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国名相郭开为啥能赶走廉颇,诬杀李牧?最后的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6-12 03:32:18
0

解释先秦时代的历史问题时,千千万万切记,不要强调什么“忠忠奸奸”的论调。否则就会搞不清楚范雎和白起到底谁忠谁奸?同样地也解释不清楚吴起、张仪、商鞅、伍子胥这些大贤,为何频频背叛故国去别国效力,他们谁又是忠,谁又是奸?

所以,只有彻底地抛去先入为主所形成的“忠奸论调”之后,问题就会变得简单!

(伍子胥率吴兵攻打故国,鞭尸旧君)

其一:郭开赶走廉颇,是因为廉颇涉及到了赵国王室的“王统之争”!

我们把赵国比做现代社会的一豪门。那么,赵孝成王是上一代的老家主,廉颇是老家主留给大公子看门护院的保安大队长,而历史上的赵悼襄王赵偃是小公子(并不是太子),郭开是他的铁杆心腹。

老家主死了之后,大公子却在外迟迟不归。于是小公子趁着这时机抢夺了“家主之位”,而郭开也跟着水涨船高升任为大管家。

小公子赵偃开始驱逐大公子的势力,抢夺“保安大队”的控制权,派乐乘攻打廉颇是要夺了廉颇的兵权,廉颇一怒之下,打败了乐乘,最后跑路了!

(赵孝成王和三个儿子)

见于《史记·赵世家》: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那大公子去哪里了呢?是去秦国当质子去了!

赵孝成王是有很多儿子的,但无法全部考证,能在史料上出现在的有三个:第一任太子死于赵孝成王十年,这个时间段是秦国白起死后,秦昭襄王所发动的“邯郸之战”期间;第二任太子是春平侯,史称“春平君者,赵王甚爱之”,为了培养春平侯的政务能力,赵孝成王还让他出任了国相;第三个儿子就是小公子赵偃了。

赵国历经“长平之战”、“邯郸之战”之后,国力锐减。前248年,秦国趁着赵国远征燕国、大军在外的时机,大将蒙骜派兵卷土重来,重新攻占了赵国榆林等三十城,设立了“太原郡”。(此时秦国已经是秦庄襄王在位,此事见于《史记·燕世家》)

邯郸再次震动,为了让大军回朝赢得时间,赵孝成王只能忍痛割爱,让太子春平侯去秦国当质子。但这春平侯一去,事情就大条了。

(出土文物证明了春平侯的太子身份)

按惯例,赵孝成王死了,秦国就应该放春平侯回国当大王。秦始皇最后也是放了(此时庄襄王已死),但这里面有猫腻,因为放归春平侯的时候,赵孝成王都死去好几年了。

见于《秦始皇本纪》:始皇四年三月,军罢,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春平侯)出归国。

我们来看历史资料:赵孝成王是死于前245年,廉颇逃跑也是发生这一年,而春平侯放归的“始皇四年三月”,对应的却是前243年。

也就是说,秦始皇多扣押了春平侯两年,等到春平侯回到赵国的时候,他的大王之位没了,国家重臣、军方名将、重要心腹的廉颇也逃了!

(廉颇剧照)

总而言之,老秦国又在干坏事了!就两年时间,秦国已经间接地推动了赵国内部的“王统之争”。而廉颇逃亡去了魏国,这让秦国东征又少一心腹大患!

为什么郭开能够逼走廉颇?没有赵悼襄王的首肯,郭开能逼得走一位国家重臣吗?然而赵王偃有错吗?也没有错!这是他上位为王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这是权力自发形成的一种“反弹”。

老秦国更没有错,两国相争,当然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况且,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同样地也利用了秦国质子,推动了秦国朝堂上的“王统之争”。这一来一去,也算是为了秦国报了“一箭之仇”!

史料记载,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赵武灵王从燕国迎回了秦国在燕国的质子——赢谡,即后来的秦昭襄王。而武灵王的这一个动作,也同样地推动了、引爆了秦国的王统之争,秦国为此爆发了长达三年的“季君之乱”。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

见于《赵世家》:十八年,秦武王绝膑而死。赵武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於燕,送归。

见于《秦本纪》: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於燕,燕人送归……二年,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

秦国公子为“逆”,被波及的大臣与诸侯皆诛,这里面又有多少个军方重将,多少个治世之才。再怎么说,至少廉颇后来还是跑路了的,幸运地留下了一条性命。所以真的没必要强调什么“忠忠奸奸”,因为在权力场中,很多人、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

至于,郭开的下场,那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郭开间接地帮助秦国逼走了廉颇,诬杀了李牧,他对秦国是有功的。秦统一天下之后,被秦始皇拜为上卿。后来他回邯郸搬运家财的时候,被沿途的盗贼所砍杀。

(赵相郭开)

谁杀的?不知道!有可能是痛恨他的赵国人杀的,也有可能是秦始皇杀的,因为这样的人品,竟然能高居咸阳上卿之位,这无疑打了咸阳的脸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引言 1940年,陈嘉庚带着南洋华侨慰劳考察团回国,向奋战在前线的将士们慰劳。受到毛主席邀请,来到延...
原创 他... 年少时一战成名,获得贺老总赏识,抗战期间,屡获殊荣,抗美援朝时,是王牌军长,却在1955年授衔却只授...
原创 蒋... 前言 1941年9月的一天,风清气爽,毛主席乘车来到了大边沟青年食堂。主席一下车,当地的一些群众就蜂...
原创 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在南方八省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
原创 斯...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斯拉夫民族以其独特的联盟模式,构建了多个重要的国家实体,如苏联、南斯拉夫以及捷克...
原创 诸... 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世尊为是智圣,不仅是因为他有智慧,而关键是其品格高尚,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形...
原创 朱... “夏原吉爱我。” 这是被记载在《明史》中的一句话,是永乐大帝朱棣在病重之时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 过了...
原创 张...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在四川彭州,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句口诀,据说...
原创 窦... 隋末农民起义,势力较大的有4支,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荆汉萧铣。河北窦建德所部起...
原创 周...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常言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它对一个人的工作事业和生活都起着...
班墨是善城滕州最高的精神地标 鲁网12月20日讯近日,巍峨的龙泉塔下,2024中国古代科技遗产与中华文明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滕州市...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 山西太原的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其肇始于西周、孕育于北朝、发展于隋...
原创 明...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了,冬至的到来意味着天气真正进入寒...
原创 七...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已经在战场上呈现溃败局面,抗战即将胜利。在此前提下,我党七大于1...
原创 三... 要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对其中某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或者是乱世枭雄的曹...
原创 赵... 这次三国战争故事可以在《三国演义》第95集中看到,在箕谷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是赵云、邓芝、郭淮、...
原创 1...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岳母曹清秀三人合影。 左边拿香...
原创 日... 从清政府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日本帝国侵略我国的野心日益膨胀。为了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1937年抗日战...
原创 张...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有一千多名将帅被授予了军衔,他们都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将自己...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手下大将是最多的,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手大概有上千大将,除去他本家的曹氏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