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内政更是稀烂,为何在位长达41年?
迪丽瓦拉
2025-05-30 03:33:34
0

原标题:刘禅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内政更是稀烂,为何在位长达41年?

提到刘禅,更多人会想到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论文才和智谋,他远远不如诸葛亮、法正等人。

论武勇,更不如赵云、魏延等名将。而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能力更是相当地差劲。

而这样的君主,居然从昭烈帝刘备去世的那一年(223年)——到264年

在位整整41年!他凭的是什么?

“刘阿斗”的口碑

自古以来,刘阿斗被人骂了上千年,不是“乐不思蜀”来讥讽他;就连现在的家长们都用“扶不起的阿斗”来教训自己的孩子;《三国演义》更是间接加以丑化;许多人都用“昏君”来形容刘禅。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刘阿斗坐了42年的皇位,如果他真的是一个弱智、白痴、扶不起;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独善其身?

贬为“安乐公”的刘禅

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个“多面”的刘阿斗。

大智若愚

刘禅自公元223年继位,直到公元263年,共41年皇帝,这在三国时期所有皇帝中登基年数最长的(孙权称帝仅23年),在中国历代皇帝登基年数中更是名列前茅;在三国这个乱世能够独善其身实在不易,尤其是皇帝,不是命短如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就是被沦为诸侯的傀儡玩物,如汉少帝、汉献帝、废帝齐王曹芳、等等;就连举兵反抗的高贵乡公曹髦都成了权臣司马昭的刀下亡魂……;而刘禅不在以上的“黑项目”中,成为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这也不是偶然,因为当皇帝并不是轻轻松松的,既要做出政绩,还要压制心怀不轨之人威胁皇位。刘禅能做这么长时间的皇帝,必有他的本领。

广纳雅言,任用贤臣

刘先主病故白帝城,任命丞相诸葛亮为托孤大臣;辅佐刘禅登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刘禅也自知自己能力不足,将军国大事托付给诸葛亮;任由诸葛亮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活动,自己则进行“无为而治”;在诸葛亮也不负众望,将季汉的内政外征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上到下无一不敬服。

诸葛亮病危在五丈原之前,刘禅主动派大臣李福到前线慰问,并讯问后事;随后刘禅遵从诸葛遗嘱,任用其继承人蒋琬费祎,除了他们,在内政上也重用董允、吕乂等贤臣;姜维、王平、马忠等负责军事,各司其职;在这些忠臣的努力下,季汉政权平稳过渡了很长时间,这些除了诸葛慧眼识英才外,还离不开刘禅的善任。

平衡势力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取消了丞相之职;但同样遵从诸葛亮遗愿,重用了诸葛生前拟定的继承人——蒋琬和费祎;蒋琬后来被封大司马,同时费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名为协助蒋琬,实际上慢慢架空了蒋琬;同样,蒋琬去世后,又令姜维协助费祎,与费祎与同录尚书事;费祎与姜维政见不合,姜维更是受到了费祎的辖制,每次带兵不超万人。

费祎遇刺后,季汉政权发生了很大变化,等姜维终于有了军事上的主控权,但他同时也失去了管理内政之权,刘禅令陈祗把控内政职权,彻底打乱了诸葛亮军政一把抓的局面。刘禅在一系列操作下,权力才完全回归到自己手中。

收买人心

季汉有几个知名的降将:姜维、王平、夏侯霸等;其中夏侯霸身份特殊,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第二子,他能归降,确实让许多人诧异;不过,夏侯霸与季汉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夏侯霸的族妹就是大名鼎鼎的张飞之妻夏侯氏;而他们生下的女儿就是季汉的两名皇后;自然与刘禅也有亲戚关系。

而刘禅积极抓住这次机会,在召见夏侯霸的时候将自己的儿子们叫了出来,宽慰夏侯霸的杀父之仇外,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此夏侯氏之甥也。”有了这个关系层后,对夏侯霸特别重用,夏侯霸归降没有多久,就被破格提拔为或比三公的车骑将军,令夏侯霸从此死心塌地,积极为季汉效力。

果然是一个君主所应有的表现……

昏庸无能

亲小人

但刘禅才智平庸也不假,“扶不起”的恶名也是实至名归。季汉灭亡,身为季汉之主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告诫:“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可刘禅久而久之,就把这个特别特别重要的忠告就忘诸脑后了!!!

贤臣董允

奸宦黄皓

董允在世时,刘禅尚且遵从其管制;可董允一去世,刘阿斗瞬间就像脱了线的风筝一样再也没有人能够管制他了;于是他沉迷酒色,荒废朝政;镇军将军陈祗病逝后,更是疯狂崇信阉竖黄皓任其干预政事;搞得民有菜色,让入蜀的吴使看笑话。大将军姜维实在是看不过眼,上书处死黄皓,但刘禅与姜维打哈哈,还令黄皓装模作样地向姜维请罪,结果导致姜维逼到沓中屯田;间接引来邓艾偷渡阴平。

听信腐儒,丧权辱国

诸葛瞻战死绵竹,蓄谋已久的谯周迫不及待地上奏,极力主张投降;被突然闯入的北地王刘谌骂了个狗血喷头,又在君父面前极力哭诉,希望君臣一心;以死报国,才能不负先帝。

可早已昏了头的刘禅怎么能听信这等“疯言疯语”呢?

刘谌:哭祖庙一王死孝

心灰意冷的刘谌;先杀妻子,随后在昭烈庙中自杀殉国……

也许有人会认为,刘禅这么做是想效仿昔日益州刘璋献城保城民。

但问各位:刘禅真的保全了成都城的居民了吗?百姓们真的愿意投降吗?

我们看看姜维军中的反应:姜维等人听说君主刘禅投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一向反对北伐的张翼毫不犹豫地站在姜维一旁,支持姜维复国之举。

镇守南中的霍弋,听说成都失守,身穿丧服,痛哭告祭三日。

霍弋

成都失守,作乱的钟会被乱军所杀;钟会死后,魏军无人约束,蜀地乱成一锅粥,失去君主庇护的成都顿时铺满了无辜百姓的尸首......

这样的投降,有意义吗?

乐不思蜀,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刘禅投降,兜了个机灵,当司马昭问其是否思念蜀国?刘禅说出了让众人都大跌眼镜的话:“此间乐不思蜀也”。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机智,但仔细一想,司马昭老奸巨猾,连皇帝都敢杀的家伙,能不知道其话中真假?只要司马昭起了杀心,你怎么装都没有用。随后司马昭说了这样一句话:“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看到了吧,连司马昭都说刘阿斗全无心肝,无情无义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诸葛亮在世,也不能长久辅佐之,更何况是姜维?

司马昭大笑

刘璋好歹是向仁义待人的刘备投降;而刘禅投降的可是阴险残忍的魏军!可笑这样的刘禅,连自己成都城中百姓性命都毫不顾忌,又怎么能是真正为了“仁义”而投降呢?

不过刘禅比史上令人发指的昏君暴君可是强了很多倍;也不能说他一无是处;至于刘禅功过,那就留给大家评论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所以这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未解的谜团,今天咱们就说...
原创 日...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国家的国歌无疑就是在忧患的时候写的,比如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
原创 周... “总理,还剩十四分钟”。秘书走到周总理身边轻声提醒道,忙着批公文的总理,接下来就要准备接见外宾。 “...
原创 鳌... 话说满清第一巴图鲁鳌拜,我们在电视剧和电影之中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个大奸臣,十分的嚣张狂妄,仗着自己是顾...
原创 推...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滴水都承载着过往的记忆,每一片叶都映照着时代的变迁。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卡尔所说:...
原创 秦... 公元前210年,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死在了第五次东巡路上,随后秦二世胡亥继位,诏书传至东境上郡,...
原创 朱... 朱元璋的墓为何六百多年都没人来盗呢?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墙壁里人工保护。朱元璋死后,其孙建文帝派50...
原创 清... 科举制,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一种特有的制度。 自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历经了一千二百多年。 科举制让...
原创 年... 年羹尧与雍正这对君臣,可谓是历史上的一对奇葩搭档。蜜月期之时,雍正口口声声的秀恩爱,说道我们两个要做...
原创 1... 老覃今年四月份写了《李敏跟随毛主席逛天竺庙,发现有人在抽签算卦,忍不住想去试一试》一文,文中提到,1...
原创 民... “环滁皆山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原创 皇... 汉朝最著名的大将军,汉景帝时期的一代丞相周亚夫,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美人心计里,他的忠心护主和耿直...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居住在太原! 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更是承载...
宋朝前中国没有棉被,零下几十度... 2024-10-21 15:40·老闫侃史 文 | 老闫侃史 编辑 | 老闫侃史 声明:本文内...
原创 主... 马超为何不是被刘备收服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马超并不是被刘备收服的,这点在小说和历史中是有差别的。 ...
原创 那... 在大家的印象中,非洲人民都较为贫困,这句话对也不对,大部分地区真的很贫困,但是那些酋长国王可是富得流...
原创 康... 康熙大帝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是他一手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清朝在这一时期,百姓富足地缘辽阔...
原创 明... 导语: 从明末到清初,明朝和后金发生了众多大的战争。从万历朝开始明朝和后金之间的关系就越发紧张,一直...
原创 秦... 好奇心驱使,每个人都想知道秦始皇陵中究竟藏了什么宝藏。特别是那些从事考古与历史研究的学者,恐怕做梦都...
原创 朱... 朱元璋向来以白手起家和杀戮功臣著称。在大家的心目中,朱元璋是一个严苛、残酷、公正、嫉恶如仇的形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