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名将-李继隆,从军中孬种到宋之卫青,对敌狠对自己人更狠
迪丽瓦拉
2025-06-14 18:32:42
0

李继隆

一、李继隆

公元950年,李继隆出生。

祖籍山西省长治市。

他的父亲李处耘,是赵匡胤的心腹爱将,官拜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是陈桥兵变、大宋开国的重要参与者,曾经创下了两天收服荆南,十天攻占湖南,生擒高继冲、周保权两位国君的战争奇迹。

李处耘

二、明德皇后

李继隆的妹妹,美貌贤惠。

经宋太祖赵匡胤撮合,嫁于晋王赵光义,为晋王妃。

公元976年10月20日夜,赵匡胤病逝于皇宫万岁殿。

赵匡胤

赵光义在赵匡胤灵前继位,赵光义就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李继隆的妹妹被册封为皇后,史称明德皇后。

李继隆自幼在军中长大,直到妹妹成为皇后,才获得单独领军的机会。

赵光义

三、一人承担

公元979年9月,辽军大举进攻宋朝。

赵光义从开封派出特使,专门给前线每一位将领送来了阵图。

阵图要求将宋军分为八部,以应对辽军进攻,并诏令众将必须严格按照阵图用兵。

面对浩浩荡荡杀来的辽军,赵光义竟然要求宋军分兵,众将都感到不可思议。

阵图

右龙武将军赵延进说道:“陛下将我们派往边疆,就是为了打退辽军。如果我们遵照阵图分兵,岂不是给了辽军各个击破的机会?我们应该集中兵力,与辽军一战。这样虽然有不遵阵图的罪名,却总比丧师辱国好得多!”

殿前都虞侯崔瀚冷冷地说道:“如果不按照阵图用兵,战败了,怎么办?”

如果战败了,那可不仅仅是不遵阵图了,而是要承担不遵诏命、丧师辱国两重罪责了。

众将都默不作声。

李继隆

这时,李继隆站出来,说道:“用兵应该根据战场变化而变化,怎么能在千里之外,不根据实际情况而指挥大军行进?你们尽管合兵一处,与辽一战。违抗诏命的罪行,我一个人承担!(违诏之罪,继隆请独当之!)”

众将都知道李继隆是赵光义的大舅哥,深受赵光义信赖。

于是,迅速合兵一处,大败辽军,斩杀万余人,俘获辽国大将三人,获得战马一千多匹。

赵光义

四、君子馆之战

公元986年冬,辽军倾巢而出,进攻宋朝。

辽国第一名将耶律休哥担任辽军先锋,进攻河北省河间市。

耶律休哥

当时,奉命抵御辽军的是刘廷让和李继隆。

面对兵临城下的辽军,刘廷让对李继隆说道:“我先率军两万迎敌,你率精兵五万在后,一定要迅速支援我!”

李继隆答应了刘廷让。

刘廷让

刘廷让和耶律休哥激战于君子馆。

双方都死伤惨重,辽国的援兵源源不断地赶到,却始终不见李继隆率军前来支援。

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只有刘廷让在数名亲兵的护卫下逃了出来。

辽军

五、军中孬种

事后,刘廷让得知就在他率军和辽军激战的时候,李继隆放弃河间市,撤军了。

刘廷让找到李继隆,痛骂道:“孬种,说好的支援呢?我率军和辽军激战数日,援军呢?为何不见一个援军?两万大军,全军覆没,即使你是天子近亲,你也不能临阵退缩,贻误战机啊?”

李继隆默不作声。

李继隆

刘廷让向赵光义告了状。

赵光义命人将李继隆抓回开封,亲自问罪。

李继隆说道:“辽国倾巢而出,援军兵力超过二十万,而臣手中只有五万大军。并非臣不愿救援刘廷让,实则臣一旦救援刘廷让,反而会将这五万大军也葬送在君子馆。因此,臣当机立断,率军回撤。”

赵光义没有处罚李继隆,也没有追究刘廷让战败的罪责,而是加封了刘廷让的官爵,以示抚慰。

赵光义

结果,刘廷让为君子馆惨败耿耿于怀,以绝食抗议赵光义的不公,最终绝食而亡。

李继隆则被人骂为“军中孬种”,独自承受着各种非议和白眼。

李继隆

六、易州

公元988年11月,辽军再次大举进攻宋朝。

易州,驻扎着大量宋军,而且他们的家人都在城中。

卫国,也是保家,因此宋军的战斗意志空前旺盛。

易州城内的宋军

然而,就在辽军进攻易州之前,李继隆命宋军移防定州。

众将都劝阻李继隆不要这样做,李继隆微微一笑,并不解释。

最终,易州被辽军攻破,宋军的家人们都被辽军掳走。

攻城的辽军

七、迎敌

之后,辽军乘胜进攻定州。

赵光义派出太监林延寿,手持诏令:命李继隆据城死守。

宋军则群情激奋,纷纷向李继隆请战:请求击败辽军,解救家人。

李继隆

李继隆看士气已经达到顶点,对林延寿说道:“军中的事,还是由军人做主吧。之前,我之所以不在君子馆战死,为的就是今日报效国家。”

然后,率全军出城,主动迎击辽军。

八、唐河大捷

两军在唐河相遇。

冲锋的宋军

宋军发了疯般地冲向了辽军。

辽军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易州掳走的百姓,对宋军有多重要?也不明白宋军打仗为什么会这么拼命?

而宋军知道,一旦不能击败辽军,他们的家人都将被掳至辽国做奴隶,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

为了家人,即使战死也是值得!

最终,宋军取得唐河大捷,斩杀辽军一万五千余人,缴获战马一万多匹。

唐河大捷

李继隆,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他不是一个仁慈的人。

为了战争胜利,他敢于把名声、慈悲都放弃。

李继隆

九、耶律休哥

公元989年7月,耶律休哥率军三万再次进攻宋朝。

耶律休哥

李继隆一面正面硬抗耶律休哥进攻,一面命大将尹继伦率领两千精锐绕到耶律休哥身后,伺机斩杀耶律休哥。

深夜,尹继伦率军到达耶律休哥帅营附近。

当时辽军警戒很严。

尹继伦

一直等到第二日天明,辽军吃早饭的时候,才放松警戒。

尹继伦趁机杀入耶律休哥的帅帐。

耶律休哥身中一刀,胳膊差点被砍掉,丢下大军,仓皇而逃。

这是耶律休哥第一次在战场上逃跑。

耶律休哥

之后,李继隆全面反击,追杀无人指挥的辽军数十里,取得徐河大捷。

两次大捷后,辽军再也不敢进犯宋朝。

宋辽两国出现了整整十年的和平。

宋朝人都尊称李继隆为:“宋之卫青!”

卫青

十、宋真宗

公元996年,李继隆率军征伐西北,擒获了西北党项首领李继捧。

之后,李继隆被任命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执掌禁军。

妹妹是皇后,李继隆执掌禁军。

他们达到了宋朝外戚的巅峰,拥有了改朝换代的能力。

明德皇后

公元997年5月8日,赵光义病逝于皇宫万岁殿,享年五十九岁。

明德皇后提议废黜太子赵恒,改立已经发疯的楚王赵元佐为太子,以继承皇位。

宰相吕端据理力争,并表示赵光义对他们兄妹早有防备,劝明德皇后、李继隆不要轻举妄动。

赵光义

最终,太子赵恒登基称帝。赵恒就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

宋真宗继位后,李继隆被解除兵权。

宋真宗

十一、是非功过

公元1004年,明德皇后病逝。

明德皇后

同年,辽军大举南下,澶渊之战爆发,李继隆跟随宋真宗亲征辽国,他总揽全局,排兵布阵,多次击败辽军。

公元1005年3月17日,李继隆病逝于开封,享年五十六岁。

宋真宗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号“忠武”。

李继隆

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李继隆并不是一个好人。

明明和刘廷让有约定,却背信弃义,果断撤军,任由刘廷让统率的两万宋军被辽军屠灭。

为了战争胜利,主动调离易州的守军,让宋军的家人被辽军掳走,以积攒宋军的愤怒。

但是,就是这么一位不折不扣的坏人,却避免了君子馆之战宋军更大的损失,为宋朝赢得了两场大捷,创造了宋辽边境十年的和平。

自古“仁不掌兵,义不行贾”,李继隆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李继隆不是个好人,但是他却是北宋名将。

他击败辽军,保卫了宋朝,保护了千千万万的大宋百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前言·】—— 在蜀汉立国历史中,有人称魏延为蜀汉的战功大将,也有人认为他有着“反骨”,魏延不...
原创 蒙... 成吉思汗的威名,全世界都听过,但 如今的蒙古哪还有当初那样雄霸的气势,可它却依旧敢十分猖獗的说,全世...
原创 古... 公元1626年,明清战争史上著名的战役——宁远之战爆发。经过两日的激战,守卫宁远城的明军击退了6万后...
原创 湖... 她是地球表面最色女贪官,也是湖南人的启耻之辱,她陪睡40多名高官,从一个仓库管理员升到了副厅级,短短...
原创 真... 明明手握十万精兵,却投降给了一个手无寸铁之人,还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了此人,真定王刘杨的决策让不少人摸...
原创 斯... 每个父亲都会把自己的女儿视为珍宝,会把她宠上天,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斯大林最爱的人是谁,恐怕就...
原创 1...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中华大地,便迎来了长久的被外来侵略殖民、压迫的暗黑岁月。 为了恢复天清地明,...
明十三陵规模最大陵寝将修缮,市... 作为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明十三陵长陵将迎来修缮。最近,市文物局公布其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方案...
原创 朱... 世人皆知朱温是五代十国开国皇帝朱全忠,却不知在他称帝之前,曾是黄巢麾下最得力的大将。唐中和二年,当朱...
原创 波... 日前,波兰总统在接受Wprost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德国一样,必须为二战向波兰支付赔款。他给出的理由...
西安一高校发现70年前珍贵笔记 近日,长安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档案中发现了一本珍贵的川藏公路公路勘测笔记,这本笔记由长安大学张雨化老...
原创 杨... 众所周知,彭德怀元帅是一个相当节俭无欲则刚的人,他最反对吃喝之风。谁要是请他吃顿饭,必须非常小心谨慎...
原创 袁...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经过软禁副总统黎元洪、解散国民党、废除《临时约法》、取消国会、削兵权、军...
到博物馆叩响平潭历史之门 要想了解一座城,不妨从一场说走就走的“Museum Walk”(博物馆漫步)开始。 近日,记者走进平...
占卜后的甲骨如何处理?(了不起... 讲解员:贞人宾 《礼记·曲礼上》记载:祭服敝则焚之,龟策敝则埋之。经过占卜后的甲骨即使没有任何用途,...
原创 李... 作为民间守门神,画报上威风凛凛的形象跃然纸上,那便是叔宝和敬德。敬德姓尉迟,名恭,他和秦叔宝,是家喻...
原创 胡... 1949年,胡适离开了大陆,离开前做了两件事,让毛主席对他彻底失望。 在胡适决定离开中国大陆之前,...
重大考古发现!山东这个遗址,主... 根据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经过比对证实,青岛琅琊台遗址主峰的“大台”主体是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此考古...
原创 统...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抗日战争如同一道深刻的烙印,它不仅重塑了国家的命运轨迹,更在一辈辈国人的...
原创 虽... 前言 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在医疗条件相当有限的几十年前,毛主席他老人家能健健康康地活到了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