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王姓诗人和李姓诗人哪家更强?
迪丽瓦拉
2025-06-12 06:02:50
0

前言:

2018年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为全国第一大姓;2018年中国李姓人口达到1.009亿人,为全国第二大姓。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王姓和李姓涌现了很多杰出人才,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词人、文学家。

仅以唐朝诗人而论,两家究竟谁更厉害呢?

食堂各自列举五人。

王姓诗人:

1、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山西省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以五言诗见长,壮阔明朗、慷慨激昂、气势磅礴、雄浑壮阔。

王勃代表作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是其千古名句。

2、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王维与李白、杜甫并称“盛唐三大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二人共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因其参禅悟理,学庄信道,后人称为 “诗佛”。

王维的诗语言空灵,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既有音乐美,又有绘画美。

因此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道:

“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代表作有《渭城曲》、《山居秋暝》等。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是其千古名句。

3、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

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在七绝领域,能和王昌龄一较高下的人不多,盛唐时期七绝共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可见,王昌龄对七绝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王昌龄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七首》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是其千古名句。

4、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山西太原人,与王昌龄、高适、岑参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王之涣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其千古名句。

5、王翰(687年~726年),字子羽,山西太原人。

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与张九龄、张说、贺知章等人交好。

杜甫曾称赞王翰道: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虽然知名度相比前几位要逊色一些,流传于后世的诗作也仅14首,但他才华横溢,诗作不凡,但其代表作《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也是传唱千古的佳作。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是其千古名句。

李姓诗人:

1、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的诗,飘逸洒脱,清新自然,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奇妙,立意清晰,极具浪漫色彩,他的代表作和千古名句太多了,小学课本数不胜数,食堂就不引用了。

2、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诗文构思缜密,情致深蕴,长于用典,精工贴切,锤炼字句,工于造语,朦胧沉郁。

其代表作是他独具风格的《无题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是其千古名句。

3、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与李白、李商隐合称“三李”。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文风奇诡,用辞晦涩,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想象丰富、语言华丽,凄美诡谲,生涩难解。

代表作有《南园十三首》、《金铜仙人辞汉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是其千古名句。

4、李益(约公元750年—约公元830年),字君虞,甘肃临洮人。

李益擅长七言绝句,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诗风豪放明快,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

其代表作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是其千古名句。

5、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安徽亳州谯县人。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李绅诗文平易近人,简显易懂,硬朗恬雅,不拘一格。

代表作是《悯农》二首,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其千古名句。

结语、

以上就是食堂列举的王姓和李姓十位诗人,他们的诗作想必大家都是信手拈来,耳熟能详。

李姓诗人中,李白是goat级人物,除了杜甫能与之比肩,哪怕是王维也要稍逊一筹。

论整体,或许王姓诗人又要高出一分。

其实,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诗歌辞赋很难评出高下。

或许,我们能比较的就是影响力的不同。

唐诗是中国最高贵的精神财富,文化瑰宝。

谨以十位诗人的简介,抛砖引玉,再次回味唐诗之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前言·】—— 在蜀汉立国历史中,有人称魏延为蜀汉的战功大将,也有人认为他有着“反骨”,魏延不...
原创 蒙... 成吉思汗的威名,全世界都听过,但 如今的蒙古哪还有当初那样雄霸的气势,可它却依旧敢十分猖獗的说,全世...
原创 古... 公元1626年,明清战争史上著名的战役——宁远之战爆发。经过两日的激战,守卫宁远城的明军击退了6万后...
原创 湖... 她是地球表面最色女贪官,也是湖南人的启耻之辱,她陪睡40多名高官,从一个仓库管理员升到了副厅级,短短...
原创 真... 明明手握十万精兵,却投降给了一个手无寸铁之人,还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了此人,真定王刘杨的决策让不少人摸...
原创 斯... 每个父亲都会把自己的女儿视为珍宝,会把她宠上天,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斯大林最爱的人是谁,恐怕就...
原创 1...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中华大地,便迎来了长久的被外来侵略殖民、压迫的暗黑岁月。 为了恢复天清地明,...
明十三陵规模最大陵寝将修缮,市... 作为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明十三陵长陵将迎来修缮。最近,市文物局公布其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方案...
原创 朱... 世人皆知朱温是五代十国开国皇帝朱全忠,却不知在他称帝之前,曾是黄巢麾下最得力的大将。唐中和二年,当朱...
原创 波... 日前,波兰总统在接受Wprost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德国一样,必须为二战向波兰支付赔款。他给出的理由...
西安一高校发现70年前珍贵笔记 近日,长安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档案中发现了一本珍贵的川藏公路公路勘测笔记,这本笔记由长安大学张雨化老...
原创 杨... 众所周知,彭德怀元帅是一个相当节俭无欲则刚的人,他最反对吃喝之风。谁要是请他吃顿饭,必须非常小心谨慎...
原创 袁...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经过软禁副总统黎元洪、解散国民党、废除《临时约法》、取消国会、削兵权、军...
到博物馆叩响平潭历史之门 要想了解一座城,不妨从一场说走就走的“Museum Walk”(博物馆漫步)开始。 近日,记者走进平...
占卜后的甲骨如何处理?(了不起... 讲解员:贞人宾 《礼记·曲礼上》记载:祭服敝则焚之,龟策敝则埋之。经过占卜后的甲骨即使没有任何用途,...
原创 李... 作为民间守门神,画报上威风凛凛的形象跃然纸上,那便是叔宝和敬德。敬德姓尉迟,名恭,他和秦叔宝,是家喻...
原创 胡... 1949年,胡适离开了大陆,离开前做了两件事,让毛主席对他彻底失望。 在胡适决定离开中国大陆之前,...
重大考古发现!山东这个遗址,主... 根据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经过比对证实,青岛琅琊台遗址主峰的“大台”主体是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此考古...
原创 统...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抗日战争如同一道深刻的烙印,它不仅重塑了国家的命运轨迹,更在一辈辈国人的...
原创 虽... 前言 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在医疗条件相当有限的几十年前,毛主席他老人家能健健康康地活到了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