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汉朝的建立,就离不开刘邦,离不开那帮沛县起兵就跟随着征战,建功立业的老臣,更离不开的是三个优秀的人才,他们作为刘邦麾下的臣子支柱,基本上撑起了大半个汉朝,后人称之为汉初三杰,而排名第一的,个人认为是萧何,因为没有他的坚持,韩信不可能回来,刘邦最开始沛县起兵也离不开这位的支持,作为沛县老乡,又是元从老臣,鞠躬尽瘁而且有大局观,我想,萧何这样的人,注定就是宰辅之才。安定后方,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和物资,后备兵马,这才是屡败屡战的刘邦得以和项羽交手的根本原因,所以,萧何第一,当之无愧。
萧何,生年不详,年轻的时候担任沛县的主吏,平时的时候勤奋好学,尤其是对之前的律令都有所研究,而且生性勤俭节约,不喜欢张扬,又性格随和,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就有高祖刘邦。他们这些人关系一直不错,那时候的刘邦凭借出色的个人魅力,折服了萧何,所以那时候经常惹事儿的刘邦在萧何的帮助下,一般都安然无恙,过的挺滋润的。后来天下征徭役,刘邦带着囚徒前往骊山,路遇大雨,明白必然到不了,失期当斩,于是刘邦决心把这些人都放了,自己孤身去骊山请罪,这样的态度打动这些囚徒,他们决心跟随刘邦,于是翻身一群人都进了芒汤山落草为寇,陈胜吴广大泽乡起兵后,沛县县令也想割据一方,做个诸侯,于是在萧何建议下,决心召集刘邦回来为自己出力,结果中途返回,想诛杀提出建议的萧何,还把刘邦拦截在城外,于是萧何逃出和刘邦汇合,刘邦用箭写信给城中,请求父老乡亲帮助,因为这位县令平时不得人心,加上萧何等人帮助,很快城中百姓就杀了县令迎接刘邦,萧何因为胆小,不敢做首领,和曹参商议后推举刘邦为首领,于是有了沛公,他们在麾下效力。刘邦反正就是逃犯,也不在乎,于是这帮人开始扩张,进攻周围的秦军,萧何一直在后方保证后勤,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雍齿叛乱,刘邦借兵,都没有改变什么,后来项家拥立楚王,刘邦借兵之后其实已经归附楚国,于是和他们会和,之后订下了先入关中为王的约定,项羽从巨鹿北上,刘邦从南向西进军。那边的项羽一路冲杀,决战秦军主力,这边的刘邦绕道突袭,加上张良的辅助,避实就虚,恩威并济,一边打一边招降,206年十月,就进入绝咸阳城,兵不血刃霸占了咸阳,之后就陷入了纸醉金迷,之后是樊哙,张良等人劝说才清醒过来,而这时候,萧何已经带人收集,整理好咸阳城内秦朝保留的户籍,地形,法令等珍贵的典籍,分门别类,登记造册,以备日后所用。之后刘邦醒悟过来,和百姓约法三章,看到萧何所作所为,不由得称赞,宰相之才。之后就是和项羽的鸿门宴,在张良和项伯帮助下得以化解,不过刘邦也退出了咸阳。
被封汉王的刘邦被流放到巴蜀之地,还被章邯等人占据险要地形无法东出,想和项羽一战又明白自己不是对手,最后刘邦只能撤往南郑。中间有不少人仰慕刘邦来投奔,韩信就是其中之一,项羽给他的官职他不满意,他想做大将军,于是投奔刘邦,结果刘邦也不能让他满意,于是他决心离开,在期间和萧何认识,萧何认为他是大将之才,后来韩信月下逃亡,萧何听到消息后去追,把刘邦吓得够呛,赶紧派人去追萧何,一连两天没有消息,刘邦紧张的吃不下饭时,萧何回来了,向刘邦说自己追人去了,刘邦不以为然,一个小兵有什么可追的,萧何问刘邦要不要逐鹿天下,要的话,就得重用韩信,最终在萧何的推荐之下,刘邦半信半疑登坛拜将,在汉军中毫不起眼的韩信就这样当了大将军,可以说,刘邦完全是为了留住萧何,他怕这个肱骨之臣再跑了,至于韩信,他并不在意,或者说,不怎么相信。之后,韩信训练军队,提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轻松击败了章邯等三秦部队,顺利完成第一步,突破了包围圈,挥师东进,随后攻陷三秦,萧何也从蜀中迁移到关中坐镇,调度后方兵马粮草,这时候的关中民生凋敝,萧何一方面派人维持秩序,颁布法令,另一方面对百姓施以恩惠,推举地方有威望的人为三老一同维持秩序,同时建立汉的统治秩序,划分行政区域,降低百姓的赋税,就这样,关中百姓安居乐业,萧何为刘邦打造了一个坚固的后方。之后刘邦进军彭城,五十六万联军被项羽击败,兵马所剩无几,又是萧何发动关中百姓,那些未成年的壮丁也纷纷被派往战场,加上韩信的回援,才让刘邦稳住脚步,之后和项羽打就是一直败退,靠着萧何的源源不断的支撑,最终把项羽拖垮了,才有了垓下决战,不然兵仙韩信能不能十面埋伏,还是未知数。之后消灭项羽后,刘邦在咸阳称帝,论功行赏,定了汉初三杰,萧何为首功。期间有人认为曹参浑身是伤,当为首功,还是有人看出了刘邦的心思,认为萧何功劳更大,刘邦就封萧何为酂侯,万户侯。之后又在萧何等人建议下修咸阳,改名为长安,刘邦很是满意,随后萧何又帮助吕雉对韩信下手,韩信本来都不想去宫中赴会,结果萧何来请,韩信不得不去,最后死于宫中,韩信的成败都是萧何参与,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后萧何为了自保,吞并了大量土地,自污名节,刘邦听到后哈哈大笑,不以为意,甚至赏赐了萧何更多土地。不久后刘邦去世,刘盈继位,萧何仍然是丞相,他编篡了新的法律,更是满意自己的继承人曹参。后来有了萧规曹随的说法。萧何死后谥号文终侯,可以说是显赫一时。
汉初三杰里,和刘邦关系最深的是萧何,最懂刘邦的是张良,所以两个人都能全身而退,相比刘邦的狠心,萧何还算是听进门客的建议,所以才能富贵终老,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