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间一直流传“脏唐乱宋”,那么唐朝究竟脏在哪里?为何这么说?
迪丽瓦拉
2025-06-13 01:33:54
0

脏唐这个称呼,我最早看到的地方应该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评价,这个称呼,在民间也很流行,但这种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称呼,为什么会落在唐朝身上呢,这一点,很值得深思。

脏,众所周知,是不干净、不清白、不纯洁的意思,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这个词都不是友好的表达,那么,我们不得不从这些方面,看一下,大唐王朝,到底怎么会落得一个脏的名声呢?

第一、大唐帝国血统比较脏。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着夷夏之辩,而在中原生活的人,或者是政权,都会有贵中华而轻蛮夷的思想,因为这种思想,让人们对名正言顺的血统,非常在意。

而唐朝,偏偏犯了这样一个忌讳。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汉人的政权,但很多卫道士或者是穷酸腐儒,却看到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妻子是鲜卑人,李世民也是有着鲜卑血统的汉人,这就犯了一个大忌讳,当那些穷酸腐儒翻开历史的时候,悲哀的发现,李家的先祖,多次和鲜卑人联姻,甚至还曾经被赐姓大野。

这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事实。这种血统忌讳,即使在现在人看来,都会存在一些不舒服,或者接受不了的时候,何况是礼教森严的古代呢?

第二,大唐帝国的开国很脏

这一点,其实历朝历代都是半斤八两差不多,因为每一次朝代的变迁都是一场血雨腥风。

其实,平心而论,唐朝统治中国,并不是捡漏,而是一块地方一块地方的打出来的,是一个诸侯一个诸侯平定下来的,战斗的频率,艰苦程度,并不比任何一个朝代开国更轻松。所以,在一统江山过程中,唐王朝未见的脏到哪去。

之所以被称为脏,还因为李世民的宣武门之变出现的。这是一场人伦惨剧,而这样的人伦惨剧,是坚守君臣父子之别所无法认可的。但如果看历史,远的不说,只说隋朝,也出现过极为类似的人伦悲剧,南北朝时期,这种悲剧更是家常便饭,即使是以孝廉取士的西汉,也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父子相残的人伦悲剧。也就是说,这种人伦悲剧,并不是唐朝独有,所谓无情最是帝王家。

那么,为什么偏偏宣武门之变让人们记忆犹新呢,原因在于,李世民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就好像一片白纸,有几个污点,人们的目光必然是被污点吸引,而一块黑布上有几个白点,人们同样会被那些白点吸引。

第三、大唐帝国治国很脏

这种脏,贯穿了整个唐朝,也可以说,唐朝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你读懂了唐朝,就等于读懂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

这并不是胡说八道,唐朝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最巅峰,同时,也将封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暴露出来。我们看唐朝历史,就会发现,历朝历代存在的问题,唐朝都有,历朝历代面临的困境,唐朝也都有,而且都是最强状态。

首先是夺权,光宣武门之变,唐朝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甚至比历朝历代加起来还要多,而且这些都是记录于历史典籍中的。这些政变,大部分都十分血腥暴力,却有心照不宣的只存在于庙堂之上,而不会波及更多,李世民搞过政变,他儿子政变未遂,儿媳妇搞过政变,孙子,重孙子都是通过政变上位的。可以说,政变夺权,从唐朝开始一直到结束,几乎没有停止过。

其次是外戚达到顶峰,相比唐朝,以外戚专权严重著称的汉朝,依然不能望其项背,而真正将外戚势力发展到巅峰的,是中国第一个被正史认可的女皇帝的出现。武则天的横空出世,将外戚专权,女性掌权推上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她之前的吕后,冯太后,之后的刘太后,慈禧,都没有敢走到这一步。

除了外戚,外部环境也是整个封建社会最差的朝代,没有之一。在唐朝之时,整个世界都处于巅峰状态,北方少数民族中,突厥,回鹘这两个政权,成了北方游牧民族发展的巅峰,前面的巅峰是匈奴,后面的巅峰时蒙古。西边,吐蕃发展到巅峰,而且时青藏高原上,唯一一个值得称道的政权。

南边南诏,也发展到巅峰状态,也成为云南第一次以一个统一的国家出现,而后面的大理,因为太过佛系,难以和南诏相提并论。而西亚北非,更是出现了阿拉伯帝国,也成为西方历史中的一个巅峰。

在唐朝之前或者唐朝之后,中原王朝往往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和几个弱小的敌人,比如汉之于匈奴,宋之于辽金蒙古(这三个是此消彼长,并不是同时出现),明之于北元,女真,瓦剌、鞑靼(同样是此消彼长),而唐朝所面对的,都是处于巅峰状态下的对手,可见外部环境的恶劣。

而对内,唐朝有了最严重的藩镇割据,最严重的宦官专权,而这样的割据,是历来封建朝代没有过的。

第四、大唐的生活很脏

大唐帝国,以开放包容著称,也创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也在唐朝,儒家思想遭到最严重的冲击,长久以来独尊儒术的思想,受到挑战。中国文化继百家争鸣之后,有一次出现多元化的风气,大量留学生出现,大量外国人出现,甚至很多胡人官居要职,而这是之前之后无法想象的。

虽然,儒学依然是主流,佛学、道学也大为繁盛,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第一次来到中国,摩尼教(明教)也在中国土地上悄然出现。诗词歌赋更是达到了顶峰状态。文化持续繁荣,即使在中晚唐,骄傲的唐人依然保持着这种多元化的文化风尚。而这种文化,是大量穷酸腐儒无法接受的。

这种多元化,也影响到了唐人的习惯,昆仑奴,新罗婢,还有胡姬,更是成为一种时尚。而武则天的出现,也证明了女性也开始享受这种自由的风气,而这样的自由,让很多卫道士和穷酸腐儒们难以接受。甚至深恶痛绝。也成为脏唐的重要证据。

为什么人们会对唐朝非常神往,那是因为唐朝创造出一种,即使是现在的无法理解或者是接受的开放性社会,世界性帝国。这样的朝代,现在很多人都存在着诸多非议以及争议,何况是以前,因此,在卫道士和腐儒眼中,唐朝从各个方面都突破了儒家文化构造出来的条条框框,让保守稳定的单核文化体系,向着多元化狂飙猛进。这种狂飙猛进,是当时的生产力的条件下,无法驾驭的,于是,唐朝就亡了。

唐朝的灭亡,以及多元化文化风气对儒家单核文化体系的冲击,让后世的统治者感到恐惧,没有人会想要多元化的社会出现,如果一个社会,放任各种思想,各种信仰出现,那对于统治者是一个噩梦。唯一办法,就是借着唐朝灭亡的前车之鉴,让人们明白,多元化的可怕。而当人们在统一的思想下生活,统治才能更加稳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引言 1940年,陈嘉庚带着南洋华侨慰劳考察团回国,向奋战在前线的将士们慰劳。受到毛主席邀请,来到延...
原创 他... 年少时一战成名,获得贺老总赏识,抗战期间,屡获殊荣,抗美援朝时,是王牌军长,却在1955年授衔却只授...
原创 蒋... 前言 1941年9月的一天,风清气爽,毛主席乘车来到了大边沟青年食堂。主席一下车,当地的一些群众就蜂...
原创 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在南方八省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
原创 斯...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斯拉夫民族以其独特的联盟模式,构建了多个重要的国家实体,如苏联、南斯拉夫以及捷克...
原创 诸... 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世尊为是智圣,不仅是因为他有智慧,而关键是其品格高尚,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形...
原创 朱... “夏原吉爱我。” 这是被记载在《明史》中的一句话,是永乐大帝朱棣在病重之时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 过了...
原创 张...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在四川彭州,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句口诀,据说...
原创 窦... 隋末农民起义,势力较大的有4支,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荆汉萧铣。河北窦建德所部起...
原创 周...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常言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它对一个人的工作事业和生活都起着...
班墨是善城滕州最高的精神地标 鲁网12月20日讯近日,巍峨的龙泉塔下,2024中国古代科技遗产与中华文明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滕州市...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 山西太原的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其肇始于西周、孕育于北朝、发展于隋...
原创 明...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了,冬至的到来意味着天气真正进入寒...
原创 七...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已经在战场上呈现溃败局面,抗战即将胜利。在此前提下,我党七大于1...
原创 三... 要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对其中某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或者是乱世枭雄的曹...
原创 赵... 这次三国战争故事可以在《三国演义》第95集中看到,在箕谷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是赵云、邓芝、郭淮、...
原创 1...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岳母曹清秀三人合影。 左边拿香...
原创 日... 从清政府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日本帝国侵略我国的野心日益膨胀。为了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1937年抗日战...
原创 张...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有一千多名将帅被授予了军衔,他们都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将自己...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手下大将是最多的,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手大概有上千大将,除去他本家的曹氏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