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古代漠北在归统沙俄以后,再也没有动乱了呢?
迪丽瓦拉
2025-06-17 02:03:03
0

原因只有一个。就因为沙俄率先掌握了火枪,并在大规模推广运用下不断发展,然后武器发生了代差,彻底破了骑射,让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们一下就废了武功!

火枪火炮齐射下,骑射武艺变得一无是处,再没有了威力。

一个从未练过武艺,只训练了三个月的火绳枪手,依托坚垒,在七十步内从容瞄准,手指一扣扳机,就能一发击杀了一个自幼弓马娴熟、身披二重铠的百战骁将。

如此一看,游牧民族岂不就是武功尽废?曾经骁勇无双的草原骑兵勇士,理所当然就成了火枪时代的渣。

而明朝时,中国几与世界同步掌握了火枪火炮,枪炮也大规模进入了明军装备序列中,在戚继光麾下的明军部队中,火器与冷兵器编制比例曾高达五比五。

但可惜的是,因为文贵武贱的文化缺陷,加上极度腐败,大明不但没有制度化的推广发展火器,还让领先于时代的火器,极其窝囊的败给了骑射。

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一下:

如果明朝万历、天启时代,能改革军制,根据《练兵实纪》中的操典,把戚继光对火枪火炮的运用之法当成明军标准训练大纲,然后推广全军,那就必定引发推动新技术革命。然后,明军就会与同时代欧洲火枪化军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那样的话,骑射与铁甲重骑在明军面前也会变成渣,世上再不会有满蒙八旗出现。当然也不会有清朝了。

中国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漠南漠北与中原历代王朝的战争史。

数千年来,蒙古高原的大漠南北、东西,剽悍的草原骑士一代又一代兴亡更替,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女真等等,称呼一变再变,唯独骑兵纵横驰突、来去迅捷如风的特性一如既往。

在中国历史上,这些部落青壮人人皆为合格骑兵、人人自幼便以弓马为伍的民族,犹如高悬在中原王朝头顶的一把利剑。

从先秦至五代的二千年间,中原王朝的尚武之风浓烈,军功列为国家功勋之首,良家子可凭军功入仕。

这时候,中国的中原王朝大多数时间,是震得住塞外及漠北的。

论打仗,如果结阵野战,中原军队凭着坚甲利兵,与严整的阵形与士卒军功激励之下的敢战、求战欲驱动下,是从来不怕与漠北骑兵正面对决的!

但是,中原马不及漠北马。

骑兵天生不足,机动性始终不及。

一旦深入大漠,后勤线拉得过长,就会吃败仗。

所以,就算强盛如汉唐的大扩张时期,也只能屯田驻军去掌控西域、漠南,却始终难于彻底平定漠北。

历代王朝无法长驻漠北,基本就是以下两个原因。

(1)漠北,顾名思义为大漠之北,隔着大漠。

汉唐有大举远征漠北的能力,却很难长驻漠北。就因为中原军队士卒难适应漠北寒带气候,还有后勤补给线漫长。

大军驻扎没有办法去有效维护好横越大漠的、漫长的补给线。

(2)

汉唐虽兵甲占优,但仍然是冷兵器对冷兵器,武器没有代差。形不成摧毁性、碾压性的优势。

而驻兵少了,就难以震慑漠北。

所以,中原强盛,漠北称臣;中原虚弱,大漠南北则趁虚作乱或趁势入寇,就成了规律。

而沙俄进入了火药武器时代,在武力上形成了震撼性的碾压。

曾经为蒙元钦察汗国治下的沙俄,不缺骑兵,也有优良马种,一路东来,与蒙古高原间没有大漠隔绝,后勤便利性胜于中原。

沙俄更能适应寒冷气候,这是很关键的。

挟火枪火炮之利东进的沙俄,几百人兵民兼有的小队伍,只要弹丸火药充足,就能步步为营的逐渐推进,像钉子一样钉在一处,建立一个又一个屯堡。最后便形成了统治。

而骁勇善战的漠北骑士在火绳枪列队齐射面前,基本就是一边倒的挨打局面。

武器的作用。

总而言之,武器虽不是万能的。

但是,武器一旦形成了代差,再将先进武器运用得法之后,形成的震撼性威慑,可以摧垮千百万人的扺抗意志,再剩下的,那就只有臣服了。

信与不信,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鸦片战争之后,西洋凭数千之众凭枪炮之利,能在中国横行万里,打得八旗精兵胆战心惊,咸丰帝弃京出逃等等。从此洋人在骑射立国的大清,活成了洋大爷。

曾经横扫天下的大清都这样了,如此看漠北诸部,除任人宰割,又还能怎么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六条箴言,成就了富甲天下的明... 晋商,通常指的是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是中国五大商帮之首。(晋商、徽商、浙商、闽商、鲁商)历史上...
原创 日... 引言 提起日本,就绕不开近代史上那段血海深仇。但你知道吗,与侵略战争为伴的,还有对中国农村的深入调查...
朝鲜军人:近战之威,荣誉之光 朝鲜军人:近战之威,荣誉之光 在战争的硝烟中,朝鲜军人以其近战优势,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他们如猛...
原创 赵... 赵匡胤兵变当皇帝以后,面对柴荣漂亮的老婆,他是如何处理的 世人皆知赵匡胤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夺得天下,...
原创 红... 1930年6月,根据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精神和中革军委的指示,红5军与红8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
原创 国... 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出现了很多为国洒热血的英雄,邱清泉就是其中一位。 虽然他身在国民党,但是在昆仑关大...
原创 尼... 国际局势下的中美外交转折 1972年2月,一场改写中美关系历史的访问在北京展开。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
蒋维崧︱我认识的胡守为先生 我是华东师大历史系1977级的本科生。1982年初毕业时,系里将仅有的一个出版社名额给了我。我正好在...
原创 2...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可以说是拉开了二战的序幕,而在此之前,日本展开了一个名为“渡日”计划,也被俗称...
原创 赵...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赵云无疑是一个耀眼的存在。他一生从未尝过败仗,被誉为“常胜将军”,其英勇事...
原创 林... 三国时期,魏国曹丕在《典论·论文》当中写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原创 张... 三国中,张飞和赵云同为顶级猛将,结果张郃不惧张飞,却非常害怕赵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赵云做了什么? ...
原创 张... 引言: 世人皆知张学良少帅年轻有为,却不知在他年仅27岁时,就做出了一个让自己终身后悔的决定。192...
原创 秦... 《——【·前言·】——》 提起秦始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千古一帝”,可他的“狠劲”不仅用在统一天下,...
原创 武... 文/黑色呆鱼 民国时期风雨如磐,社会动荡,但依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奇人奇才,今天要说的这位有着双重的身份...
原创 肖...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敌我双方态势的变化,我军在1949年前后对全军进行了整编,先后成立了16个兵团,分...
原创 日... 1945年9月27日,日本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刊登着同一条新闻,与洋洋洒洒的长篇报道相比,封面的巨幅...
原创 张... “岁月如梭,英雄辈出。”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其中有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如...
家族在太平天国战后重建中的作用... 太平天国战后,宜兴荆溪逃难外地的人口陆续归乡。面对人口散乱、田地荒芜、经济衰颓的情形,官府、士绅和各...
原创 宋... 前言 在各种宋朝背景的影视剧中,人们都能看到朝廷官员们总是头戴一顶脑后横着两根长长的“棍子”的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