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太子朱标如果不死,会是老四朱棣的对手吗?
迪丽瓦拉
2025-05-29 19:32:54
0

原标题:明朝那些事儿:太子朱标如果不死,会是老四朱棣的对手吗?

网上有个脑洞题,太子朱标如果不死,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虽说,人死不能复生,历史不能重演,但既然是个脑洞题,不妨就来个关公战秦琼。

今天,咱们就聊一聊,太子朱标大战四子朱棣,结局能如何?

(1)

第一战:太子朱标,四子朱棣,老爹朱元璋更看重谁?

朱标,朱元璋的大儿子,母亲是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

洪武元年,即明朝建立的同日,十三岁的他,就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子,确立为接班人。

朱元璋十分注意对朱标的教育,他为太子设立了东宫,而且派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宋濂来教导太子的学业。

此外,他还专门指派了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

这在当年是在最豪华阵容,天下最优秀的文臣武将都聚集在太子身边,在他们的熏陶下,太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二十二岁时,朱标开始在朱元璋的授权下监国执政。

反观朱棣,朱元璋的四儿子,部分史料表示他的母亲也是马皇后,但生母另有其人。

朱元璋,除太子朱标之外,还有二十五个儿子,而朱棣则是二十五分之一,并无更多优待。

至于,朱棣的受教育水平,毛主席曾经对朱棣的文化程度有过一个评价——半文盲,当然这个文盲不是指不识字,而是相对于当时皇家的教育水平而言的。

洪武四年,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但这并不表示朱元璋特别看重他,因为据史料记载,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都被封了王,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二十一岁时,朱棣奉命就藩,地点是北平,即当年之大都、今日之北京。

答案,显然意见,老爹朱元璋更爱太子朱标。

因此,只要朱元璋一天不死,朱棣一天就不敢动他大哥朱标。

(2)

第二战:朱标不死,朱棣有没有造反之心,敢不敢造反?

当太子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

燕王朱棣,却正在帝国的最北方,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

朱标死的时候,是洪武二十五年,时年37岁。

此时的朱棣32岁,意气风发,因为在两年前,他刚刚取得了一场对蒙古的巨大胜利。

因此,要论带兵打仗,朱标绝对不是朱棣的对手。

但国内在朱元璋的治理下,依然是太平盛世,欣欣向荣,宅心仁厚的太子守城,骁勇善战的四子守边,也是朱元璋和群臣的理想状态。

此时的朱棣,有没有当皇帝的心?

答案是,肯定有,生在帝王之家,谁不惦记那把椅子。

但朱棣有没有造反之心,十分有待商榷。

因为,造反的成本实在太高,而且很容易亏本,古往今来,王爷能够造反成功的,扳指头就可以数得出来,如果只统计明朝这样的大一统时代,到朱元璋时代还没有一例成功案例。

此外,朱棣出身皇族,有房、有地、有老婆孩子,手下还有十几万小弟,任其差遣。

万一造反失败,房子,女人,孩子,小弟都没了,自己的小命也必然不保。

相比之下,朱标虽然文弱,到底是自己的哥哥,长兄为父,论资排辈,心理上还说得过去。

根据史料分析,朱棣造反,被迫的成分居多,属于匆匆起兵。

建文元年,朱允炆登基仅仅一个月,就从朱棣同母弟弟,周王朱橚开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其中湘王自焚,剩下的也都被废为庶人。

朱棣一看亲侄子下手又狠又快,身边的兄弟也是黯淡离场,也只能被迫应战。

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战争,也是侄子先动的手,虽然朱允炆下令,动手过程中不能伤害,四叔朱棣。

建文元年七月,朱允炆下令秘密抓捕燕王朱棣,朱棣为了争夺时间,竟不惜放下尊严,装疯卖傻。

结合历史来看,朱棣哪怕在对上侄子朱允炆,也是被动应战。

因此,如果朱标不死,朱棣自己绝对不敢赌,朱棣身边的人也不敢赌,所以朱标不死,朱棣不敢造反。

而且,如果朱标在位,削藩的必要性,还有执行的力度,估计也会小很多。

毕竟,朱标能够压得住。

(3)

第三战:老四朱棣头铁硬是出兵,太子朱标扛不扛得住?

这个问题,开始之前,先来回溯一下,四叔朱棣与侄子朱允炆之间的战争轨迹。

1399年6月开始,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之间的战争,后世称靖难之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399年起兵

燕王朱棣,起兵南下,一路连克通州、蓟州、怀柔等地,最后乘胜追击,围在济南城下。

这一阶段,燕王朱棣明显占上风,几乎无人能敌,一方面是朱棣骁勇善战,北方诸将也多为此前旧部;

另一方面则是朱元璋为了替孙子朱允炆掌权,将开国功臣屠戮殆尽,再无名将可用导致。

第二阶段:1400年-1401年。

山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以逸待劳,朱棣久攻不下,一败。当年十二月,盛庸率师与朱棣会战于东昌(今山东聊城),朱棣二败,主将张玉战死。

次年三月,朱棣三败盛庸于滹沱河,四败吴杰等于藁城,战事陷入胶着,但明显对朱棣不利。

这一阶段,虽然朱棣胜多败少,但僵持时间越长,形势越不利,因为朱棣的兵越打越少,军心也越来越涣散,反观建文帝一方,将李景隆,齐泰、黄子澄等人革职后,重用铁铉,盛庸等人,虽然打不过朱棣,但消磨朱棣的有生力量还是能够胜任。

第三阶段:1402年正月再次起兵。

朱棣挥师南下绕过济南,绕开铁铉,盛庸、平安等人的防线,连破泗州、扬州。

六月,江防都督陈瑄降燕,朱棣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

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这一阶段,朱棣孤注一掷,拼上身家性命,不成功便成仁,长途奔袭,最终在两个内奸的帮助下,攻入了京城,江山易主。

(4)

如果,将三个阶段的朱允炆换成朱标,朱棣胜算几何?

首先,第一阶段,朱允炆开局不利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可以媲美朱棣的名将。

但朱标可以有,这个人就是蓝玉。

史载: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朱标病亡,其子朱允炆继太子位。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蓝玉本人被剥皮充草。

蓝玉案,一共有1.5万人被杀,究其原因是朱元璋担心孙子朱允炆压不住,这些开国功臣。

但太子朱标可以,因为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而常遇春的女儿又是太子朱标的妃子,所以蓝玉和太子的关系很好。

如此一来,如果朱标不死,就很大概率不会发生蓝玉案,而大将军蓝玉驰骋疆场的时候,朱棣还只是帐下小将一名。

第二阶段,朱棣处于劣势,朱允炆换成了朱标,劣势很大几率,将再次扩大。

第三阶段,朱棣孤注一掷,长途奔袭,攻下南京,江山易主,朱棣本人的骁勇善战这点毋庸置疑。

但侄子朱允炆的“不要伤害我叔叔”的军令,则起了决定性因素,朱棣几次死里逃生,都是仰仗这点。

换成朱标的话,打死一个不听话的弟弟,也未尝不可,没有多大心里压力。

此外,投降的陈瑄,内奸谷王朱橞与李景隆等一大批投机分子的代表,也不会那么容易临阵倒戈。

(5)

关公战秦琼似的脑洞,太子朱棣大战燕王朱标,个人认为朱标胜率更大。

毕竟,嫡长子的继承制度,上千年的惯性,不是谁都能轻易撼动的,皇族也不能肆意妄为。

一家之言,纯属笑谈,还请各位看官,海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徐... 1938年5月,徐州战场风云突变。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分别派出数个师团,企图在徐州地区围歼中国...
汉代复合鱼鳞甲首现海昏侯墓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汉代复合鱼鳞甲首现海昏侯墓 最小甲片宽仅1厘米 记者12月7日从江西...
原创 三... 轻轻一点“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三星堆:夏朝之前的迷雾,更早文明的曙光? 引言: 各位历史迷和文化...
原创 黑... 这句话来自黑奴穆罕默德·巴卡卡,他是一名西非的穆斯林。1840年,穆罕默德被运到巴西。在获得自由后他...
原创 多... 侵华日军将领多田保中将,曾以第十一师团步兵第12联队长、第十三师团第103旅团长、第十三师团步兵团长...
原创 康... 满清皇帝其实对西方的了解差异很大,康熙、乾隆和道光就完全不一样。康熙当年就有两个略有名气的西方笔友,...
原创 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清朝皇帝的...
原创 江... 1949年11月14日这一天,在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上一个身穿囚服,浑身遍体鳞伤的女人正在往刑场走去,...
原创 飞... 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后,被刺配到孟州。在孟州牢营,武松得金眼彪施恩照顾,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蒋门...
原创 狄... 狄仁杰是唐朝名臣,擅长断案,深得唐朝皇帝信任。即使是武则天当上皇帝后,也对他信任有加,甚至不称呼他的...
原创 王...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故土情怀,不管走到哪里,故土永远是不能忘记的地方,所以在中国有“落叶归根”的说法,...
原创 为... 网上经常有人盛赞秦始皇,似乎让我们遗忘了他的罪行! 网上经常有人绘制一幅图,图中间就是秦始皇,他的像...
原创 汉... 提到汉朝的建立,就离不开刘邦,离不开那帮沛县起兵就跟随着征战,建功立业的老臣,更离不开的是三个优秀的...
原创 为... 文|趣味古迹探秘 编辑|趣味古迹探秘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
原创 中... 数一数中国古代史上建立于农民起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1、西汉。由于秦朝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秦...
原创 赖... 近日,台伪赖清德出访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帕劳,并将此行命名为“繁荣南岛、智慧永续”之旅。过境夏威夷时...
原创 夏...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夏朝作为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点。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却带...
原创 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更是朝代更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山东六国,中华大地上进入封...
原创 唐... 唐玄宗在位期间,由于他昏聩不明,任用奸邪,沉湎酒色不能自拔,导致强盛的大唐国事日非,江河日下,最终激...
原创 冯... 若是提起明朝初期的开国功臣,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开平王常遇春与中山王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的凤阳老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