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18到19世纪殖民东非的的原因:英荷争霸与西葡衰落的共同产物
迪丽瓦拉
2024-12-07 08:32:01
0

原标题:阿曼18到19世纪殖民东非的的原因:英荷争霸与西葡衰落的共同产物

其实在阿拉伯半岛上最强悍的国家最早不是沙特,而是阿曼。阿曼人在19世纪中叶之前还是一个环印度洋的殖民帝国,他的统治范围从今天的阿曼一直延伸到东非海岸,北起索马里南部,南至莫桑比克北部,非洲海岸的统治中心在桑给巴尔。其实单看这条故事线没有什么好惊奇的,但是阿曼殖民国家的形成与极盛是与新航路开辟相重合的,也就是说,在西葡、荷兰乃至于英国崛起的过程中,阿曼的殖民范围得到了扩大,他在东非的大部分产业,也就是今天莫桑比克以北的殖民地,最早是葡萄牙从零星的东非阿拉伯人商业城邦那里夺取的,而阿曼人又夺占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这可见阿曼人的海上武力还是可以的。原先奥斯曼、南阿拉伯与印度莫卧儿联合舰队被葡萄牙在北印度洋击败,而这一次被阿曼人拿走,肯定也不是和平交接的,只是现在的课本里几乎不提这一段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同属阿拉伯人的阿曼是什么主持正义的“好人”,他们本身也是贩卖黑奴的老手,最早的黑奴贸易就是他们搞起来的,只不过地望不同,有的是从也门过去的,还有少量的波斯人,但最主要的还是这片沙漠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为主。

但是这片殖民国家是单靠阿曼人自己举办起来的吗?显然也不是。因为阿曼本身的资源与原先组织三方联军时的奥斯曼、印度都没法比,所以很显然,阿曼地位的上升,是靠外力加持实现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英国逐渐在欧外世界取得优势,亦即殖民地方面的优势。但是英国人比较懒,不像法国人那样事必躬亲,而且热衷于和本土合并的“法国化”运动,所以很多地方的殖民地实际上都是半委任统治。

如果在古代这种形式叫羁縻,冷兵器时代在集权搞不好又没有持久的武力威慑,对于这些羁縻地带的统治只能维持非常短的时间,但是热兵器大规模使用后情况不一样了,而且相比于本土所在的欧陆,英国更大的兴趣在殖民地也就是欧外世界,因此即便发生大规模叛乱,英国也会马上抽调大规模兵力去平叛,像1858(?)左右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先是叫东印度公司管,但是这个特许公司搞不定,结果乱子篓子越捅越大,英国可没有放弃这个“边陲之地”,而是赶紧抽调大军过来镇压,坚决的扼杀了起义。

印度洋既是印度与欧洲的关键通道,也是欧洲沟通亚洲德俄几乎必经之路,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前,美国人想要到西海岸,需要绕道合恩角,也就是火地岛附近,再往南走就是南极了,注意,即便是今天的智利与阿根廷,也是在19世纪80年代后才征服和开发巴塔哥尼亚的,而开普殖民地从达伽马时代就已经为欧洲殖民者经营了,到英国人夺取这里,荷兰人与其他欧洲人的混血,已经开拓到今天南非的内陆部分,建立了两个著名的殖民国家——德兰士瓦共和国与奥兰治自由邦。这里的条件显然比火地岛要好得多。

葡萄牙在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后不久就基本丧失殖民霸权,因为西班牙与荷兰的关系就是肢体与心脏的关系,即便西班牙再痛恨荷兰,也拿他没办法,毕竟西班牙之前在殖民地积累起来的航运、金融(特别是军事财政筹款业务)都在荷兰,虽然荷兰也想拿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荷兰趴在西班牙后背上吸血,其实足不出户就能殖民,这多方便!西班牙是能够给荷兰创造利益的,而且西班牙的殖民地赫尔兰没必要夺取,因为通过赚西班牙的钱,荷兰间接享受到了西属殖民地最大程度的利润,所以荷兰已经事实上拥有了西属殖民地,而且如果和西班牙海军在远洋大战一场反而会使自己损失元气,反倒不如不干。

葡萄牙不一样,虽然和西班牙同属天主教国家,但是不如西班牙和教皇国走得更近,二期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西班牙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包围了葡萄牙,而且葡萄牙境内根本就没有什么纵深,一旦西班牙想要吞并葡萄牙也很简单。况且西班牙还真干过这事,试图借此拿下葡萄牙的殖民地,但是失策了,因为葡萄牙的殖民地不是被荷兰就是被英国拿下了。最耐人寻味的,就是葡萄牙与英国之间的“盟友关系”,这很显然是葡萄牙用以制衡西班牙的招数。

但是奈何葡萄牙自身实力不济,很快葡萄牙就从香饽饽变成了附属地位。在西班牙将近50年的占领时期,葡萄牙的本土被西班牙“合并”,而殖民地特别是东印度群岛被荷兰人几乎一网打尽,只剩下帝汶岛东部没被拿下,荷兰夺取葡萄牙殖民地西班牙也奈何不得,因为西班牙的军事财政是被荷兰拿捏的,因此就不可能指望西班牙和荷兰为了殖民地而战斗,所以在葡萄牙与荷兰的殖民战争中,西班牙处于一个尴尬的“中立地位”。葡萄牙自然希望英国在英荷战争中胜出,以便帮自己稍微夺回一点殖民地,不然太难看了,就连巴西都被荷兰染指了,还有什么是荷兰够不到的呢?

所以即便知道英国会蚕食自己的殖民地,葡萄牙也只能寄希望于英国,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谁叫葡萄牙自己实力不济呢,这就像《突围》里命不久矣,而且快要东窗事发的林满江将儿子的股权托付给贪婪无度的傅长明一样,明知道是割肉喂虎,却还得告诉自己相信对方能够做到,因为自己早就是泥菩萨过河了。这也是阿曼南下染指葡萄牙势力范围的缘起。英国在其中也算是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

葡萄牙殖民地在自己手里“托孤”,不能完全做不好,也不能完全做好,中心标准是使英国利益最大化,有两个要求,一是不能把葡萄牙的利益全损失了,还能忽悠勾引住里斯本;另一方面,要使阿拉伯人对英国暗送秋波,使得两拨人有了冲突可以找自己寻求仲裁,这才最好,阿曼的崛起显然是和英国脱不了干系的,如果英国真的要管阿曼,不远处就有英国在北印度洋的大基地印度,一两天就能封锁住马斯喀特,逼迫阿曼就范,但是英国没做,还成为其“可靠的盟友”与“保护人”,这和美国炮制的“夏威夷共和国”“孤星共和国”是一个意思。

阿曼算是英国的白手套,而东非地带也算是英国“托孤”的报酬,葡萄牙也算是懂得“江湖规矩”,也就没啥可说的了,毕竟是英国帮它留住了莫桑比克、安哥拉等传统殖民地,不然莫桑比克早被布尔人拿下了。两边心照不宣,于是东非中北部算是被阿曼吞掉了。阿曼和原先的葡萄牙人并无太大区别,最主要的收入还是贩卖黑奴,英国是到1833年才开始正式废奴的,之前除了西非几内亚湾,东非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产地,早在阿拉伯帝国时代这里就有贩卖黑奴的阿拉伯据点(阿拉伯帝国的奴隶贸易第一则:东欧的罗斯奴隶和东非赞吉),因此阿拉伯人本身就是不错的向导和地头蛇,依靠他们可以减轻统治成本,就像印度最早是由英国政府委托贸易特许权公司治理的。

阿曼殖民地的产生能够促进葡萄牙殖民地提供更多的黑奴来与之竞争,因此二道贩子英国可以从中谋取更大利润(因为供应量上升成本降低,自己就算是同样的价格也能比原先赚的钱更多),这是其一;其次,阿曼的出现能够给英国介入东非事务以更大的正当性,特别是阿曼和葡萄牙发生矛盾时,自己作为双方的盟友居间调停,能够更协调两者在东非的殖民进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秦昭王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名叫白起,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还以出色的军事才能闻名。他曾多...
原创 特... 1938年4月的一个夜晚,皖南岩寺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潺潺流水环绕,景色宁静、宜人。然而,就在岩寺...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许褚被称为曹操手下的第一猛将,他的战斗力十分强悍。然而,如果放眼整个三国天下,能够...
江西吉安:百年书院藏秋韵 赣江如练,环抱吉安城中的白鹭洲。这座形似白鹭浮水的江心洲上,藏着始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的白...
原创 同... 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的先遣部队顺利抵达了长江南岸。这时,蒋介石正站在重庆黄山官邸的露台上,...
泉州:世遗名片勾勒宋元海洋商贸... 泉州,古称刺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着东西文化和谐共生的城市景观。2021年,在第44届世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许多令人铭记的历史人物陆续登场。除了勇猛的将军如关羽、张飞,还有许多智勇双全的谋...
原创 4... 1930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霓虹闪烁,却是文人墨客的战场与乐园。在这座“东方巴黎”,作家们的经济状...
原创 1... 1946年的沈阳,刚从伪“满洲国”的殖民阴影与战火中挣脱,却陷在一种混沌的喘息里。沈河区小西路的青石...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中,“光”这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有卓越功绩、超越前任的皇帝。这样的帝王被称为“光”,意味着...
原创 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深知,只有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保持...
二十二年追寻,还原英雄吴石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本报记者 李 筱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让隐蔽战线英雄吴石的故事走...
原创 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有着入土为安和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这种信仰促使我们在亲人去世后,总是...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首次发现... 中新社南昌11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
原创 日... 陕西这个地方,提起它,大伙儿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多半是那些老古董事儿,秦始皇的兵马俑、西安的城墙,还有汉...
原创 她... 1926年,国民党北伐军成功地夺回武汉,武汉成为了北伐军的重要基地。随之而来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成...
原创 如... 战术,或者说谋略,在我国古代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兵法书《孙子兵法》。在《军争篇》中,孙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
原创 溥... 公元1636年,大清朝建立,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对清朝皇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使自己的政权稳固、长久,甚...
原创 溥...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他当了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作为皇帝,他享受了许多皇帝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