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王朝史中基于人性的九个定律
迪丽瓦拉
2025-08-18 16:03:34
0

历史总以一种难以改变的,如同陀螺式的向前运动,并在这种运动中让每个王朝都在相应的定律产生、发展、强盛、衰落,然后就是灭亡,难以打破。而且这些定律是你难以避免的,总是从细小处生发长大,影响国家的存亡。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用象牙筷子吃饭,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玉碗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如此推演下去,就是有一个好东西后,你就要有其他的好东西与之相配,最后的结局只能是骄奢淫侈,腐败而亡,赴火而死,让帝王们都得了大头症,在看似一个个正确的决定下,走向死亡。

第二定律 兔死狗烹定律。

这本也是一个常识,养狗的目的就是为了抓兔子,弄良弓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猎,那么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太正常与现实的事了。帝国们当初礼贤下士,忍辱负重,宽容你的种种毛病与缺点,就是为了让你帮他打天下,就是为了让你给他卖命。天下打下来了,你的那些军事才能,你的智谋,你的胆量就会让帝王害怕,你可以是我的工具,也可以是别人的工具,所以要良弓藏,走狗烹。

第三定律 包围中心定律 。

这个世上凡事都会有中心,不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个团伙,一件事情,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中心的。而在每一个中心都会有相应的权势、金钱、名声、珍宝。有这些东西身边便总有包围的人们,权力利益越大越是围得水泄不透。

这种包围就是围绕着权力,围绕着金钱,围绕着名声,而且权力越大,金钱越多,名声越响,这种包围越来越厚,越来越严实,最后把中心全给蒙混了,让处于中心的人物与底层相隔,与真相相隔,与常识相隔,而让处于中心者近乎昏庸,几成傀儡。所以才有面对无粮吃的老百姓会说何不吃肉的帝王,面对经济下行的局面,才会有让老百姓出租店铺赚钱,开自己的车加入滴滴打车赚钱的专家。

所以在包围中就会出现越高贵越愚蠢的情况,不是他们本身愚蠢,而是他们在包围中活在另一个世界。

第四定律 敌戒定律

这个定律其实讲的是人的惰性的。惰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如水就下,向上总是很费劲的,总是很吃力的事,而就下就容易的多了。所以人失去了外部的压力,内部自然就腐化。所以,于国家未闻边塞号角,就会但见歌舞声,所谓忘战必危,可长时间的和平,真的会让人忘记战争的。同样,于个人生在安乐窝就很容易腐化堕落

第五定律 朋党定律 。

一个人立于社会,并非是孤立的,在他的周围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的社会资源,也构成一个人生存的依存。所以就把中国社会带入宗法社会,熟人社会。所以就会有小圈子,小团伙,就会形成朋党,就会自然的结成利益集团。所以于普通人你办事时,首先想的是找个熟人,寻个关系,而与当政者也自然会任人唯亲,因为只有亲了我才了解,只有亲了才是自己人。当个人的发展同这种社会关系有关时,谁也就无法避免陷入朋党中。所以在官场站队是错误的,但不站队就更错误。

第六定律 黄宗羲定律。

所谓“黄宗羲定律”就是历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过“并税”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农民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益加重。黄宗羲称为“积累莫返之害”。要建设有了项目办,要搞文明就有了文明办,要抓金融有了金融办,要减轻学生负担有了双减办,要冶理大气有了大气办,要脱贫攻坚就有了扶贫办,不说这些改革的目的,单单这些改革想法一产生,从人员机构的增加上,就走上了黄宗羲定律。

第七定律 五世而斩定律。

这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一个“富不过三代”的转换问题。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个有本事的人,通过努力,功成名就,有个好位子,有份家业,本想着千秋万代的传下去,可过不了五代就消失了。这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情,父辈们都想打下一片江山,好给儿孙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可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有利的一面时,也有不好的一面,会让人坠入象牙筷定律中难以自拔,而结果就是一代不如一代,直至五代而亡。按理说帝王家儿孙们的成长环境最好了,可为什么很难有第一代帝王们的雄心和才能呢?不是帝王的父辈们不想,而是走不出这个怪圈,想给他的好的成长和教育,可给了好的环境和所谓教育时,也就把最负面的一面也给子女了。所以我们的王朝只能存在一两百年,比普通人家的五代能多一倍,基本上十代而已。

第八定律 权大欺主定律。

“功高盖主”到“权大欺主”是中国古代政治学最大的课题之一。于一个帝国如此,于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其实也是如此。所以斗争总是不断,总有千万种形式。这种 “权力结构的不稳定性”,发展的方向,其实就指向那个普通的常识,谁打江山谁坐江山。功高盖主,说的就是天下不再是主打下来的,不是主守住的,而是臣下打下来的,所以分权进而取代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就需要权谋,需要术势来把控这些人。功与权都与主相结合的最好时,就是权力最稳固时,功权与主没有结合在一起时,就是动荡的开始。

第九定律 皮毛定律。

这个定律是讲给知识分子的,就是士大夫们。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变成了“毛”,总要把所学货于帝王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帝王家不在了,那所学的货就没用了。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千年之病,千年之痛。

细想这些定律的事,其实都是人性之常识。

大体说来,可以概括起来就两点,一个就是谁打江山谁坐,谁付出谁收获。另一个就是人性有向下的一面。能舒服就一般不会选择不舒服,能享受一般就不会选择不享受,能得利一般就不会选择不得利;简而言之就是能躺就不会坐,能坐就不会站。并且这种人性向下,还表现在向下使力上,所以压迫总是向下的。

王朝的历史纷繁复杂,但这些定律基本把大多数内容与变化就包括尽了,太多的东西都在这种常识中,并没有多少神秘,细微的变化,比如权谋的影响有,可以让一次危机化解,可以让一个要灭亡的王朝多存续些时间,但基本改变不了大局和走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在抗日名将之中,有王耀武的一席之地,毛主席就曾让人转告王耀武,说:“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
赵崇云分享:《金字塔之巅:古埃...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法老的国度6 上海博物馆特展系列 赵崇云分享 2024年7月17日,上海...
原创 战... 要想了解更多方面的精彩内容,就来关注我的头条号,金哥等你哦。 大家好,这里是紫金城之巅的《历史故事汇...
原创 明... 在明代历史上,有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就是严嵩。戏曲和其他文艺作品都刻画过他谄媚君王、仗势欺人的奸佞...
原创 邓... 1983年,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一上任,就有一位老将军向他请辞,邓小平摇着头感叹道:“军...
中国考古新发现打脸人类非洲起源... 近日,中国考古领域传来一则重磅消息,安徽华龙洞遗址公布了意义非凡的重大考古成果。经证实,生活在距今 ...
地处偏远的吴国为何会成为春秋时... 《吴越春秋》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国一个名叫干将的工匠善于制造宝剑。干将把“铁精”和“金...
原创 平... 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对吴三桂的反叛余孽进行了有序而明智的处理。他采取了惩治首恶、宽宥协从的原则,...
大V评论:江西赣州三溪乡三次弃...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法家思想奠基者,韩非子的老师荀子曾说: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
原创 从... 春秋、战国延续了500多年,期间出现了齐桓公等众多霸主,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些霸主的共同点,然后引用...
原创 李... 1989年,老革命李井泉因病去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因为“调粮事件”备受争议,一世英名几乎毁于一...
朱元璋为什么离不开马皇后?不仅... 创业之基石 因为女性的身份,马皇后在正史中的记录并不丰富。只在《明史》《明书》等史书中有详细记载,目...
原创 揭... 她是“先有公主,后有大唐”的,大唐第一公主,率领一骑娘子军打下了李唐的半壁江山,成了中国古代唯一一个...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一次刘备兵败,刘关张三兄弟各自下落不明。其中关羽被曹军所围。因曹操爱关羽之才不忍强...
原创 谭... 在《志愿军英雄传》和《抗美援朝英雄纪念集》中都有记载过一位英雄:在金化东南三九零高地狙击敌人的过程中...
原创 晚... 序言 1863年12月6日,苏州太平军势力决定归降清廷,李鸿章作为主事大臣在苏州设宴迎接太平军的八大...
原创 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魅力的人物。他的经典语录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
原创 晚... 盛唐至晚唐:诗歌之巅峰与思辨的辉煌 诗歌文化在唐朝时期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巅峰,从初唐到晚唐,伴随...
原创 毛... 1948年初,国民党军队在东北节节败退,不得不龟缩在长春等几个大型城市中,蒋介石对此心急如焚。 为了...
原创 唐... #深度好文计划#隋朝覆灭,乱世纷争,群雄逐鹿,谁将成为这风云变幻中最为璀璨的星辰?在这个动荡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