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迁居北京西三条21号100周年”特展将于25日开幕
迪丽瓦拉
2025-06-05 20:33:42
0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主办的“文艺青年的圣地——纪念鲁迅迁居北京西三条21号100周年特展”,将于2024年5月25日上午9时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幕。

1923年10月,鲁迅购入西四宫门口西三条21号院,经过半年的翻建施工,于1924年5月25日正式迁居于此。在此居住的两年多,鲁迅著述二百余篇,完成《野草》《华盖集》的全部及《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续编》《坟》中的大部分作品,还收集拓片、整理古籍,译介外国文学,留下了宝贵的文学和思想遗产。同时,他创办进步期刊,重启思想革命;扶植文学青年,支持创办文艺社团,往来于周宅的文艺青年达百人之多,西三条21号成为名副其实的“文艺青年的圣地”。

1926年8月26日,鲁迅携伴侣许广平离京南下,鲁母与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继续生活于此。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鲁迅的家人友人、进步人士竭力保护西三条鲁迅旧居。新中国成立后,许广平将旧居和鲁迅生前的藏书、文物捐献给国家,鲁迅旧居得到妥善保护,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览包括“迁居西三条”“安居述天下”“离居足行吟”“遗居人宛在”四个单元,共展出文物原件100件,其中一级文物21件,复制品7件,历史图片140余张。

展品包括鲁迅使用过的毛笔、砚台、煤油灯、茶碗、烟灰缸等鲁迅遗物;书信、文稿等鲁迅手迹;鲁迅著译初版本;鲁迅收藏的青年来稿、社团印章、书籍封面、女师大风潮档案;许广平、朱安等人关于保护鲁迅遗物的往来信件;西三条房屋做法清单、家用帐、朱安将此处房产及书籍用具赠与周海婴(周渊)的契约等,多维度呈现鲁迅居住于此期间的生活轨迹、文学成就和社会活动,再现西三条21号院百年间的历史变迁,映现20世纪上半叶北京的生活图景。许多文物系首次展出。

据悉。本次展览专门设计了印章及打卡墙,供观众朋友们打卡留念。展期将持续至6月30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乔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前言·】—— 在蜀汉立国历史中,有人称魏延为蜀汉的战功大将,也有人认为他有着“反骨”,魏延不...
原创 蒙... 成吉思汗的威名,全世界都听过,但 如今的蒙古哪还有当初那样雄霸的气势,可它却依旧敢十分猖獗的说,全世...
原创 古... 公元1626年,明清战争史上著名的战役——宁远之战爆发。经过两日的激战,守卫宁远城的明军击退了6万后...
原创 湖... 她是地球表面最色女贪官,也是湖南人的启耻之辱,她陪睡40多名高官,从一个仓库管理员升到了副厅级,短短...
原创 真... 明明手握十万精兵,却投降给了一个手无寸铁之人,还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了此人,真定王刘杨的决策让不少人摸...
原创 斯... 每个父亲都会把自己的女儿视为珍宝,会把她宠上天,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斯大林最爱的人是谁,恐怕就...
原创 1...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中华大地,便迎来了长久的被外来侵略殖民、压迫的暗黑岁月。 为了恢复天清地明,...
明十三陵规模最大陵寝将修缮,市... 作为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明十三陵长陵将迎来修缮。最近,市文物局公布其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方案...
原创 朱... 世人皆知朱温是五代十国开国皇帝朱全忠,却不知在他称帝之前,曾是黄巢麾下最得力的大将。唐中和二年,当朱...
原创 波... 日前,波兰总统在接受Wprost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德国一样,必须为二战向波兰支付赔款。他给出的理由...
西安一高校发现70年前珍贵笔记 近日,长安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档案中发现了一本珍贵的川藏公路公路勘测笔记,这本笔记由长安大学张雨化老...
原创 杨... 众所周知,彭德怀元帅是一个相当节俭无欲则刚的人,他最反对吃喝之风。谁要是请他吃顿饭,必须非常小心谨慎...
原创 袁...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经过软禁副总统黎元洪、解散国民党、废除《临时约法》、取消国会、削兵权、军...
到博物馆叩响平潭历史之门 要想了解一座城,不妨从一场说走就走的“Museum Walk”(博物馆漫步)开始。 近日,记者走进平...
占卜后的甲骨如何处理?(了不起... 讲解员:贞人宾 《礼记·曲礼上》记载:祭服敝则焚之,龟策敝则埋之。经过占卜后的甲骨即使没有任何用途,...
原创 李... 作为民间守门神,画报上威风凛凛的形象跃然纸上,那便是叔宝和敬德。敬德姓尉迟,名恭,他和秦叔宝,是家喻...
原创 胡... 1949年,胡适离开了大陆,离开前做了两件事,让毛主席对他彻底失望。 在胡适决定离开中国大陆之前,...
重大考古发现!山东这个遗址,主... 根据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经过比对证实,青岛琅琊台遗址主峰的“大台”主体是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此考古...
原创 统...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抗日战争如同一道深刻的烙印,它不仅重塑了国家的命运轨迹,更在一辈辈国人的...
原创 虽... 前言 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在医疗条件相当有限的几十年前,毛主席他老人家能健健康康地活到了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