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令处死一品大臣,大臣掏出免死金牌,皇帝:您看背面写了啥
迪丽瓦拉
2024-11-27 08:16:53
0

原标题:皇帝下令处死一品大臣,大臣掏出免死金牌,皇帝:您看背面写了啥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遂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这里的“丹书铁券”,即我们常听到的免死金牌。

有些大臣把免死金牌视作一种无上的荣耀,他的家族也会因这块免死金牌而获得一定的尊重,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人将免死金牌视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保障,甚至因为自己手握免死金牌,而做出一些威胁、背叛皇权的事情。

明朝时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皇帝下令处死一品大臣,大臣掏出免死金牌,皇帝:您看背面写了啥?

这是我的法宝

这个手握免死金牌的大臣名叫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幼时便喜好读书,且博采众长,绝不刻板于某一个领域。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时候,李善长亲自前往拜见他。朱元璋也知晓李善长在当地的名声与威望,遂对他以礼相待,还让他留下掌管文史书籍。

接下来几年,李善长在朱元璋身边担任参谋,既为他出谋划策,也负责军中物资的调度,看得出来,朱元璋对他十分信任。

时间越长,朱元璋越觉得李善长是犹如自己法宝的所在,尤其是郭子兴听信流言背叛自己,想把李善长从身边挖走,李善长果断拒绝的时候,朱元璋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在明朝建立的三年之后,政权逐渐稳定下来。朱元璋嘉奖功臣,说道:“李善长在我身边,虽是没有立下汗马功劳,但追随我多年且负责粮草,功劳很大,应晋封为大国。”

对于朱元璋想要晋封李善长为大国的想法,朝廷文武百官没有人发表异议,可以看出,不仅是朱元璋看到了李善长的优秀,大臣们也非常尊敬李善长。

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且授予铁券,可免自己二死,子嗣免一死。至此,李善长是真正拥有了“免死金牌”这块法宝。从他的履历中我们也能看出,这样的嘉奖于他而言,是理所当然。

但是故事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胡党之狱

“明初四大案”的“胡惟庸案”,对明朝乃至接下来的封建历史,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胡惟庸案”暴露出了问题,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宰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在中央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李善长,也卷到入了这场风波当中。

胡惟庸和李善长的关系不一般,不仅是官场上的,还有伦理上的。但是这样紧密的关系,在后来胡惟庸案水落石出的时候,李善长无可避免地被牵涉其中。

但此时此刻,他还安然无事。

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虽然下令免死,但事后李善长并没有对朱元璋表示任何的感谢,朱元璋对此怀记于心。

背面刻字的免死金牌

又过了几年,这个时候的李善长已经七十多岁。

彼时京城因为一桩案子,有百姓受到牵连而要被发配边疆,李善长屡屡向朱元璋求情,请求他放过自己的亲戚丁斌等人。朱元璋想到之前自己豁免李存义父子死罪的时候,李善长没有任何表示,越想越生气,于是下令逮捕丁斌。

丁斌被捕之后,供出了李存义等人过去与胡惟庸的交集,而李存义父子的供词又涉及到李善长。一环套一环,李善长最终还是被捕了。

李善长手中有免死金牌,如今这个情况不用,他还要留到什么时候用呢。他向朱元璋呈上自己手中的免死金牌,朱元璋也没说什么,不过是提醒了他一句,让他看看金牌背面都写了什么。李善长一看,“除谋反大逆”。

在给李善长免死金牌的时候,朱元璋特意在金牌的背面刻上了“除谋反大逆”的字样,因为这个罪,不可免!

事实还真如他所想的那样发生了。不仅是胡惟庸案,李善长曾经还对很多事情和人都有过包庇。最终,他只落得个被杀头和一家七十多口人一起遭到株连的结局。

除了李善长,朱元璋的身边还有很多有胆有识的大臣。包括李善长在内,他们的身份都是臣子,但归根结底也都是人。人心是肉长的,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生都不会犯错,都能做到绝对忠诚。优秀如李善长,这个曾被朱元璋媲美张良、诸葛的人,也背叛了他。

曾经,李善长可能还幻想过自己会有一个多么完美的结局。他可以为人称颂,为人学习,免死金牌是他的勋章,最终却成了死前唯一能握,但又握不住的稻草。

谋反叛逆

朱元璋在给李善长的免死金牌反面,刻上了“除谋反大逆”的字样,一方面是给自己留了一手,因为君无戏言,他既然肯定李善长的功劳又赐予他免死金牌,就是给予了他一定程度的特权。但李善长始终是自己的臣仆,他不可能让李善长的权威凌驾于自己之上。

而站在李擅长的立场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当他知道自己有了免死金牌,就有些“飘”了。免死金牌应该是他的一个勋章而不是他的挡箭牌,它不是你犯了错不用遭到惩罚的理由,因为你没有道理犯错,更没有道理犯如“谋反大逆”这样的大错。

李善长死后,有个叫王国用的大臣上奏朱元璋。在文章中,他列举出了很多李善长辅佐朱元璋,一步步打下今天江山的事迹。这个时候的李善长已经是“罪人”身份,但是通过这些文字,朱元璋回忆起过往,竟没有加罪于王国用,可见李善长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常言小人得道则鸡犬不宁。李善长是小人吗?很显然不是,但他就是犯了人人都有可能犯的错才最终沦为了小人。历来,没有哪个君主可以允许自己的臣仆背叛自己,何况是他这样曾经深得信任的人呢?

所以朱元璋从李善长身上吸取到了教训,后人也从这件事中汲取到了经验。如此,才是我们看待一件事所应有的态度。

结局

虽然叫做免死金牌,但它绝不是万能的。谋反大逆之罪,自古以来都是不可忍之事,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做的非常果断,也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李善长犯的人人都有可能犯的错,就是没有坚守自己的本心,为利益、权威等操纵。

本可以青史留名的李善长,亲手给后人评价自己的时候,添上了可以批判的污点。站在时代中心的他,也走偏了路。

两人,都为后人上了一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看到这个话题,忍不住想起了一次战役,以及这场战役中出现的铁血人物:孙云秀、梅鹤年、李风池。他们三个是...
陈占超:崇福宫里阅春秋|中原作... 作者:陈占超 来源:嵩岳散文茶座 一 嵩山崇福宫,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市区北部,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
原创 唐... 与前几位君主相比,唐中宗对储君的教育实在是过于漠视了。中宗既不给储君提供政治历练的机会,又不重视储君...
原创 清... 话说,满清入关占领中国后,对南方的天气并不适应,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气候凉爽。...
原创 汉... 人类战争史上不存在先天体力超人一等的战斗民族,大家都是地球人,最顶级的运动员也没有五倍于普通人的体能...
所贵一寸丹 可逾金石坚 一个人安身立命最珍贵的是什么?靠什么支撑脊梁、正道直行?明末爱国诗人张煌言在其所作《被执过故里》诗中...
原创 唐... 文|赵固仁 贞观元年,李世民向大唐的子民下发了一道关于社会问题的诏书,内容就是号召青年男女抓紧解决个...
原创 1... 1991 年 12 月 26 日,苏联正式解体,分裂成 15 个国家,俄罗斯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
原创 一... 清明上河图 我国的文明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水源的充足既孕育了早期文明的延续,但我国自古以来也一直都...
原创 聊... 对于街亭之战的细节,后世其实是有一些争议的。 具体的争议焦点在于,马谡被张郃困在山上之后,接下来,...
原创 清... 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后世对于明、清、元、宋的客观评价,之所以灭亡,也有其灭亡的缘由,之所以被人...
原创 历... 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四者缺一不可。其中,行即通常意义上的交通,是指人们有意识地...
历史上的今天 | 巴黎圣母院始... 巴黎圣母院(法语: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正式名称为巴黎圣母...
原创 普... 此前,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明确表态,中俄边界问题早已解决,黑瞎子岛划分清晰。这让我们不禁想起普...
原创 黑... 关于黑格尔和拿破仑有两个伟大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无疑是幻想和浪漫的,黑格尔在完成《精神现象学》的手稿时...
原创 首... 韩国位于东亚地区朝鲜半岛南部,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国家,总面积约10.3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200万。...
原创 5... 1958年,毛主席办公案头被递交了一份关于 一位开国上将主动提出离职 的报告。 毛主席在看到报告后...
朝鲜书圣金正喜的书法,难得一见... 朝鲜时代,孤悬海外的济州既是逃亡之地也是流放之乡,很多著名的文士、官僚在政治失意的时候都曾经被放逐到...
原创 西... 要说西晋时期有名的富豪,那石崇绝对排得上姓名。很多人知道石崇都是源自石崇和王恺斗富的典故。 石崇和...
四川巴中一饮用水源地水位下降岸... 近日,有网友发文,在巴中市巴州区化成水库,因水位下降,岸边露出一座古墓。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到,这座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