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一手托起管仲,管仲至死不推鲍叔牙为相,事后才知他大智慧
迪丽瓦拉
2024-12-06 13:02:56
0

原标题:鲍叔牙一手托起管仲,管仲至死不推鲍叔牙为相,事后才知他大智慧

曾经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读历史,我当时借用网上的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来回应。我不是喜欢历史,而是敬畏历史,用历史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以历史上的光辉人物为榜样,从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道路中可以少碰一些壁。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作文,就以历史人物“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为题,管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华夏“华夏第一相”,齐桓公在管仲的扶植下,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正因为如此,齐桓公对管仲非常信任,对他言听计从。

在管仲去世前,齐桓公曾亲自到病榻前去问候,并询问他:他走后,何人可任相。

这一段“管仲病榻论相”不仅是讨论齐国相位接班人,更是一段交友纲要。在这段对话中,管仲分析了要想成大事,可以与哪些人交朋友,要远离哪些人。

当时管仲病重,齐桓公慌了,忙问:“仲父,你去了之后 ,国家大事我应该交给谁呢?

管仲说:“可惜啊!宁戚不在了,如果他还在,做国相最好不过了!

齐桓公又问:宁戚不在了,那鲍叔牙可以吗?

大智都知鲍叔牙是管仲的伯乐,是他在齐桓公面前力求才保住管仲的命,并帮助他登上相位,此时,管仲不久于人世,正是报恩之时,推荐鲍叔牙当相国,实在是最好的报答。

然而管仲却说:”鲍叔牙不行,他是个君子,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是非善恶分得太清楚,这样的性格不好,这既是他的长处,同时也是他的短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能当相国。

从管仲对鲍叔牙这一点的评价看,他对鲍叔牙的性格了解的非常精准,不愧是管鲍之交。据《列子·力命》记载,鲍叔牙知道此事后,不但不怪管仲,还赞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桓公又问:“隰朋怎么样?”

管仲说:“隰朋不耻下问,就像我的舌头。如果我死后,隰朋可能也不能久用了!”

齐桓公又问:“易牙这人怎么样?”

管仲说: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绝对不可以用。

人世间最大的情莫过于子女,而易牙居然可以忍心把自己的儿子杀害了,将肉煮了给国君吃,他爱国君胜过爱自己,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怀疑吗?

而开方是卫国的公子,卫国虽然说是小国,但到底也是一方诸侯,他连国君的位置都可以抛弃,不做国君而到我齐国来为臣子,这样的人必有所图。而竖刁自宫来伺候国君,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忍心残害,难道他还会爱国君吗?

这三个人在你身边待了这么久,之所以没有出大事儿,主要是因为有我在,我和他们好比水和堤坝,有我这个防洪大堤在,洪水便不会泛滥,但假如我不在了,洪水必将泛滥,所以国君一定要远离这三个小人,避免将来吃亏。

这次病榻论相之后,齐桓公遵照了管仲的意思,任用隰朋为相,易牙听说之后就从中挑拨,并对鲍叔牙说:管仲的相位都是你推荐的,现在他病重了,反而不推荐你去担任相国,他简直是忘恩负义,我觉得这件事情对你很不公平。

鲍叔牙到底是管仲的迷弟,他笑着说:”管仲不推荐我是没有错的,他忠于齐国,他也知道我是一个不会徇私舞弊的人,如果让我担任相国,你们这些小人早就没有容身之地了。

果不其然,管仲去世后,隰朋也病倒了,不久之后便去世了,这时,齐桓公不得不任何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提出,他当相国,必须驱逐易牙、竖刁、卫开方这三个奸臣,齐桓公也只得听从。

鲍叔牙为相之后,继续沿用过去管仲的政策,齐国又现复兴之象。

在过去,管仲为相时,桓公乐得逍遥,国家大事都丢给管仲,自己天天与“三奸”混在一起,大家各取所需,日子过得也开心,君臣相处也快乐。现在鲍叔牙为相,不仅将这些人都 驱逐了,还天天拉着齐桓公讲一些国家大事,搞得齐桓公很郁闷。

日子一长,齐桓公好吃贪色的本性又暴露了,但平时陪他一起玩的易牙、竖刁、卫开这些人都被驱逐了,他又不敢轻易召回。

这时齐桓公有个妃子长卫姬就出主意说:“大王可以先把易牙请回来,毕竟他是个厨师,鲍叔牙要是问起来,就说是请他回来给大王做点好吃的。鲍叔牙也就不好过问了,这样一个先回来了,剩下的两个也会慢慢回来的。

桓公一听有理,就这么办了。于是呢,他悄悄派人把易牙找了回来。果不其然,不久,竖刁、卫开方也全回来了。

这事让鲍叔牙火冒三丈,马上进宫进谏。可是桓公也懒得听他的。鲍叔牙的脾气跟管仲不同,回去之后,就气病了,不久就死了。

鲍叔牙一死,齐桓公的气数就算尽了。

齐桓公的5个儿子都想谋求太子之位,使用出各种手段,其中长卫姬与易牙勾结在一起,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无诡当太子,长卫姬与易牙重金贿赂宦官竖刁,想着各种方法向齐恒公送礼。

易牙与竖刁还在齐恒公病重的时候软禁齐恒公,不许任何人看他,不给吃不给喝,最终一代霸主活活饿死在病床上,尸体躺在床上67天,尸体的蛆虫都爬出了宫门之外,一代霸主的结局不免令人唏嘘。

现在再回头来看,管仲不推荐鲍叔牙为相的理由,才发现,管仲是真有大智慧,他太了解鲍叔牙、齐桓公了。齐桓公是一个注重享受的人,所以他当相国时,即使知道竖刁等人是奸人,他也不会强行驱逐,这样君臣之间就能相安无事。

而鲍叔牙眼里揉不得沙子,必不能和这样的小人相处,他不当相国还可以多活几年,而一旦当相国,以他的性格注定会与齐桓公产生冲突。而鲍叔牙又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才郁郁而死。

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桃园誓言:罗贯中为何要给刘关张... 一、电视剧里的“名场面”与史书的沉默 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刘关张桃园结义堪称“古代兄弟情的天花...
原创 唐... 如果没有唐太宗,恐怕李渊未必能统一中原,晋阳起兵时,李渊曾经犹豫不决,正是在这位眼光独具的儿子的支持...
原创 2...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来聊聊一段明朝历史上颇为传奇的事儿。26 岁的李太后,在那夜深人静之时,突然急召...
原创 司...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
从盛唐到东瀛:和服褶皱里藏着怎... 从盛唐到东瀛:和服褶皱里藏着怎样的文明密码? 衣褶中的千年对话 当京都艺伎的木屐叩响花见小路的青石,...
原创 唯...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能看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和不可思议的人。尤其是碰到那些有很超前思想的人时候,大...
北运河情缘(云德) | 文学名... 如果以公元前487年吴王夫差开辟邗沟为滥觞源头,京杭大运河已有2500年的历史。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京杭...
原创 古... 古人很崇拜剑,剑,两边开刃,剑身笔直剑尖尖锐,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选传奇。 据考证...
原创 她...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每个人应该都知道,但很多人或许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木兰在军中12年都没被发现是...
原创 李... 人一背时,喝凉水都塞牙;人一走运,门板都挡不住。 李鸿章本是一普通京官,得曾国藩赏识,入其幕府,充其...
原创 夏... 在华夏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夏朝宛如黎明时分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古老中华大地迈向文明时代的征程。...
原创 明... 明朝能够丢掉安南,并非30万大军不顶用,而是自身的问题和安南的问题。 对于明朝自身的问题,很多人都可...
内卷,一种祖传的生存焦虑 3月9日,“大疆强制员工晚9点下班”的新闻上了热搜。第二天,美的规定18:20后不许有人在公司加班。...
原创 历... 导读:历史上唯一的洋皇后,刚上位便忽悠皇帝,出兵灭掉自己的母国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个朝代的皇后都...
原创 末... 外出打仗三年的士兵,返回家乡发现自己娇妻刚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宝贝,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一个从来不耕田...
原创 晚...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历代都有骁勇善战之人,像白起、项羽、韩飞之类,因为其战斗力强悍,后人尊称为“战神”...
原创 五... 说起直系军阀,很多人听说这个名词。主要是在民国初期的时候出现的,当时北洋军阀之间不断混战,其中就有直...
原创 明... 明朝第一富豪是谁?不说明朝,应该说历史上第一富豪是谁?绝对不是和珅,而是明初的沈万三,沈大老爷。 ...
原创 朱... 胡惟庸怕是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一己之力,让皇帝彻底废除一个职位的丞相。 权力滔天 朱元璋处死胡惟庸之后...
原创 他...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涌现出许多赤胆忠心的革命英雄,他们为了心中的主义和理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