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印军远征非洲,跋涉两个月抵达战场,战斗“三分钟”排队跳海
迪丽瓦拉
2025-05-29 09:32:43
0

原标题:八千印军远征非洲,跋涉两个月抵达战场,战斗“三分钟”排队跳海

德国是帝国主义列强中的后来者,1871年才完成统一,开始向海外寻求殖民地。可德国人满眼望去,稍微有点油水的地方都已经被英法等国瓜分,只剩下犄角旮旯几块破地方。

有总比没有强吧,除了强租中国青岛,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外,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主要集中在非洲,东非、西非、西南非各有一块,其中又以德属东非面积最大,相对来说也更肥沃一些,在今天的坦桑尼亚境内。

包括俾斯麦在内的部分德国政界人士,对海外殖民地表示忧虑,因为英国占有海洋霸权,如果英德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海外殖民地将成为英国人的盘中餐,德国根本无法提供支援。

事实正是如此,一次大战爆发后,英国联合日本很快就把青岛,及德属太平洋诸岛和德属西非和西南非都夺了过去,唯一剩下的德属东非看起来也岌岌可危。

没想到,德属东非在冯·福尔贝克将军的率领下,在30万协约国军队的包围下,居然打满了整场战争,直到1918年德国投降才停止抵抗。

德属东非在一战爆发时只有3000人的殖民军队,其中德国军人200多,其余均为土著士兵。另外,由纯土著组成的民兵还有4600人,及一部分警察力量,冯•福尔贝克将军手里的总兵力在1万人左右,绝大部分都是本地土著。

冯•福尔贝克将军是个有雄心的人,没有一味防守,而是向相邻的英属东非主动出击,并大造舆论,让英国人以为自己要大举进攻,从而达到吸引英军兵力、减少欧洲主战场的压力。英国人果然上当,急忙从英属印度抽调8000人的英印军,扑向德属东非,跋涉了两个月终于抵达坦噶尼喀。

鉴于英军的海军优势,冯•福尔贝克将军没有在滩头阻击,而是放他们进入内陆。英国人以为德军害怕了,大摇大摆展开两栖登陆,首先占领港口,然后将两个旅的英印军送到了岸上。

英印军没有经过仔细侦察,便向内陆进发了。德属东非到处都是茂密的可可种植园和原始森林,英印军只能沿着狭窄的道路前进,队伍变得又长又细。

走出好长一段路,也没有遇到德军的抵抗,英国指挥官还在纳闷,难道德国人准备投降了?这是有可能的,除了在青岛打了一仗外,德国其他殖民地都是乖乖投降的。

当英印军到达一个小山头时,领头的三名英国军官突然被飞来的子弹击倒,四下里随即响起密集的枪声,原来德国人早就藏身在森林里,等着英国人上钩呢。

在德国军官的指挥和督促下,土著士兵们表现了很强的战斗力,一排排子弹飞进英印军的队形,打得他们人仰马翻。而这两旅的英印军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士兵们来自12个地方,有6种信仰,相互之间完全谈不上配合。

穿着醒目的英国军官首先成为靶子,接连被干掉了12个,各营失去了指挥官后,印度士兵们马上溃散了,争先恐后逃到海边排队“投海”。德军一路追杀,简直跟打兔子一样轻松。

活着逃回港口的印度士兵为了躲避德军的子弹,纷纷跳进水里,蹲在沙滩上,只露出个脑袋。幸亏英国军舰的炮弹阻止了德国人的追击,这才使这些印度士兵没有被杀光。真是赶路两个月,跳海三分钟。

眼见陆战彻底失败,英印军已经被打垮,英国海军只好用小船把剩余的英印军运回到军舰上,颇有点像敦刻尔克的预演,看来英国人确实很擅长从海上逃命。

冯•福尔贝克将军只用一千兵力便打败了八千英印军,打死打伤将近1500人,还俘虏了500人,自身仅损失了69人。更让冯•福尔贝克将军满意的是,此战缴获了军械、食物等大批物资,足够自己用好几年了,有些物资直到战争结束也没用完。

接下来两年里,东非的英德双方没有开战,毕竟这里不是大战的焦点,英国人不想从欧洲抽调精锐部队过来,德国人也苦于兵力不足,没有能力发起真正攻势。

德属东非的存在还是迫使英军不得不在此保留数万人的兵力,无法增援到欧洲去。从这个角度看,冯•福尔贝克将军的抵抗是有意义的。尽管这些战斗力孱弱的英国殖民军,就算填到欧洲去,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德国当初占领东非殖民地时,军事上的主要用途是开辟海外港口,为袭击英国商船的军舰提供补给。但事实上,在优势的英国海军面前,这些袭击舰先后被围攻击沉,并没有影响到战争的进程。也就是说,德属东非的战略价值几乎没有。

到了1916年,欧战的局面开始向协约国倾斜,英国人终于腾出手来对付德属东非,从南非调集优势兵力发动进攻。可冯•福尔贝克将军不上当,带领这支人数不多的殖民军打起了游击战。

德军充分利用地形,避开英军主力,趁其疲惫时再跳出来偷袭一把,搞得英军焦头烂额又毫无办法。应该说,德国人对当地土著的控制还是比较好的,常常能够得到土著提供的情报,让英军屡屡徒劳无功,只好停止了进攻。

1917年美国参战后,协约国在人力和物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增长,英国联合比利时和葡萄牙凑出了30万大军,从多个方向突入德属东非,想迫使德国人与自己决战。

冯•福尔贝克坚持游击战不动摇,再次让联军无功而返,德军甚至还发动了几次反击,使葡萄牙和比利时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过这也是东非德国人取得的最后一次胜利了。

1918年,冯•福尔贝克意识到德国的失败在所难免,为了自己和东非军团的荣誉,他在11月12日向英军发动了进攻。事实上,德国政府已经在11月11日向协约国投降,冯•福尔贝克将军是在13日才得知这个消息的,他马上宣布向对面的英军投降。

整个德属东非之战,德军以很小的伤亡歼灭了上万英军,令英军始终无法控制这片土地。当然,这与英国不太重视也有一定的关系,东非英军无论各方面都是比较差点,稍微能干点的将领和军官都不愿意来这里浪费宝贵的服役时间。

而冯•福尔贝克将军却因此赢得了英国人的尊重,不但没有被关进战俘营,还被要求留下来处理善后事务。把德属东非的归属权交给英国,德国从此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对于意图挑战英国霸权的德国来说,在没有远洋海军的前提下,海外殖民地布置得过早,白白浪费了人力和财力。哪怕是青岛这样既有经济价值,又有坚固堡垒的海外基地,也在英日联合进攻下很快土崩瓦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醒... 作为封建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是极为幸运的。 1906年2月7日,溥仪出生于醇亲王爱新...
原创 作... 清代宗室制度中,有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他们在清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统治者汲取其他朝代“内乱”...
原创 原...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会二世而亡吗?这个问题,相当于在问李建成究竟会不会成为一代合格的帝王...
原创 李... 对于历史上,唐朝可以说是一个强大的王朝了,在那个时期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或者是文化,都是比较厉害的。并...
原创 英... 按照中国历史评价一位君主是否伟大的标准,实现统一中国和光复中国的君主都是最伟大的,比如隋文帝杨坚结束...
原创 说... 提起蒯大富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刚刚上清华没多久的他,便...
原创 我... 作者:朱炳东 1948年7月中旬,正在医院治病的华野3纵原司令员何以祥接到通知:到河北西柏坡,汇报华...
原创 孙... 孙中山身为一代伟人,曾为危难的中国做出诸多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父。从开始革命到有所成就,再到中华民国...
“红土地”飞出“金凤凰”,看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延安10月21日电(刘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
原创 项... 与项羽同时代的人,对项羽的评价呈两极分化,有人评价他神勇无敌,但也有人认为他滥杀无辜,残暴不仁。 项...
原创 中...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也是如今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信。然而历史长...
原创 清... 引言 闻道头堪剃,而今尽剃头。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原创 他... 他出身草莽却成为了隋末的一方霸主,相比于李渊,他才是英雄! 在隋末唐初的各路反王中,窦建德绝对是最为...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名将关羽看不惯诸葛亮,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就看不惯。关羽的死有一部分原因是...
原创 韩... 假如当年韩信拥兵自立,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刘邦灭了项羽,建立汉朝了。刘邦在平定天下后曾经问过韩信,我刘...
原创 松... 明末清初,两大王朝曾经发生过两次决战,一次是萨尔浒之战,另外一次则是松锦之战。萨尔浒之战标志着明朝从...
原创 明... 在中缅边境有个特殊的小镇,这里的人既没有缅甸国籍,也没有中国国籍,属于无国籍的状态。摆在他们面前就两...
原创 嘉... 封建时期曾经出现了很多位皇帝,明朝诸位皇帝中有很多有个性的人,其中有一位皇帝后人评价大不相同,有人称...
原创 清... 为什么说清朝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当上亲王贝勒?以太祖努尔哈赤为例,嫡出的第一子褚英、第二子代善、第五...
原创 吴... 战国时,白起、李牧、廉颇、王翦合称四大名将。讲道理说,到了战国后期,基本也就这4人最给力了,不过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