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年羹尧下场有多惨?被逼自尽,儿子遭斩首,父亲被革职,家产没收
迪丽瓦拉
2025-06-05 19:33:53
0

1725年一个冬夜,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在西子湖畔被逼令自尽,当他接到自裁令时迟迟不肯动手,总不相信这是真的,幻想他的主人雍正皇帝会念及旧情而改变主意,但监刑官蔡珽则从旁严加催促,年大将军这才绝望地悬梁身亡。

而更富有戏剧色彩的是,雍正皇帝在给年羹尧的自裁令中还威胁他死后不要有怨望之意,否则将永堕地狱、万劫不复。

年大将军本人的下场如此凄慘,他的亲属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父亲、兄长被革职查办,他的已经成为大官的儿子年富被斩首示众,其余的儿子们则被发配到他们父亲曾经长期战斗过的边疆地区当苦力,终生被剥夺了从政资格,是什么导致了年大将军几乎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原本属于他和他的亲族的一切?

年羹尧,汉军旗人,他的一个妹妹嫁给雍正做侧福晋(即偏房妻子),很早就加人了雍正自己称之为“藩邸旧人”的利益集团。早在康熙老皇帝在世时年羹尧就很受赏识,历任封疆,到康熙六十年晋升川陕总督,一直在川陕一带任职,可以说是当时无名有实的西北王。

单纯的一个川陕总督并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角色,主要因为从康熙后期起连续对西北边疆用兵,全国的精兵猛将,半数集于斯,所以年羹尧成为康熙的几个儿子争相拉拢的对象。

因为年受老康熙的赏识,在当时的官僚阶梯上也几乎爬到了顶峰,所以他对于谁继承康熙的位子并不表现得像其他“藩邸旧人”那样热衷,在与当时的雍亲王的交往中表现得不卑不亢,不像其他人那样经常向雍正通信请安,即使有书信往来在结尾也是署名官职而不自称奴才,这让雍正大为恼火。

而年少年得志,为自己辩解说今天他不会对不住老皇帝,明天也不会对不住雍正,这在当时就是反语,因为这暗示着日后的皇帝是雍正而不是别人,而谁当皇帝却是皇帝自己说了算的事,这正好让雍正抓住话柄,说年这是以无法无天的话来引诱他作出什么不安分的举动,并且威胁年单凭他这几句话就可以杀他全家。

雍正除了拿揭发这件事吓唬年之外,还责令他将从前准许带到任职地去的子弟送回北京,十岁以上的儿子不许留在身边以示惩罚,这确实是个惩罚,因为对于当时的官宦子弟来说,在边疆干上几年可以为自己日后的升迁做做铺垫。

总的说来,在雍正当皇帝之前,他和年的关系虽不是主奴般亲密无间,但二人一方面有姻缘之亲,另一方面二人互相推许,惺惺相惜,他们还是一致多于冲突。

年羹尧在雍正继承帝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外界传说的那样大,主要因为他远在西北,而围绕帝位的继承展开的斗争主要是在京进行的,但这决不等于年在雍正当皇帝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雍正当皇帝的主要竞争对手,皇十四子允禵屯兵西北,再兼他以皇子身份掌大将军印信,战功赫赫,倍受康熙老皇帝宠爱,对皇位也是虎视眈眈。

但由于他驻兵之所在川陕总督年羹尧的辖地内,而年的治所西安,又是内地通往西北前线的必经之路,允禵想与北京方面取得联系,必须通过西安。由于年的牵制,使得允禵在西北即使想有什么不安分之举,也要首先考虑一下年的倾向如何。

而正由于年坚决支持雍正,拒绝允禵的屡次拉拢,因此允禵在西北虽然拥兵十万,自始至终未敢轻举妄动。这就是说年在当时起到了震慑允禵、稳定西北局势的重大作用。

雍正在登基后,对他做皇帝前的竞争对手、也就是他的兄弟们继续打击报复。

年羹尧这时也开始认识到原来他对雍正的态度过于冷淡,因此表现得特别不遗余力,主动承担了软禁原来允禵集团的骨干成员任务,并对其大加迫害。

而每当雍正征询他关于处置他的兄弟们的意见时,年表现得比雍正本人更加义愤填膺,必欲杀之而后快。虽然如此,雍正对年的不信任还是时有表现。

雍正登基后,对他的兄弟们在京的活动屡屡表示担心,惟恐他们哪一天反攻倒算,为此满清历代皇帝每年都要举行的秋猕(即大规模游猎)都被取消了好几年,直到他们被杀光为止。

更有甚者,在他登基后的前几年,除去过东陵为他父亲送葬外,竟未敢离开过北京城。而就是在这种每日如坐针毡的情形下,雍正在与年羹尧的通信中还每每说到北京城形势一片大好,他送康熙灵柩到景陵去时亲眼所见的是“一路平安,内外无事”。

说白了雍正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告诚年羹尧北京形势大好一片,你在西北也不要有什么非份之想!

雍正做稳了皇帝,而他与原来拥护他当皇帝的那一批人的冲突也就此开始。雍正的成功,至少可部分地归因于他有一个效忠于他个人的小集团,但他也深知这种效力于个人的小集团对于整个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因此他登基后在对“藩邸旧人”集团各成员予以答谢的同时,也告诚他们做大臣的应该以君主的是非标准为标准,如果在私下拉帮结派,互相攻击、排挤,那就是对国家的背叛,更是对雍正个人的背叛,为此将受到严重的惩罚。

最后他声色俱厉地威胁说对于拉帮结伙的人采取无论多么严厉的处置措施也不为过。而年恰恰就在这个雍正最为忌讳的问题上犯下了雍正认为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引言 1940年,陈嘉庚带着南洋华侨慰劳考察团回国,向奋战在前线的将士们慰劳。受到毛主席邀请,来到延...
原创 他... 年少时一战成名,获得贺老总赏识,抗战期间,屡获殊荣,抗美援朝时,是王牌军长,却在1955年授衔却只授...
原创 蒋... 前言 1941年9月的一天,风清气爽,毛主席乘车来到了大边沟青年食堂。主席一下车,当地的一些群众就蜂...
原创 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在南方八省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
原创 斯...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斯拉夫民族以其独特的联盟模式,构建了多个重要的国家实体,如苏联、南斯拉夫以及捷克...
原创 诸... 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世尊为是智圣,不仅是因为他有智慧,而关键是其品格高尚,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形...
原创 朱... “夏原吉爱我。” 这是被记载在《明史》中的一句话,是永乐大帝朱棣在病重之时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 过了...
原创 张...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在四川彭州,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句口诀,据说...
原创 窦... 隋末农民起义,势力较大的有4支,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荆汉萧铣。河北窦建德所部起...
原创 周...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常言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它对一个人的工作事业和生活都起着...
班墨是善城滕州最高的精神地标 鲁网12月20日讯近日,巍峨的龙泉塔下,2024中国古代科技遗产与中华文明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滕州市...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 山西太原的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其肇始于西周、孕育于北朝、发展于隋...
原创 明...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了,冬至的到来意味着天气真正进入寒...
原创 七...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已经在战场上呈现溃败局面,抗战即将胜利。在此前提下,我党七大于1...
原创 三... 要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对其中某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或者是乱世枭雄的曹...
原创 赵... 这次三国战争故事可以在《三国演义》第95集中看到,在箕谷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是赵云、邓芝、郭淮、...
原创 1...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岳母曹清秀三人合影。 左边拿香...
原创 日... 从清政府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日本帝国侵略我国的野心日益膨胀。为了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1937年抗日战...
原创 张...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有一千多名将帅被授予了军衔,他们都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将自己...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手下大将是最多的,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手大概有上千大将,除去他本家的曹氏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