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葬母花费超光绪?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问
迪丽瓦拉
2024-11-26 03:12:40
0

原标题:李莲英葬母花费超光绪?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问

在#花样历史君#的印象里,李莲英一直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陪伴慈禧太后几十年,深受信任和恩宠。

可以这么说,在一定程度上,李莲英就慈禧太后个人意志的延伸,只要能够通过李莲英这一关,基本上在慈禧太后那儿就不会遇到任何的问题。

因此,很多人想要在慈禧太后这里得到好处,就先要找李莲英这个太监总管去疏通疏通。

那么,当李莲英自己家里面有事情时,他又是如何让慈禧太后大加恩赐的呢?1907年的初冬,李莲英母亲去世,从他的葬母仪式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其中的端倪。

一、李莲英母亲去世,慈禧说钱不够就找袁世凯要

母亲去世的消息传到李莲英这里时,李莲英随即就去向慈禧太后告假回老家安排母亲的葬礼等事宜。

慈禧在和李莲英分别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念你是个孝子,我赏你一帑(48万两银子),作治丧之用,如果不够,再找直隶总督袁世凯去要。”

李莲英倒不是想要慈禧太后这48万两银子,而是需要得到慈禧太后的允许,自己才能够离开皇宫,才能够离开慈禧太后,才能够动用大笔的金钱去给母亲举行葬礼而不会受到上上下下的非议。

单凭这一点,李莲英就是一个很出色的下属,知道哪怕是自己的家事也要去请示好自己的主子,在主子的授意下去展开下一步的行动,这一点是值得很多人去学习的。

李莲英离开皇宫之后,立即安排自己的四弟、五弟先回老家直隶省顺天府大城县,开始大张旗鼓地准备母亲的丧事。

此时的李家在大城县已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县里镇里村里的大小老爷们儿都齐聚在李家大宅子里,特别是李莲英本家的叔伯兄弟,更是踊跃,希望用最高规格的方式送走太后眼前红人的母亲。

二、葬礼排场要多大有多大,袁世凯都不敢管

李莲英在李家排行老二,他的四弟、五弟带着4、50万的白银回到了老家,立即张罗着办母亲的葬礼。

大城县之前也有土财主办过豪华的葬礼,但是一次性要花掉如此之多的白银来办一场葬礼,还真的是有点为难大家了,怎样才能够将这笔银子花光,还要让李莲英本人觉得十分满意,而不是当作冤大头被宰,这一点很重要。

为此,李家兄弟召集了县里面最有文化的一群人,从各种古书上找来跟葬礼相关的内容,然后整理了一套比较详细的葬礼流程,送到还在北京的李莲英手里。

李莲英一看,很是满意,就决定照此办法为母亲举办葬礼,并且说:“只要把事情办得排场一点,体面一些,就不要怕花银子,钱不够,大不了再加50万两。”

不过精明的李莲英还是不忘交代一句:“按咱家的身份,以寻常百姓人家最高衔就可以,千万不可超越礼制!”

由此可见,尽管位高权重,李莲英为人还是比较清醒的,不像明朝时的大太监刘瑾和魏忠贤,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在全国各地给自己立生祠。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工作,所有的事宜都已经办理完毕,此时已经到了其母亲去世之后的第二年春天了。

为了让母亲尽早入土为安,李莲英决定在1908年的春天为母亲举行葬礼。

由于葬礼的流程极为繁琐,整个过程持续了35天,在这35天里,只要是大城县的人,不论是官员,百姓,奴隶还是乞丐,甚至是过往的客商,都可以免费去吃席。

吃席之后,不但不要钱,还要送钱给前去吃席的人,这样的怪事在大城县简直就是百年难得一遇。

然而,在最初的几天里,前去吃席的人并不多,李莲英很是不解,找人一打听,原来是袁世凯派来了几百名清兵驻守,让老百姓都不敢靠近。

李莲英一听,很是气愤,立马找到袁世凯,让这群清兵不要在白天出现,只是晚上才出来巡逻,护卫李家大宅的安全。

清兵撤走以后,前来吃席的人就络绎不绝了,从早到晚都有人来光顾,在给李莲英的母亲上香作揖之后,就被安排入席吃酒。

北方人的酒席,虽然不像南方人那么精细,但是贵在分量足,可以使劲整。

李莲英母亲葬礼的一日三餐,并没有早中晚的区别,餐餐都是鸡鸭鱼肉等美味佳肴。

当仪式才一半的时候,整个大城县的猪都被买光了,连带周围县里面的猪肉价格都上涨了好几倍。

除了猪肉之外,其他的一些食材也在此期间大涨特涨,远远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好在有李家大宅这个免费吃饭的地方,不然不知道当时会饿死多少人。

于是,有很多的人前来吃席之后,不仅白吃白喝,在走的时候,还要用各种容器盛满了带回家,储存起来以备青黄不接时供全家食用。

三、李莲英母亲葬礼花费白银55万,远远超出光绪帝的50万

在乡亲们白吃白喝白拿了35天之后,李莲英的母亲终于要下葬了。

在下葬的这一天,李莲英请来了二十多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着母亲的石棺上了山,安放在早已建好的墓穴里面。

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在李莲英母亲下葬的当天,大城县里的男女老少,只要能够下地跑得动的,都来为他的母亲送行。

送葬的路途上挤满了人,绵延了数十公里,那气派,那阵仗,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帝王之家。

受到李莲英恩惠的大城县老百姓,借助其母亲葬礼期间收藏的食物,度过了1908年那个缺衣少食的春天和夏天,成为很多人一生中都念念不忘的美好回忆。

当整个仪式完成之后,李家大宅顿时安静了下来,李莲英和几个兄弟坐在一起算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整个葬礼花费了55万两白银,超出了原定的五十万两白银。

不过,在李莲英的眼里,为了母亲,这些钱都是小事儿,让母亲能够在平安入土才是自己最大的孝心。

同年冬天,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先后去世,慈禧太后的葬礼自然不必说,那是有多风光就有多风光,总的花费在125万到150万两白银,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约2亿元左右。

光绪帝的葬礼则要简单得多,花费大概只有慈禧葬礼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50万两白银,甚至赶不上李莲英母亲的葬礼花费,不得不是光绪帝作为满清的皇帝,真的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登上鹦鹉螺号,和我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在明朝洪武十三年正月戊戌(公元...
原创 全... 看过《杨家将》的人,大多数都为杨家将的英勇及他们忠诚于君国的信念所感动。然而,当宋朝灭亡之际,为何我...
原创 蜀... 263年冬,蜀汉的后主刘禅决定向曹魏投降,标志着蜀汉的灭亡。然而,战后的西川并没有恢复平静,钟会和邓...
原创 为... 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朝大业元年,旨在通过考试选拔寒门学子进入朝廷任职。然而,科举制度直到唐朝时期才趋...
邵书修:“没了身份,我也要为组... 实习记者 熊珂 抗战老兵邵书修。 本报记者 邓伟摄 虽然右眼完全失明,但百岁高龄的邵书修每天仍坚持...
原创 李... 在古代历史中,皇权的地位始终高于一切,所有人都深知其重要性。而每一个有资格争夺皇权的人,都愿意不惜一...
原创 李... 让皇位,没有心甘情愿的成分,大多情况下,更多的是迫不得已,而尧、舜、禹的“禅让”也不过是流传下来的一...
原创 原... 荆州在三国时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不论是魏、蜀还是吴,任何一方若能够控制荆州,就能掌握无上的权力。...
原创 他... 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屡屡更替,统治着辽阔的中原大地。然而,这些封建统治者并不像看上去那样一成不变,他...
原创 刘... 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之后,三国时代逐渐走向尾声。北伐的关羽虽然成功斩杀了敌将庞德,却也因失...
原创 刘... 在三国时期,常常有人说曹操占据了天时,孙权拥有地利,而刘备则凭借人和三分天下。但细究之下,实际情况并...
原创 杨... 文化的积淀深深影响了人们对美丽的认知,使得对美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唯一不变的,依然是那双总...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英雄豪杰辈出。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凭借其出色的才略和卓越的政治手腕,成功地逐步统...
原创 关...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三国局势逐渐形成,其中曹魏势力最为强盛。诸葛亮深知形势严峻,遂制定了联吴抗魏的战...
原创 秦... 如果要评选一位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是秦始皇。他无疑有着这个称号的资格,因...
原创 刘... 刘备在临终时提拔李严,并非为了制约诸葛亮,而是为了加强蜀汉国内的东州势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蜀汉的未来...
原创 赵... 赵云第一次与刘备相遇是在公元191年,那时,赵云刚刚率领自己的部队归附于公孙瓒。当公孙瓒询问赵云为何...
原创 一... 在三国时期末期,随着人才的不断流失,能够称得上英雄豪杰的人物愈加稀少。在这片英雄寥寥的土地上,魏国的...
原创 曹... 在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的岁月中,曹操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逐步奠定了曹魏政权的根基。他的...
原创 关... 大家好大家,我好是,我黑是白黑说白历史说。历史 。 在在《《三三国国演演义义》》中这,我们部可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