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被人诟病至今
迪丽瓦拉
2024-11-29 09:52:14
0

原标题: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被人诟病至今

无论哪一个时代,任何成就一番功业的帝王身边都少不了能臣的辅佐。秦始皇身边有吕不韦、白起、商鞅、李斯,李世民身边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康熙身边有李光地、姚启圣、纳兰明珠……刘邦也是如此,他能在楚汉争霸中获胜,打败项羽而一统天下,也靠着身边的一众能人异士,其中韩信与萧何就是最重要的两位。

一代名将韩信

韩信是刘邦手下三大开国功臣之一,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与张良、萧何一道被称为“汉初三杰”。由于韩信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才华,后世将其奉为“兵仙”、“神帅”。早年的韩信,跟上述的这些荣誉一点儿都沾不上边,你很难想象,以年轻韩信的状态,有一天他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韩信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穷困潦倒,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到处蹭吃蹭喝的无业游民。据说,有一段时间,韩信经常去下乡南昌亭亭长那里混吃混喝,一连去了几个月。后来,亭长的老婆受不了啦,觉得韩信没完没了地来家里这样蹭吃蹭喝,一个年纪轻轻、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天天这么躺平,谁能看得上?家里的粮食凭什么养这样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闲汉?还不如养一条狗,还能看门护院呢!于是,从此以后,亭长的老婆每天一大早就起来做饭,也不做那么多,吃多少做多少,做完了就立马吃光,也不给韩信准备饭了。韩信也不傻,一看人家这明摆着就是嫌弃他吃闲饭了,从此也就不再去亭长家吃饭了。

有一次,有一个卖肉的屠夫跟韩信说:“你看你那个怂样子,整天挎着剑,装模作样的,好像自己有多大本事似的。你要是有本事,你拔出剑把我杀了啊,你敢吗?你要是不敢,你就趴下来,从我胯下爬过去。”谁也没想到,韩信真的就趴在地上,从屠户的胯下爬了过去。周围看热闹的人哄堂大笑,议论纷纷,都觉得韩信是一滩没有骨气、没有出息的烂泥,永远扶不上墙。

秦末,天下各地纷纷爆发了农民起义,韩信投靠了项梁。但是没多久,项梁死了,韩信就跟从了项羽的队伍。他多次向项羽献计,但是从来都不被项羽采用。韩信觉得这样跟着项羽不会有啥发展,所以他又投靠了刘邦,谋了一个很小的职位,依然籍籍无名。有一次韩信犯了法,理应开刀问斩。但是就在刽子手准备砍韩信的头时,韩信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死了啊,所以将心中的郁闷发泄了出来,冲着监斩官大喊:“汉王刘邦不是要谋取天下吗?那为什么要杀掉我这样的英雄人物?难道不需要我帮他打天下吗?”

监斩官一听,被韩信这一系列操作整蒙了,心想:这小子口气挺大啊!临死之前整这么一番操作,想必一定是个人才,于是就放了他。后来跟韩信一谈话,发现他果然是个可用之才。后来,这件事传到了萧何耳中,萧何特意来找韩信,跟韩信聊天,萧何发现韩信果然是个人才,非常欣赏韩信,并准备引荐给刘邦。

夜追韩信的萧何

萧何非常欣赏韩信,觉得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韩信。但是刘邦对韩信并没有什么兴趣,始终也不愿意重用韩信。这让韩信对刘邦失去了信心,觉得在刘邦这里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另谋出路了,于是就离开了。萧何听说韩信要离开了,希望把他劝回来,也来不及向刘邦汇报了,催马扬鞭就去追韩信。手下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萧何骑马跑了,就赶紧跑去向刘邦禀报:“不好啦,萧何丞相逃跑了。”刘邦听了以后又生气又伤心,整宿睡不着觉,觉得自己失去了左膀右臂一样。

后来,没过几天萧何就回来了。并将自己连夜去追韩信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刘邦,并对刘邦说:“您如果想要得天下,就必须重用韩信,而且让他做大将军,把兵权交予他手中。”刘邦这才听了萧何的建议,任用韩信为大将军,统帅三军。自此,韩信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之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后来,韩信被告谋反,刘邦将韩信贬为淮阴侯。韩信对身份的巨大落差感觉心里很不平衡,所以整天闷闷不乐,心里十分痛苦。并且从此以后在心理与刘邦之间有了隔阂。韩信在内心深处对刘邦很是不满,他觉得刘邦得到天下以后开始防备他这样的功臣,对这种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行为非常不满。韩信对刘邦的怨念最终导致韩信打算参与谋反。

吕后得知韩信谋反的消息以后非常着急,但是自己毕竟是一个弱女子,处理这样的政治大事心里还是没有底气,就是就找来萧何商量对策,到底应该怎么解决韩信谋反这一棘手的事件。萧何入宫以后,与吕后商量,决定合谋将韩信骗入皇宫,并将韩信杀害。

韩信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始至终一直相信自己、欣赏自己的萧何竟然会出卖自己。要知道,当初是萧何三番五次向刘邦举荐韩信,是萧何连夜快马加鞭将韩信追回来的。所以,当韩信听说萧何让他入宫的时候,心里根本就没想到这回是一场阴谋,而是高高兴兴地入宫了。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宫里面等待韩信的是磨刀霍霍的御林军。曾经疯狂迷恋韩信的萧何,如今居然又亲自参与了诛杀韩信这一行动,并在韩信被杀以后对着尸体说了四个字:为国除奸。

结语:韩信年轻之时是一个无所事事、一事无成的社会闲散人员,走到哪里都不被重用。在几经波折之下,萧何成为了韩信的伯乐。三番五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助力韩信为西汉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使韩信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但是,最终,韩信也算死在了萧何的手中,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杀死了自己一手举荐出来的韩信,不禁令人心生感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蜀汉除了著名的五虎将之外,还有许多实力不容小觑的武将,比如关平、魏延、李严、姜维、傅佥、关兴、张苞、...
原创 八...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关外起兵时,依靠八旗军的强大作战能力,逐步建立了后金政权,并与当时的大明王朝形成了针...
原创 唐... 历史上有一位被称为小太宗的唐宪宗,他重用了一批杰出的宰相,如武元衡、裴度、李绛、杜黄裳等,致力于恢复...
原创 刘... 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最终以刘邦建立汉朝、项羽乌江自刎画上句号。 如今站在陕西咸阳原的长陵前,能看到松...
原创 这... 每个博物馆都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它们更像是历史与文化的宝库,馆内收藏的文物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原创 原...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烧后,曾国藩为何选择默然处之,不去救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
原创 1... 这是一组由澳大利亚摄影师莫理循于1870年拍摄的晚清时期老照片。照片不仅记录了晚清百姓一百多年前的生...
原创 康... 清朝圣祖康熙皇帝,以仁爱和孝道治理国家,并且以此教导自己的皇子和孙子。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们:“每个人要...
原创 琉... 《——【·前言·】——》 琉球人现在还在喊着要复国,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 可在东南亚还有一个国家,比...
原创 清... 在中国悠久的五千年历史中,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包含着无数色彩斑斓的故事...
原创 公... 公元1645年,清朝的军队几乎彻底消灭了大明政权。这一年,有个名叫郑芝龙的人在福建支持了朱元璋的后代...
原创 历... 在古代冷兵器作战时期,一个武将的个人战力往往能改变战场的局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出色的名将...
原创 西... 1205年,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军队发动了对西夏的进攻。西夏和蒙古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仇恨或矛盾,蒙古攻...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甚至连她的御医都不敢直言其病因,但她却不得不面对并治疗这个问题。 ...
原创 古... 我国的酿酒历史非常悠久,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酿酒时间已经超过4000年。而通过考古学发现的酿酒器皿可以推...
原创 他... 历史上,女性作为摄政王管理朝政并不罕见,但只有武则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登基称帝的女性。武则天深...
原创 淮... 1948年12月9日,黄维指挥的第十二兵团在面临险境时,发生了一件令他愤怒的事——大王庄失守了。这个...
原创 史... 古代历史中,有许多英明神武的皇帝,他们的事迹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在这些伟大的帝王背后,也有一些贤...
原创 1... 说起斯大林,大家都知道他是世界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尤其是在上世纪前半叶。他的决策和行动不仅深刻影...
原创 慈...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是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也是除武则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