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将领黄维:在功德林宁死不认错,曾经讽刺国军大佬俞济时
迪丽瓦拉
2024-11-29 09:11:57
0

原标题:国军将领黄维:在功德林宁死不认错,曾经讽刺国军大佬俞济时

清朝末年,朝廷在北京德胜门外的一座普通庙宇创设了“京师习艺所”,这是中国第一个劳改机关,到了民国时期这里一度成为国民党的第二模范监狱。到了新中国成立,这里依然大名鼎鼎。新中国成立后,公安部接管了这里,改造成关押和改造国军战犯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功德林关押的犯人全部都是国军的大人物,比如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国军的高级将领。这些人死心塌地地跟着蒋介石发动内战,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被俘虏后拒绝认错,拒不接受改造。要说其中最顽固的当属蒋介石的死忠粉,他的爱将黄维了。

黄维在功德林里比较特殊,他被俘的时候是国军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他俘虏后被送到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当时他身患五种结核病,经过我们医护人员的四年的精心治疗才得以根治,而且当时管理所对黄维有着特殊的待遇。

黄维在被俘送到功德林改造的时候,他十分拒绝改造,他认为所谓的改造,只不过是我党故意的宣传,只是欺骗外界而已。他根本不配合改造,当时他只要一听到解放军胜利进军,或者又打败了哪一支国军部队他就十分气愤。也不允许其他国军将领说蒋氏的坏话,因为他骨子里坚持的是儒家所谓的忠君思想。

蒋介石提拔他,对他有恩,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为蒋介石效力,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有错,没有错有怎么认错,当时为了逃避改造,他将全部心力投入了永动机的科学研究之中。

黄维剧照

永动机根本就是一个科学伪命题,黄维估计也知道, 但是这个书呆子就是那么执拗,你不让我研究,那好,我也不接受改造。功德林方面将这个情况上报,上级决定支持黄维。在1968年赞助黄维展开实验,然而最后实验失败了 。最后黄维真的被我党给感动,他也成为最后一批功德林特赦的人员。

由此可以看出黄维的顽固,而且他对蒋介石相当忠心,是蒋介石的爱将,可是这样一个人,曾经对着蒋介石的心腹俞济时大发脾气,只是因为一位被俘的红军军团长。

俞济时,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黄维和他是同期同学,但是俞济时却是蒋介石心腹中的心腹,因为俞济时不仅是黄埔生,而且是浙江奉化人,这符合蒋介石的用人原则。蒋介石用人有两大原则,一是黄埔系,二是同乡。

这两个只要占一样,加上稍有才能都会被蒋重用,俞济时刚好两样全占,所以他在黄埔毕业后就当了蒋介石的侍卫,这可是亲信中的亲信,此后侍卫大队每一次扩编他都担任主官,还成为74军的首任军长,又担任蒋介石的侍卫长,可以说蒋介石心腹。

黄维和他比还差点,俞济时是师长的时候,他是旅长。俞济时是军长的是,黄维是师长,俞济时担任兵团司令的时候,他还是军长,所以说升官什么的黄维不如俞济时,但是他却敢当面讽刺俞济时,还是因为一位红军军团长。

1934年俞济时担任浙赣皖边“剿匪”第二纵队司令,奉蒋介石的命令剿灭此处的红军,活跃在这里的主要是红10军团,俞济时指挥部队击溃了红10军团,并且在1935年俘虏了方志敏刘畴西等红军的高级将领。

刘畴西时任红10军团的军团长,刘畴西是红军时期的高级将领之一,曾经获得过二等红星奖章,在谭家桥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奋力突围没有成功,还身受重伤,后被俞济时部队俘虏。

刘畴西毕业于黄埔一期,和俞济时是同学,两人后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此时刘畴西成了俞济时的阶下囚。当时刘畴西身上有伤,而且穿着破烂,当时的天气十分冷,刘畴西冻得瑟瑟发抖。

俞济时当时在一个温暖的房子里接见了刘畴西,看到昔日的老同学如此模样,摆出了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什么也没有说,就让人将刘畴西押下去了,不久刘畴西和方志敏等一起被国军杀害。

后来黄维后来听说此事,对俞济时大为不满,当面损他:“那么冷,你也该叫老同学吃顿好饭,穿件棉袄嘛!大家同学一场,你也太狠心了。”

黄维的意思十分明显,那就是我们是同学,即使各为其主,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了,也应该讲一下同学情谊,给顿好饭,给件像样的衣服,做人不能太狠心,由此看出来黄维还是有人情的一面,据说他因为这件事还和俞济时翻脸了。

不管最后黄维如何了,但是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位真性情的将军,在抗战中,他确实表现不俗,足以成为民族英雄,从功德林出来后,他致力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他的一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抛开政治不谈,就单单因为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黄维是一位真性情的汉子。即使刘畴西是红军的军团长,他们之间还是敌对,但是他们也是同学,现在老同学被俘,甚至很快就要被处决,那么招待一下,也是尽同学之谊了。黄维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他对俞济时不感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背水一战,要么反击,要么灭亡。秦王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抉择。许多历史学...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父子同心、并肩...
原创 襄... 襄樊之战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牌一样。 这一战失...
原创 得... 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大将潘璋所杀,享年五十八岁。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而蜀汉...
原创 刘... 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死后刘备为他报仇,最后被一个年轻人烧得痛快,这件事不仅影响了...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方寸铜元里的共和印记在中国近代钱币史上,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种。这...
原创 成...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一直是备受争议和热议的焦点人物。他不仅被誉为蒙古帝国的奠基者...
原创 左... 在晚清时期,紫禁城的深宫大院里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涉及到太监,有时甚至搞得宫里鸡犬不...
原创 小... 8月15日,这一天对于亚洲许多国家来说,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70多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
原创 《...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原创 原...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家喻户晓。但成吉思汗同时...
原创 隋... 隋唐交替的历史充满了动荡与冲突,其中有三个人物不容忽视:杨玄感、李密和李渊。他们都出身于贵族家庭,正...
原创 三... 在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许多人开始了各自的奋斗历程,希望能够在这乱世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
原创 明... 在中国的历史中,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有特定的安葬地点,以供后人祭奠和纪念。明朝的皇帝们大多数都被安葬在闻...
原创 钟... 钟会是否是大魏的忠臣,这个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虽然历史上有不同的解读,但关于他是否有谋反的行为,至今...
原创 袁... 公元199年,东汉末期的中国,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战火不断,四分五裂的局势使得国家的生存岌岌可危。就...
原创 盘... 俗话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句谚语深刻地提醒我们,即使在某些事情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最后的...
原创 太... 1864年6月,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已经在湘军的围困下度过了整整两年。随着城内粮草几乎耗尽,局...
原创 吕... 俗话说:“临终遗言,往往是心底的真话”。吕布临终时所说的六个字,如果当时有人重视,或许三国的历史会发...
原创 《... 蜀汉除了著名的五虎将之外,还有许多实力不容小觑的武将,比如关平、魏延、李严、姜维、傅佥、关兴、张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