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口中的完人,大清相国陈廷敬
迪丽瓦拉
2025-06-12 21:03:30
0

王跃文写的《大清相国》中曾这样赞扬他:

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

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

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

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陈廷敬生于1638年,卒于1712年,是今天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5岁入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在朝为官53年,历任礼部侍郎、吏、户、刑、工四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是康熙决策集团的主要成员。

在陈廷敬担任过的诸多官职中,有一项很重要:“经筵讲官”,即“帝师”,康熙帝幼时,陈廷敬带他诗书。君臣俩合作数十年,陈廷敬去世后,《清史稿》中载:康熙皇帝“深惜之”,亲笔为他写下了挽诗:“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不过,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更广为人知的评价是八个字:“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的成功并非偶然。在满人当政的清朝,汉人出身的陈廷敬政治背景上先天不占优势,但是陈廷敬学问做得好,二十岁不到便名传三晋,士林皆知,是名副其实的“学霸”。科举制度下死读书、读书死的读书人不在少数,陈廷敬则不然,他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见解和读书人的正义感。在学识上的过硬,让陈廷敬成为帝师,进入了领导视线;在政治见解上的过硬,让陈廷敬在从政之路上心里始终有老百姓,急难之时总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做官顺风顺水自在情理之中。

在小说中,王跃文用五字诀“等、稳、忍、狠、隐”来总结陈廷敬的为官之道。但也有不少人尤其是陈廷敬的研究者反对这五字诀,认为这“完全是为了迎合投机政治的为官者”所为,却不是陈廷敬的境界,陈廷敬的真正为官之道是三字箴言:清、慎、勤。康熙皇帝喜欢写字,常写“清慎勤”三个字赐给大臣,要求大臣按此去做,但能够做到这三个字的太少太少。陈廷敬去世后,康熙评价他说“恪慎清勤,始终一节”,清、慎、勤三个字都有了。

但我认为,陈廷敬的成功还离不开“心、细”两个字。这里的“心”其实是指心学,始终相信自己内心的尊崇,相信内心的力量并去实践心中的想法。在小说中可以看出,陈廷敬许多时候是趋势所迫,但是依然按照自己的内心去说去做,他不相信黑的能变成白的,就算有些话冒着龙颜大怒的危险,依然要说要做。“细”则是仔细,工作事无巨细必件件搞清,眼见为实,不管那些旧制陋习;出访不只留意大面上,一丝一毫也逃不过他的法眼,就是他的细,让他查出“王继文案”,“铸钱“案。

《大清相国》叙事环环相扣非常吸引人,一部书从头至尾写了陈廷敬的一生,却没有叙述生平事迹的感觉,情节跌宕起伏,同时把该介绍的人物和主要事件都交代的比较清楚,更深刻的刻画了陈廷敬这个人物形象。把陈廷敬塑造成了一个完人,偶有风雨但最终收获成功,他出身富贾,连中三元,父慈子孝,妻贤妾美,位居相位,难怪连皇帝都要羡慕嫉妒恨,虽然这样的人只在故事里,并非史实。同时,他身边的人物,大清皇帝顺治、康熙,名臣明珠、索额图、高士奇、徐乾学,个个特点鲜明、栩栩如生,险恶的官场争斗、权力与良心的较量、利益的取舍、情义的交织,让人一读起来就欲罢不能。

历史上的陈廷敬不但廉洁奉公,品德高尚,而且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曾任《明史》、《康熙字典》,《大清一统志》等大型重要典籍的总阅官,参加过《清世祖实录》的纂修;当过《清太宗实录》的副总裁。作为朝廷重臣,他与同僚能和睦共事,勤于政事,举贤任能,受他推荐的王士祯、汪婉等名士,都成为廉洁奉公的好官。康熙皇帝称他“卿是耆旧,可称完人。”并御笔亲书“春归乔木深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匾联赐予陈廷敬。陈廷敬一生信奉中庸之道,脚踏实地做事,谨慎小心处世,平淡无奇为官。陈廷敬驰骋官场五十余载,生前身后无人诋毁,古往今来居官能达如此境界者,少之又少。

小说的语言也值得好好去欣赏。文笔带着一种古朴的文风,读小说仿佛人也跟着回到那个年代,读快餐读多了,猛然换回来有一种愉悦的感受。就像一个年少贪玩的孩子,喜欢缠着老人听故事,除了故事,还有说故事人的那丰富多彩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每每让人流连忘返。那些诗、那些句、那些词,读来朗朗上口,想来内蕴丰厚。

不能再剧透了。读完《大清相国》感觉怅然若失,我相信每天有看看电视玩玩游戏的时间,不如看看这本书,可能各自有各自的收获,不管是战略上的还是战术上的,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不管是肉体上的还是内心上的。非常值得推荐。

Ps:各位读者,陈廷敬和王阳明哪个更厉害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乌... 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的兴盛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这个国家的粮食产量上的,若粮食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而歉收,则...
龙亭区:打造精品民宿集群 “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青竹 通讯员 薛佳楠 焦彦瑞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后主李煜千...
原创 舍... 舍己为人张思德,29岁为救战友牺牲,毛主席: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1944年9月的一个雨天,延安山区的窑...
原创 这... 本源 正史引证 本相 实地考证 本论 客观论证 力证西域 本来本真 西域本纪 漫隅子 作品 第一部 ...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玄武门之变是一段深具戏剧性和政治意义的篇章。这一事件标志着唐朝由开国之初进入了新的阶...
原创 为... 二战初期,德军以摧枯拉朽的气势迅速击败了波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巴尔干等诸国。这样的辉煌战绩让骄傲...
原创 西... 西路军是长征结束后,经过军委批准,以红四方面军为基础成立的工农革命队伍,全军共有两万多人。西路军成立...
原创 蒙... 蒙古国虽然很穷,但是他们的矿产资源却十分丰富,只是蒙古没有先进的开采技术。最近,蒙古国内的20亿吨铜...
原创 岳...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南宋初年,战火纷飞,抗金民族战争激烈展开。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原创 为... 一个月前我写了这个头条。今天我再写一个头条,我通过观察、分析石破茂近一个月首相的履职情况,我认为石破...
【侠客岛年终观察②】对话郑永年... 1、侠客岛:在我们的下一本新书《侠客岛对话郑永年(II)》里,我们是从世界秩序“封建化”这个概念谈起...
原创 能...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受邀,前往美国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的...
原创 湖... 1937年,林伯渠在西安办事时,偶然遇到一位湖南妇人。 妇人讲述了自己和丈夫的故事,末了,深深叹了口...
原创 以... 以首长名字作为命名的,赵尔陆纵队有几个旅长,他们又是谁? 说到赵尔陆不得不提一件趣事儿,也许大家不知...
原创 君... 刘邦心头最怕的人,非西楚霸王项羽,也不是兵仙韩信,而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萧何。刘邦刚是个地痞流氓时,萧何...
原创 秦...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到中国古...
原创 二... 二战苏德战争,德军到底有没有后悔过进攻苏联?这个问题还真有,古德里安在他的著作《装甲指挥官》里,就曾...
原创 诸...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提出出兵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但诸葛亮并不采纳,后人以此诟病诸葛亮不敢冒...
原创 秦... 秦始皇,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统治者,他统一了六国,开创了秦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改革者。...
原创 这... 这是一场让唐朝彻底走向灭亡的血案,三十多名朝廷重臣同时被杀,尸体也被投入黄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