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收藏网上发现几幅老照片,展示的是抗战时期青岛日本神社“神马”铜像被中国敌后武装破坏前后之对比的照片,同时标注了日军对此次中国抗日武装“暴戾”事件之“痛诉”题记。日寇的这些颠倒黑白的照片描述的背后,也再度牵引出八十余年前,一段曾轰动一时的“神马事件”。
被破坏后的青岛神社“神马”铜像
被破坏前的青岛神社“神马”铜像对比
照片中的“神马”铜像位于曾经的贮水山上,应该是1937年12月底,日寇二次入侵青岛前夕,青岛市政府全部撤防时所破坏的场景。这座“神马”铜像与贮水山上那座日本大庙一样,都是青岛这座城市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如今残留下的历史印迹,是那段日寇侵略史的罪证和后人无限的谴责。
提到这座所谓的“神马”,之前也曾简要编发过。1939年,青岛还曾评出“青岛市城乡二十四景”, 人们对其宣传的景点基本都熟悉或有印象,但对于其中的“开源神骏”——当年的所谓青岛“第一神马”颇为好奇,之前查阅诸多资料未见其详细记载,后幸得岛城数位文史研究者提供的珍贵图文放得以解惑,重新编辑整理与大家一起分享回顾那段尘封已久的“神马”事件。
青岛汇泉公园(中山公园)内的“开源神马”真容。(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据青岛中山公园资料记载: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于1939年在园内建马厩1座,养有菊花青马1匹,厩壁上刻有中、日、英三国文字石碑,以记其事。同年被评为“开源神骏”,是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
1940年(民国29年),青岛第一公园登记列表中,鼎鼎大名的“开源马”赫然在列。(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开源神骏”,乍听其名,威武雄健宛若神驹。这匹所谓青岛八十年前“第一神马”,作为当年被日伪政府大肆宣扬,又曾经入列青岛城乡二十四景之一,半个多世纪里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对于那段早已埋没的历史,估计大多数人都已忘记或不曾了解过它的过往,只是还有一些老青岛人会依稀记得,在汇泉公园、在大庙山上,曾经有着这么一匹“神马”,一座铜像,今天就让我们借此篇幅一睹它的真容与来历。
日本神社祭礼
1914年日德战争中德国战败,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将德人命名的毛奇山更名为若鹤山。1915年在山北坡大兴土木,建成时为日本在海外的最大神社——青岛神社,其内供奉日本神道教的天照大神、大欹巳贵命和明治天皇,以及纪念在日本侵占青岛期间阵亡的官兵,同时陈列一些战利品。每年春秋两季,还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示不忘宗祖先贤。日本神社在中国人的眼里,其实跟中国传统的庙宇差不多,所以青岛人一直称其为“日本大庙”,山亦因此称为“大庙山”。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将此山定名为贮水山。
青岛神社内的“神马”像
日本神社门前都会有一座铜马,称为“神马”,象征向神社献马作为神的坐骑,铜马的侧身上可看到菊花的徽章。青岛神社建成时的这匹铜马,也就是日本侵略者所说的“第一代神马”。
“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曾多次指令其驻青岛领事西春彦与国民革命军第三舰队司令兼青岛市市长沈鸿烈进行投降密谈,但均遭沈拒绝。不久,蒋介石密电沈鸿烈,指令他在青岛实行焦土抗战,在必要时将日本纱厂等主要日企日资全部破坏。1937年12月18日,日本陆军参谋部下达入侵青岛的指令。下午4时,沈鸿烈也下达命令,开始焦土抗战。当晚8时起,从沧口、四方到市内火焰冲天,爆炸声此起彼伏,日商重要工厂悉数被毁。12月31日,沈鸿烈率海军陆战队2000人、保安队3000人及部分官员、眷属离开青岛,向鲁西南一带撤退。青岛完全撤防,留给日本人的是许多的工业废墟和一座只有5万人的空城。
因提前撤离的日侨所留3300间房屋,尚余100余户未受损,加之部分未遭破坏的日商工厂。事后,日本人还对日侨资产及房产未全部被毁而深感庆幸。
于是还编造出了一个“神马救青岛”的故事,这还要从日寇再次入侵青岛之前说起。
在青岛日本居留民团重返青岛后,出版的《支那事变青岛在留邦人权益破坏写真账》中,日方根据《山东每日记事》新闻了这件事。
日寇准备入侵前,市长沈鸿烈紧急换将,委任青壮派反日军官廖安邦任青岛市公安局长,协助执行爆破日商工厂任务。然而,某日廖安邦在骑马的时候,马匹突然将廖掀落于地上,致其头部受重创送医,后休养良久使得康复。
于是,日本人将所有日侨资产及房产没有被全数炸毁的庆幸,竟然归功于了这匹“神马”。
曾任民国青岛市公安局长的廖安邦
岂不知这正是日寇精心策划的一场用军马谋杀中国将领的恶毒计划,他们了解到廖安邦马术精良,又嗜好骑马。而当时青岛公安局也正在采购良种马匹,就精心选了三匹白马,给其中一匹最好的马注射了药物,计算了药物发作时间,和廖安邦在警局的时间,就以跑马场的名义送至警局。当时马匹正缺,廖安邦一见甚是高兴,正如日本人所预料,随即便牵过那匹最壮实的马准备试骑。殊不知一骑上马背,马立刻前蹄腾空站立,在院中咆哮蹦跳,终将他甩出一丈多远。廖安邦顿时奄奄一息,昏迷数日,幸亏抢救及时未至丧命,但由于大脑受到严重震荡,已不能继续工作。
在廖安邦的回忆录中对这件事也有过详细记述:在他昏迷的几天里,日伪人士高兴得手舞足蹈,认为拔掉了眼中钉、肉中刺。事后有人承认,这匹马是被日本间谍注入药品,计算好时间送来的,在他试骑时正好药性发作,目的就是把他摔死,以解决这位坚决抗日的少壮派。
被砸毁的“神马”
因为贮水山上的“青岛神社”里,之前那匹“神马”已在此期间被青岛军民砸毁,而曾经给此马进献过贡品的日本人认为是“神马”报复显灵,导致廖安邦重伤,未及执行沈鸿烈的焦土抗战爆破任务。日本新闻中更是谣传廖安邦落马磕出脑浆来,送到济南后不治而亡。
日本神社内的青铜神马
1938年1月10日,日寇兵不血刃占领青岛,城市再次沦陷。1月17日,日伪青岛市治安维持会成立,赵琪任伪维持会长。汉奸姚作宾经赵琪介绍,出任青岛伪治安维持会总务长,不久升任伪青岛市社会局局长,青岛人民再次进入日伪的黑暗统治。
而在自认“神马”救了青岛后,日本人在汇泉公园(中山公园)内专门修建了上等马厩1座,将此匹所谓的“神马”运抵公园内宣扬展示,命名为“开源”,并安排人等好生伺候,但不知此马是否还是摔伤廖安邦的那匹马。在1939年评选出的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中,“开源神骏”能够位列其中,这应该就是日本人授意安排、伪政府组织所办。但公园内的这匹马也没存活多久便消失了,“神马”死后,日寇还为其立石碑一座,题字“开源忠魂”以示供奉纪念。
在贮水山上的日本神社中,被砸毁的第一代神马铜像位置,又重新树立起了“神马”的塑像,称之为“第二代神马”。
1938年1月,日伪青岛治安维持会开始大肆宣传这匹“开源”马,“开源”马随后获得了无数“英雄”般的待遇。
1938年,足立吉弘家族在青岛日本神社“第二代神马”铜像前合影。(贺伟提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中美两国代表在青岛汇泉跑马场举行接受青岛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其后再次进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此时的中山公园因长期疏于管理,动物笼舍失修、动物失养,展出动物已寥寥无几,具体数量无据可查。中山公园遭破坏严重,动物展出部分几乎全部破坏,曾经的“神马”马厩以及“开源忠魂”石碑的下落也不知所踪了。
青岛神社“神马”铜像
抗战胜利后,贮水山上日本神社内的物品更是被中国百姓哄抢一空,国民政府将青岛神社改为“忠烈祠”,纪念抗日阵亡将士。此举受到非议,才不得不同意拆毁。山上的“神马”塑像最终也摆脱不了再次被砸毁的命运。
放置神马的地方,在108蹬阶梯尽头。(杨勇提供)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是沉痛的,也是无法磨灭的。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探寻历史,当年所谓的“开源神马”实际上就是一场政治骗局与闹剧,带有很浓的日本侵略者的色彩。也是日本人为谋害坚持抗战的廖安邦而设的一条毒计。
而日本人声称被“神马”摔下而死的廖安邦其实也并没有死。
廖安邦(1900--1968)原名广坤,号彦之,河南罗山人。东北讲武堂第5期炮科、陆军大学第8期毕业。
1938年1月23日,蒋介石任命沈鸿烈为山东省政府主席。2月11日,又任命沈鸿烈为山东全省保安司令。廖安邦出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38年7月廖兼任鲁西行署副主任。1942年1月,沈鸿烈被免去山东省政府主席本兼各职,结束了他4年的主政山东时期。不久廖安邦调任第39集团军参谋长,1945年1月任冀察战区总部中将副参谋长,6月任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部高级参谋,后代理新编第八军参谋长。
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的廖安邦
1945年10月30日,随高树勋在河北邯郸起义。当时,毛主席发来贺电,并定名为民主建国军。廖安邦出任民主建国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代理第一军军长。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河北省副主任委员等职。1968年5月4日在天津病逝。
青岛神社的秋祭,1945年抗战胜利后,青岛神社及大牌坊等均被国人捣毁,现只余108蹬台阶,成为那段屈辱岁月的见证。
再次看到这些老照片,以及贮水山上仅存零星的日本神社遗留残迹。这些现在都成为当年日本侵华的铁证,也成为日本奴化中国人的证据,也将永久成为曾经那段屈辱历史的最好见证。
今天编辑这篇图文,既是揭开那些神秘模糊的历史,也是印证日本侵略者做贼心虚、颠倒黑白,极力粉饰自己的侵略行径。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感谢网友“涧中细流”、贺伟、王栋等文史学者的图文资料提供及指导,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