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嘉靖皇帝下旨拆毁1座淫祠,太后说了7个字,嘉靖被迫收回成命
迪丽瓦拉
2025-06-12 06:33:13
0

明朝建立之后,为了加强对民间思想钳制,巩固皇权,提高朝廷威信,曾经进行过一场拆毁淫祠行动,行动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以及历代明朝皇帝的重视程度,在历史上都极为罕见,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拆毁淫祠的首倡者,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封建时代非常重视祭祀之礼,但对祭祀的对象却大有讲究。《礼记》中明文记载,“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进行淫祀的场所,即所谓“淫祠”。简而言之,除了朝廷规定的天地、山川、河海、儒、释、道、列祖列宗、以及经过朝廷认可的古代英烈人物等,可在祭祀之列,其他民间自行滥建的神庙,供奉乱七八糟的所谓“神灵”,都属于淫祠。从今天眼光来看,拆毁淫祠的行动还有一定的破除迷信的先进性。

淫祠的危害主要有两点,一是民间愚夫愚妇盲目崇信淫祠,对之布施捐献,极容易被骗子奸人利用,“剥削小民脂膏”,成为他们敛财获利的工具。更让皇帝们心存忌惮的是,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很多都是利用百姓迷信思想,以聚众“烧香拜神”为开端,如东汉末年张角利用“太平道”,元朝末年刘福通宣传“明王降世”,最终都发展成惊天动地的大起义。朱元璋亲身经历了元末农民起义,对其中利害自然心如明镜。

《明史》记载,早在开国不久的洪武三年,朱元璋就对淫祠表现出明确的反对态度,“天下神祠不应祀典者,即淫祠也,”不在朝廷祀典之内的都应当予以取缔。洪武六年,朝廷颁布《禁淫祠制》,下令拆毁民间私自滥建的淫祠,掀开了这次行动的大幕。此后,很多明朝皇帝纷纷效仿,“不系礼典所载,宜撤其庙宇,毁其像设”,大规模拆毁各地淫祠。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崇信道教,对于打击取缔淫祠更是不遗余力。嘉靖皇帝一上台,立即起用了年逾七旬的老臣林俊。不为别的,就因为林俊在拆毁淫祠方面是一位急先锋。《明史》记载,早在弘治元年,林俊在云南按察使任上,就曾一次性“毁淫祠三百六十区,皆撤其材修学宫”,把拆下来的砖瓦木料全都用来修建学堂,一时天下知名。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嘉靖六年,嘉靖皇帝为了号召天下,身体力行,命令“遍察京师诸淫祠,悉拆毁之”,先扫除“灯下黑”,下旨把京师周围的淫祠全都拆毁。谁知行动一开始,就碰了个硬钉子。当时京师西山有一座神秘的“皇姑寺”,之所以说它神秘,是因为两个原因。

首先这座庙里供奉的“皇姑”,非佛非道,谁也说不清她是哪路毛神。既然叫皇姑,貌似与皇族有点关系,但遍察明朝宗人府的皇室成员生平记录,查不到任何皇族成员在此出家的记录。其次,皇姑寺“不知所始”,什么时间建成的,谁主持修建的,都没有任何头绪。

明朝官修史书中没有提及此寺庙的由来,野史中倒是有不少记载,《帝京景物略》记载,皇姑寺是“英宗睿皇帝复辟建也”,是那位曾经被瓦剌人活捉的明英宗朱祁镇所建立,而《宛署杂记》则记载,皇姑寺始建于弘治十二年六月,是由明孝宗下旨所建立,谁是谁非,莫衷一是,难有定论。

庙里供奉的“皇姑”身份可疑,不在朝廷祀典之内,神庙又来历不明,自然被嘉靖给列入黑名单。更为让嘉靖皇帝恼火的是这座庙的名字。《万历野获编》记载,嘉靖皇帝曾经对内阁大臣说:“皇姑者尤不好听,言我皇家之姑也。故朕深忌之。因与卿密知之”。

于是,嘉靖皇帝正式下旨,“近因桂萼奏已下行矣。今若皇姑寺仍留,是不去其根也”,命令地方官吏着手平毁皇姑寺。然而,圣旨发出去三四天了,皇姑寺却依旧安然无恙。原来不知谁把这件事给告诉了嘉靖的亲妈,章圣慈仁皇太后蒋太后。蒋太后立即传下七个字懿旨:“孝宗所建,不可毁”。

太后认定皇姑寺是当年明孝宗所建立,不能毁掉。其实是不是孝宗皇帝建立的她也说不清楚,真实原因是“此寺乃皇亲内宦供给信施”,太后也经常光顾此地,带着皇族女眷们去这里进香。嘉靖皇帝无奈,被迫收回成命。可见古代皇帝也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想干点正事还真不容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引言 1940年,陈嘉庚带着南洋华侨慰劳考察团回国,向奋战在前线的将士们慰劳。受到毛主席邀请,来到延...
原创 他... 年少时一战成名,获得贺老总赏识,抗战期间,屡获殊荣,抗美援朝时,是王牌军长,却在1955年授衔却只授...
原创 蒋... 前言 1941年9月的一天,风清气爽,毛主席乘车来到了大边沟青年食堂。主席一下车,当地的一些群众就蜂...
原创 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在南方八省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
原创 斯...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斯拉夫民族以其独特的联盟模式,构建了多个重要的国家实体,如苏联、南斯拉夫以及捷克...
原创 诸... 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世尊为是智圣,不仅是因为他有智慧,而关键是其品格高尚,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形...
原创 朱... “夏原吉爱我。” 这是被记载在《明史》中的一句话,是永乐大帝朱棣在病重之时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 过了...
原创 张...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在四川彭州,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句口诀,据说...
原创 窦... 隋末农民起义,势力较大的有4支,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荆汉萧铣。河北窦建德所部起...
原创 周...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常言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它对一个人的工作事业和生活都起着...
班墨是善城滕州最高的精神地标 鲁网12月20日讯近日,巍峨的龙泉塔下,2024中国古代科技遗产与中华文明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滕州市...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 山西太原的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其肇始于西周、孕育于北朝、发展于隋...
原创 明...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了,冬至的到来意味着天气真正进入寒...
原创 七...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已经在战场上呈现溃败局面,抗战即将胜利。在此前提下,我党七大于1...
原创 三... 要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对其中某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或者是乱世枭雄的曹...
原创 赵... 这次三国战争故事可以在《三国演义》第95集中看到,在箕谷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是赵云、邓芝、郭淮、...
原创 1...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岳母曹清秀三人合影。 左边拿香...
原创 日... 从清政府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日本帝国侵略我国的野心日益膨胀。为了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1937年抗日战...
原创 张...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有一千多名将帅被授予了军衔,他们都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将自己...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手下大将是最多的,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手大概有上千大将,除去他本家的曹氏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