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考古揭开夏朝的神秘面纱
迪丽瓦拉
2025-06-15 00:04:27
0

中国悠悠历史上下5000年,在这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24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代表着旧的政权不再适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一切的开始都有一个起源。

夏朝,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个王朝,也是人们在学习历史时,翻开书本首次接触到的王朝。而被记录在史书中的夏朝,却存在着许多争议。

夏朝存在的真实性有待考察

夏朝,一个公认的王朝,早已扎根在人们的脑海中,但是经过考古发掘,学者们却并未发现有关夏朝存在的器具,就连紧接着夏朝出现的殷商时代。

其出土的文物中也没有任何证明着夏朝存在的东西,这一点无疑不挑战着夏朝是否真正存在,学者们也进行着争议,各抒己见,步入僵局。

翻阅资料,我们能够查到夏朝帝王之间的传承和各个历史事迹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但仅仅有记录是不足的,学者们无论如何都挖掘不到有关于夏朝的器具,所以在器具上面,无法得到夏朝是否存在的有力证明。

文字能够记载朝代更迭和历史大事件发生,文字也能够证明一个朝代的存在和让我们探究到当时的朝代的风俗习惯和发生的大小事情。

但是在考古夏朝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其实这也是有迹可循的,商朝甲骨文依靠着龟甲记录,而龟壳能够在厚厚的土壤中存续至今,当人们挖掘时,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的文字。

但是比商朝更早出现的夏朝,也许当时人们选择的载体不容易保存,经过土埋和水浸,早已腐烂不堪,因此当如今的考古学家们再去挖掘时,只剩下一丝叹息。

良渚——一座与夏朝存在着密切关系的古城

良渚古城—一座距今5000余年的古建筑,象征着我国文明灿烂的开始。良渚遗址申遗的成功,是对西方怀疑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有力一击,也是对夏朝存在的一个佐证。

无论是从时间这个角度,亦或是从地点这个角度,都能肯定良渚文明与夏朝之间存在着不可切断的联系,他们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呢?

这还要等到我国考古学家进行更深层的探究之后才可得知。

良渚文明发现于我国江浙一带,沿海地区从古至今的发展都是相当可观的,通过史料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的良渚文明十分的繁荣昌盛,人们居住的环境舒适,武器装备先进且数量多,农业的发展也非常发达,种种迹象都象征着良渚文明的强大。

但是这么一个繁荣的文明,又怎么会在突然之间就消失了呢?

专家学者们有以下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良渚与夏朝之间经历过战争,它们是对立的关系,良渚文明的覆灭就是在与夏朝的战争中失败,从而被夏朝政权和人民取而代之。

经历失败过后,良渚的人们不得不搬离居所,因此良渚文明突然消失;第二种看法是良渚文明当时经历了巨大洪水的淹没,在学者探索良渚遗址的过程中,也确切地发现该遗址现场有被水冲刷过的痕迹。

在此之间,一个科研小组在探究良渚遗址的时候,发现该遗址下方存在着水下洞穴,这一现象的发现,印证了良渚文明的突然消失确实与巨大洪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证明着良渚文明与夏朝的存在有关系,良渚文明的消失,新的朝代的强盛崛起,在吸取良渚文明的经验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

二里头遗址的惊艳出场,揭开部分神秘面纱

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在河南偃师,由徐旭升团队发现,他们从北京一路到了河南、陕西进行挖掘开发。

这一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夏朝的存在,让当时的学术界重新焕发生机。在如今的学术界内,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早已成为共识。

开始之初,二里头遗址被学者们统一认为是属于商朝的都城,但是在后续的开发中,这个理论被推翻了,二里头遗址其实是属于夏朝。

通过考古的地理位置,学者们推测出二里头遗址是距今3500年左右,这与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的时间较为符合,而且二里头遗址在河南区域,也与夏朝的活动区域相吻合。

二里头遗址中有着王朝应拥有的制度和规模,在此遗址中有缜密的管理体制和发达的文明,这些都是一个王朝所该拥有的存在。

而在二里头遗址中,也有待挖掘的文明。“无字天书”就是其中一个,考古学者们不畏惧飞扬的风沙,潜心扎根在考古的行业中,同时进行着长期的计划,要将二里头遗址的价值完美的开发出来,向西方国家证明我们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有源头的切实存在。

史书是历史的载体,亦是最有力的证明

文献的记载何尝不是一种证明,史料的记载都是由人们考察和翻阅资料过后才进行书写的事实。

西方学者们质疑夏朝的存在是因为没有夏朝出土的文物,但是国内外文献上的许多记载,如今都无从考证,就如汉武帝在临终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最后一个眼神看向了哪里,这如何去考证,这是完全没有办法去做到的。

西方学者质疑司马迁的《史记》的真实性,也质疑商朝的文明。但是当中国考古学家们挖掘出了殷商甲骨文,其内容也与史料记载相符合,这就说明了史料的真实性。

或许记载中的东西以目前的技术无法被挖掘,但是随着考古技术的发展,它们终会有一日重见天日,西方学者们也无法再提出无意义的质疑。

考古挖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们要学会等待,给夏朝这个初始的王朝一点时间,历史尘封,黄沙埋土,终有一日我们会等到它们破土,结束争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近山扬言要抓五千美军俘虏,韩... 抗美援朝战争中,王近山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他就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
原创 一... 现在的抗日神剧其中的很多地方真的是夸大的让人不能相信。但是在我军的抗战历史上,确实有那么一位老英雄。...
原创 南... 张俊和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人并列中兴四将,但是在岳飞的墓前却跪着张俊。这位本来算得上功臣的人怎么会...
成都一袭汉服课堂科技有限责任公... 隋朝承北周统一北方之余威,终结了南北朝旷日持久的对峙格局。唐朝绵延近三百年,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出兴起...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里,众多人物的死亡时间与原因都是和历史对不上号的,其中原因很多,待我细细讲来。 第一种...
原创 中... 历史总以一种难以改变的,如同陀螺式的向前运动,并在这种运动中让每个王朝都在相应的定律产生、发展、强盛...
原创 1... 前言 小学课本中,有一篇名为《难忘的泼水节》,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 这篇课文的内容主要讲述周恩来总...
巴拿马运河:历史不容抹去(三)... 新华社巴拿马城12月26日电 “不做美国殖民地,运河是我们的,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不属于任何别的国...
原创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伯乐赏识千里马的故事,像是西周时期,钓鱼的姜子牙被文王赏识,委以重任。全国解放...
原创 毛... 毛主席提出过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口号,叫“为人民服务”。 可以说,毛主席的一生,都在践行这句口号,他做...
中华民国十七年贵州银币一元 中华民国十七年贵州银币一元,是一枚承载着丰富历史内涵与独特艺术魅力的银元,它不仅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的...
湖北省博物馆将“上新” 展陈文... 武汉12月26日电 (记者 梁婷)湖北省博物馆即将“上新”,媒体记者26日进行集中探访获悉,湖北历史...
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手稿文献展在... 今年适逢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上海社科大师吕思勉先生诞辰140周年,为传承和弘扬大师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
原创 越... 越南的北部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纳入中国版图。就民族来说,越南的主要民族京族,就是中国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
原创 赵... 《——【·前言·】——》 宋高宗赵构,退位后过得相当滋润——每月生活费高达4万贯,足以让他过上无忧无...
星球研究所:二里头遗址会是夏朝... 【文/星球研究所】 距今4000年前的一天,传说中的英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催促他脚步的是一场前所...
2024年 我们探索历史的进度...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从高原上的秘境,到熙攘的市中心,从山野中,到河道里,历史埋藏于此,是前人存在过...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李敬业兵伐武氏,骆宾王草起檄文 斯时,长安无主,乃命刘仁轨为西京留守。刘仁轨以衰老辞,且...
原创 如... 战争从古至今都存在,有时候,战争会使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消失,而被取而代之,这也是在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发展...
原创 完... 1161年12月,金朝皇帝完颜亮兵败采石,接着在瓜州被部下所杀。此时金朝国内政局动荡不安,金世宗完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