中国,由于医疗条件和生产工艺的限制,奶制品的供应非常匮乏,因此,母乳成为了大多数新生儿的唯一奶...
原创 他... 文|徐来 编辑|徐来 《——·前言·——》 陈德,曾是朱元璋最为信任的开国功臣之一。在一次危...
原创 李... 北京城,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曾是元朝的大都,更是明清两朝的首都,重要性可谓是显而易见。到了公元1...
原创 朱... 朱元璋两次计划讨伐日本,但都被刘伯温坚定阻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故事?历史上,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并非...
原创 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等级、身份、道德乃至宇宙观的象征。我们常说“红配绿,赛...
原创 清... 清圣祖康熙帝与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的四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在各自的统治时期为国家...
原创 李... 公元1642年,农历九月十五,深秋的开封城上空笼罩着不祥的阴云。城外,李自成大军如黑云压城;城内,数...
原创 朝... 在朝鲜人民心中,有五位中国人是永远的英雄。这五位英雄究竟是谁?他们为何如此受到朝鲜人民的敬重呢? ...
原创 郑... 我们都知道,清朝八旗劲旅很强大,几乎难逢敌手,尤其与明朝作战,大多取得胜利,是清朝得以入主中原的强大...
原创 1... 在1946年,即全面内战爆发前夕,国共两党曾进行了一系列和谈,并达成了一些相关的和平协议。其中有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