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为何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
迪丽瓦拉
2025-06-18 06:33:15
0

周朝之后的中国皇帝被称为天子,这个称呼之中其实是有着多重含义的。表明周人的统治权是从上天哪里获得的,而当今史学界之中也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就是说商朝的纣王是人族之中最后一个人皇,这种说法明显就是洪荒流小说的后来居上,不足以作为历史证明的一个根据所在,而在周朝取代商朝的时候也是出现了一个很离奇的说法就是周武王的进攻部队距离主战场已经不足五百里,知道了情况的商纣王依旧将自己的主力部队带向了东夷战场,这到底是一场阴谋还是历史的篡改?

商朝的军事防御体系

从后世的新王朝宣传之中我们经常看到对于旧王朝的描述一般都是旧王朝到了非取代不可的地步了,这才出现了很多主动的农民起义,百姓不仅仅是吃不饱饭了,而是吃不到上食物了,天灾在中国各地发生,各种起义和反叛接二连三的发生,这才有了新王朝开国之君的踊跃出现,这种记载最先开始的应该是周代。

商朝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这个朝代之间所做的最主要的两件事情就是祭祀和打仗,在从商汤开国的时候开始一直到后面的帝辛亡国的这长达六百年的时间里面,商朝的势力都在不断的开拓,与其说商朝是亡于腐败和享乐,不如说是商朝这台战争机器摧毁了自己,战争促进了商朝的大繁荣,但也因为不可控的战争将商朝带向了灭亡。

商朝其实也是很得人心的,他们的都城周围至少是被五层力量团团包围并保护的,内部最为核心的力量当然就是商朝王帝辛自己的精锐部队,第二层则是商朝贵族的嫡系部队,第三层则是周围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戍卫部队,到第四层才是周边归化诸侯国家的部队,最外层则是一些地方上的小国部队,试问这样的防御体系和军队布置谁人可以攻打进来?

根据这样的情况来看,没得个十几万的大军真的还是捅不破商朝这种军事防御,首先五层防御之中的军队都是不同的阶级成分,就单独从概率学上来说的话,你去派遣说客劝他们投降,也不可能做到同时让五支军队同时投降啊!外层诸侯和内层的商朝贵族世代接受君王的恩情和财富,不可能为一个穷困的周人而背叛富裕的大商啊!那周人到底是如何捅破商朝的五层防御体系的呢?

周人的尖锐进攻

商朝军队之强大其实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他们的军队最远的时候曾经打到了如今的巴蜀地区,蜀道难再难也难不过商朝的勇士。湖北地方的三苗和诸多的蛮族都是被商朝精锐赶到了更南的地方去开拓,根据今天的人口数据统计,商朝末年的全国人口数据应该是达到了800万左右,商朝君王能够直接统治的军队也是不会低于20万这个数字的。

但就是这样恐怖的上古时代拥有着这样一支足以扫荡天下的部队的商朝军队却在周武王进攻的时候消失不见了,那个时候甲骨文之中记载的帝辛布置的五层军事防御体系就如同被抽空了一般,周人既没有遇到所谓的诸侯部队防御,也没有遇到城内的精锐和贵族联军,而是一群从监狱之中临时组建起来的犯人,结果就是临阵倒戈,周人轻松了赢得了这场国家之战。

这个说法很多地方都值得今天的我们去推敲,如果不是那个时候的周人在篡改史书,那就是那个时候的历史没有记录详细,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使得商朝都城周围的防御为之一空。周代的史书之中记载周武王的军队从牧野誓师之后五百里的路程足足花费了32天的时间才走到了商朝都城朝歌。

这五百多里的路程之中没有遇到什么百姓,也没有遇到商朝内诸侯军队的盘问,更没有什么孔子记载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那些主动来感激的老百姓,如果有的话,依照周人爱宣传的性格是绝对会去写,甚至会去夸大的,问题是一个迎接的人都没有,你让周人的史官怎么去编写,难道真的叫他在竹简上面写“喜迎王师”吗?

商朝戍守部队的去向

五层戍守部队的去向在周代的时候是一个闭口不提的话题,其实问题不是周武王这些人他们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们知道商朝精锐部队去了哪里所以闭口不提甚至专门的让史书记录者隐藏了这段历史,问题就是在于这段历史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开国的光荣性,认为他们改朝换代太过于“侥幸”,没有对前朝实施一场伟大的歼灭战。

基于这种考虑,不仅是周武王,很有可能周人的高层都参与到了这个决策之中,所以在史书之中对于这段历史则是闭口不提,时间线都显得比较突兀,帝辛一回来似乎就是面临着亡国的危机了,就连军队都没有地方使用了似乎只能接受自己失败的命运,然后自焚烧掉了豪华的宫殿和商代祭祀的高贵场所,周武王则是成为了周人和商朝平民共同歌颂的英雄,那么这样的历史真的正确吗?

说起这个戍守部队的走向就必须要从商朝的戍边部队走向和商朝的用兵方向开始说起,从商朝开国皇帝商汤开始,他们用兵的主要方向就是西方的羌人,到了中后期以后,商朝的用兵方向就是东方的东夷了,很多人在问为什么要对东夷用兵,攻打他们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你足够仔细的阅读和观察近代考古的历史的话你会发现商朝军队的主要两个特点一个是参与祭祀,一个就是参与打仗,这两件事需要的东西都有着巨大的差别,通常需要从不同的地方获取,就像商朝祭祀大部分都是使用的俘虏,而这些俘虏在商朝前期的时候一般都是来自于和西羌的战争之中。

到商朝中后期以后,这些俘虏的主要来源就是和东夷的战争了,祭祀需要的最主要物体除去祭祀所用的甲骨进行占卜之外就是要使用大量的青铜器物了,那个时候的中原根本没有生产青铜器所需要的大量铜矿,所以早期商朝用兵南方来掠夺金属矿物,用兵西北来掠夺祭祀所使用的奴隶,到发现东夷之后,商朝的君主发现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东夷不仅拥有大量的人口,也拥有大量的铜矿,所以从盘庚东迁之后的商朝改变了过去使用百年的西北,南方同时用兵的策略,而是将兵力收缩专心开发东夷,这样只需要用兵一处就可以同时获得过去用兵两处的收益,这么划算的战争何乐而不为呢?

西周野心由来已久

西周从季历时代就已经开始不老实了,季历的辈分很高,是周武王姬发的爷爷,因为他密谋开疆拓土的事情被崇侯虎报告给了那个时候纣王的爷爷文丁发觉,便直接派遣大军活抓了季历,然后将其处死,但他的儿子姬昌依旧是不老实,不仅不收敛,反而更加的猖獗,所以到纣王的时候也是将姬昌囚禁了长达七年之久,后来纣王走错了一步棋就是为了西部的战马放走了姬昌。

到周武王即位的时候,他的势力一度强大到可以和纣王对抗的地步,在他即位的第二年的时候,他就曾经到孟津和八百诸侯会盟。这种时候的纣王其实就已经知道了来自西方的军事威胁,不过的是东方的东夷也在叛乱,比西周更凶猛的直接起兵了,所以那个时候的纣王制定的战略就是先解决东夷,再解决西周。

史书之中有一个细节在周武王阅兵的时候发生的很明显,就是那个时候参加会盟的八百诸侯看到了士兵人数之多,一时间群情激奋的叫嚣“纣可伐矣”。对于当时的情况恐怕只有周武王和姜子牙等西周的高层才知道表面看起来威风凛凛的孟津会盟其实脆弱无比。

真正要遇到了商朝的精锐部队那就鸟兽散了,所以周武王在得知了前方军情和自己的实力之后决定撤兵威下一次做准备,但撤兵也要撤得漂亮,不然很有可能就会变成败兵,所以那个时候的周武王跟参加会盟的诸侯说自己还看不清天命到底有没有改变,这个时候不是讨伐的最佳时机,这里处理的就很好,直接使用天命未改将这些会盟诸侯忽悠回去了。

东夷和西周拖垮了商朝

其实这里的周武王应该是得到了重要的军事情报,那个时候并不是他们夜观天象知道了天命未改,而是前方周人的探子得知了纣王将部队紧急调回来了,或者说探子看到商朝都城之中的五层戍守部队完整无缺,这些证据都证明那个时间段的周武王即使是有了八百诸侯的支持也不敢和纣王硬碰硬,所以他选择了撤兵。

再到第二次孟津会盟的时候,周武王和其他诸侯的行军速度明显都快了很多,只用了六天的时间就从孟津到达了牧野,那个时候天空之中下着大雨,很多诸侯都以为这次周武王又要说什么天命未到,大家都做好了撤军下一次再来的时候,甚至就连军队之中的军事都说士兵感染疾病的比较多,请求撤军,但周武王却是在独力坚持。

其实这里根本不管什么天命的事情,那是因为周武王知道那个时间段的纣王已经将朝歌周围的五层戍边部队和精锐都调集到东方讨伐东夷去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周武王才不顾士兵的伤亡和诸侯的厌战情绪急速进军,他要乘着纣王主力进攻东夷的时候攻下朝歌,这样从名义上来说他也就灭亡了商朝了。

如果失去这次机会让他和纣王的商朝精锐部队直接正面对战一场的话他是永远都打不赢的。所以不是历史之中的纣王太过于昏庸,而是两线作战不是谁都能耗得起的,本来想击败了东夷之后彻底解决西周问题的纣王却最终失去了机会,而中国乃至于世界历史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雄败在了“两线作战”上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武则天晚年生活糜烂,却发明出一种制度,从唐朝沿用至今 文/渝适 提到我国有名的女性角色,武则天肯定不...
原创 她... 一提起公主,人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显赫的地位,作为皇帝的妹妹有着非常高贵的身份,但是人们应该很难...
原创 辽... 前言 “醒醒吧,大清早就亡了!” 上面这句话已经成为如今中文网络上的一个梗,常被网友们拿来 讽刺那些...
原创 原... 公元1549年春,闽浙提督朱纨被指擅杀96名涉嫌走私的福建百姓,愤而自杀。此后四百多年里,他一直作为...
原创 俗...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语言,艺术等等。从上古时期就有《礼》这种著作...
原创 原...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天策府众将,伏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一举将二人击杀!随后,又将...
原创 原...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
原创 关... 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间桃园结义的场景,只记得那时‘一无所有却有着同一个梦想...
原创 关... 三国时期:在这个人才辈出,战乱不堪的年代,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很多诸侯涌现而出,经过长年战争,曹操、刘...
原创 世... 纵观世界各洲同时期历史,南北美洲的社会发展比亚欧两洲缓慢太多,亚欧两洲早已发展到封建主义社会的时候,...
原创 刘... 汉朝建立后,刘邦按照功臣的功劳大小对他们进行了封赏。这一历史事件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功臣的排名,引...
原创 原... 李隆基为何会杀死自己的“盟友”太平公主?原来是因为这些原因! 大家好,这次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唐朝的历史...
新华社权威快报|政和八闽鸟被发... 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
原创 嬴... 前言 嬴政和刘邦,两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们的交缠命运成就了战国时期的辉煌。然而,一个有趣的历史...
原创 古... 古代史4大单挑奇才,2人厉害无比,2人力大无比。 我们知道其实在一般情况来看,每当是两军交战的时候,...
国宝画重点|这些文物藏着秦汉盛... 新年伊始 天津博物馆举办 “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 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 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
原创 蒙... 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蒙家无疑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家族。从蒙骜到蒙恬、蒙毅,蒙家三代人都在为秦国的扩展和...
原创 中... 引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惊才艳艳...
原创如此三国:三国中你知道的其...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三国时代是中国谋略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三十六计被广泛运用其中,在这之...
春运 一部流动中国的社会进化史 从1954年首次统计的2300万人次,到2025年预计突破90亿人次,春运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