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嘉庆不顾乾隆的临终嘱咐,执意要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
迪丽瓦拉
2025-06-14 08:33:28
0

内外诸臣疏言和珅罪当以大逆论,上犹以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赐自尽。——《清史稿》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达到了高峰,出现了中原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乾隆。

三代帝王时期,中原王朝出现的一个较为繁荣的局面,而从乾隆之后就出现了王朝开始衰败,而乾隆后期主要的人物就是和珅。

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都是民间的流传,和珅当政几十年,家中积累钱财、银两、财宝无数,达到了“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亦不甚惜”的程度。

到了嘉庆帝,把和珅赐死抄家,得到了大量的珠宝财物,确实也充盈了国库,但是十五年以后,为什么又因为没有听从乾隆遗嘱,而追悔莫及?

一、康熙、雍正与乾隆

在明朝失败以后,清军入关,打败了李自成,顺治皇帝坐了天下,但是当时天下没有稳定,顺治就因为各种原因下台了。

据传说有三种,一种是病死,第二种是出家做了和尚,第三种是被人毒死,真正的原因不得而知。

这就造成了,康熙年幼登基,孝庄皇后垂帘听政,康熙在自己亲政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很多功绩,逐渐摆平了各个方向的势力,灭鳌拜,去三藩,收台湾,三征噶尔丹,打败沙俄,创立“多伦会盟”,联络蒙古各部。

虽然完成了对于国家与领土的收复,政治上也趋于稳定,但是在吏治上康熙必须利用朝臣来帮他完成天下的稳定,这就使得康熙后期吏治腐败,出现了很多贪污腐化的现象,但是康熙在后期选择了雍正,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让她好好的替自己完成对吏治的革新。

雍正在位仅仅13年,却把吏治管理得井井有条,贪污腐败大量减少,严格治理了王公大臣的贪污腐败现象,推出的官绅一体纳粮政策。

朝臣的利益也被限制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之内,但是这么做,雍正几乎得罪了所有能够得罪的人,成为了一个“寡人”。

到了乾隆时期,就需要缓和这种局面,因为如果还按照雍正的做法,整个王朝的运转没有问题,但是王权就会遭到威胁,下边的人就会想办法造反,于是他合理运用“拉一派,打一派”的方法,运用周伯通式的“左右互搏术”来维持自身的皇权稳定。

通过拉拢左右的派系,最后朝堂之上出现了“满汉相争”的局面,其中和珅的出现就是乾隆在制造这种局面之下成功挑选的优秀人才。

而和珅足够优秀,马格尔尼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和珅:“白皙而英俊,举止潇洒,谈笑风生,真具有大国宰相风度。”

二、和珅:是能吏也是污吏

和珅出身并不是很好,只有一个兄弟叫和琳,家中父母早亡。艰辛的少年时光让他知道自己应该刻苦学习,才能不再受苦,他精通四门语言,分别是满、汉、蒙、藏,后来考上了咸安宫,精通四书五经。

在23岁时当上了管库大臣,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财知识,后来被提拔为御前侍卫,因为长相好,再加上他熟读四书五经,在皇帝面前能够对乾隆的话对答如流,如此被乾隆看中,提拔为户部右侍郎。

在当户部右侍郎阶段,查举贪官李侍尧有功,和珅升任御前大臣,在随后不长的时间里,他又被提升为四库全书正总裁,兼职理藩院尚书。

他帮助乾隆皇帝摆平了很多朝局上的矛盾,乾隆皇帝借他的手搞了很长时间的“文字狱”,把很多说雍正坏话的官员都一一除掉,和珅年纪轻轻掌握大权,对于乾隆的话言听计从,乾隆对于和珅的办事能力也非常满意。

和珅精通四种语言,又熟读经史子集,乾隆到各地发布命令只需要带上和珅,就能发布各种语言的政令,这让乾隆皇帝非常信任与宠爱和珅。

据《清史稿》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曾当众表扬和珅:“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

和珅察言观色,揣摩圣意的能力也非常优秀,由于知道皇帝对于自己的母亲极为的孝顺与爱戴,就百般讨好,在太后去世之后,表现得极为悲痛,时刻陪在皇帝身边,连续几天茶不思饭不想,这些举动得到了皇帝的好感。

和珅也通过乾隆的宠幸与包庇中得到了很多的机会,不断地在朝廷上扩大自己的威势,渐渐地控制住了整个朝廷,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朝堂之上他渐渐地变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最后乾隆颁布命令只让和珅传达,而嘉庆作为皇帝都没有这个待遇,可见和珅的待遇以及乾隆皇帝对于和珅的看中是非同一般的。

但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在和珅的权力与地位达到顶峰的时候,也就是他往下走的时候了。

乾隆用和珅摆平了朝堂,和珅依靠着乾隆壮大自己的势力,这一对“黄金搭档”就如“比翼鸟、连理枝”一般,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只要乾隆皇帝一驾崩,和珅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三、抄家和珅,最后后悔

随着和珅势力的不断扩大,在乾隆后期,乾隆没有一天能够离得开和珅,和珅可以与乾隆并列而站,这令后来的皇太子也就是嘉庆帝,非常厌恶和珅,想要除之于后快。

在当时和珅看起来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有点当年赵高“指鹿为马”的感觉,但是都是害怕和珅的权势,都是“面和心不和”。

而乾隆在临终前,专门交代过嘉庆,千万不要处理掉和珅,留下他有大用处。

等到乾隆皇帝去世之后,嘉靖皇帝也就马上把和珅关进大牢,“御赐白绫”,让它自己了结了。

最后在抄家之后获得了和珅大量的财宝,和珅为官几十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珅在北京的住房有1001间半,涿州房间有279间,京城花园一处房屋有1003间,游廊楼庭357间,还有其他零散房间,等等加起来三千间房屋。

房产总共估算银两203085.5两,田地165413.64亩,价值194515.7两,查抄银两3342812.967两。

他还有很多的当铺,当铺总价值646315两,各种珠宝财物价值79万两,奴婢与人口,还有各种马匹一共4260两。

这所有的财产加起来总共是白银4854792.169两,总共不过五百万两白银的价值,并没有外界所吹嘘的千万甚至上亿之多。

但是这些财富也都是数额非常巨大的,嘉庆帝除掉和珅并不是全部因为它的贪污,而是因为和珅在朝堂之上的权力太过巨大,到了非要杀他的程度,要是不杀他,他皇帝的位置就不会稳定。

结语

杀嘉庆登基之后,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了和珅的势力,但是在以后的执政过程中,嘉庆帝也出现了问题,原先乾隆皇帝重用和珅让和珅出面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个时候嘉庆再去提拔谁呢?

朝堂之上看清了和珅的结局,“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不肯再为皇帝那么卖命,皇帝忌惮朝臣把持朝政,成为“指鹿为马的赵高”就在这样的互相提防之中,嘉庆帝终其一生,建树平平,无人给他卖命,他也在不敢相信任何人。

这也就是十五年后,嘉庆帝十分后悔,没有听从乾隆皇帝的遗嘱,保住了和珅,就保住了自己的权力能够利用和珅,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君王眼里没有中间与善恶,只有权力与利益的平衡,这才是君王之道。

参考文献:《乾隆皇帝》、《康熙传》、《和珅传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引言 1940年,陈嘉庚带着南洋华侨慰劳考察团回国,向奋战在前线的将士们慰劳。受到毛主席邀请,来到延...
原创 他... 年少时一战成名,获得贺老总赏识,抗战期间,屡获殊荣,抗美援朝时,是王牌军长,却在1955年授衔却只授...
原创 蒋... 前言 1941年9月的一天,风清气爽,毛主席乘车来到了大边沟青年食堂。主席一下车,当地的一些群众就蜂...
原创 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在南方八省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
原创 斯...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斯拉夫民族以其独特的联盟模式,构建了多个重要的国家实体,如苏联、南斯拉夫以及捷克...
原创 诸... 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世尊为是智圣,不仅是因为他有智慧,而关键是其品格高尚,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形...
原创 朱... “夏原吉爱我。” 这是被记载在《明史》中的一句话,是永乐大帝朱棣在病重之时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 过了...
原创 张...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在四川彭州,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句口诀,据说...
原创 窦... 隋末农民起义,势力较大的有4支,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荆汉萧铣。河北窦建德所部起...
原创 周...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常言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它对一个人的工作事业和生活都起着...
班墨是善城滕州最高的精神地标 鲁网12月20日讯近日,巍峨的龙泉塔下,2024中国古代科技遗产与中华文明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滕州市...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 山西太原的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其肇始于西周、孕育于北朝、发展于隋...
原创 明...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了,冬至的到来意味着天气真正进入寒...
原创 七...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已经在战场上呈现溃败局面,抗战即将胜利。在此前提下,我党七大于1...
原创 三... 要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对其中某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或者是乱世枭雄的曹...
原创 赵... 这次三国战争故事可以在《三国演义》第95集中看到,在箕谷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是赵云、邓芝、郭淮、...
原创 1...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岳母曹清秀三人合影。 左边拿香...
原创 日... 从清政府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日本帝国侵略我国的野心日益膨胀。为了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1937年抗日战...
原创 张...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有一千多名将帅被授予了军衔,他们都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将自己...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手下大将是最多的,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手大概有上千大将,除去他本家的曹氏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