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行军主要吃什么?汉朝的麦饭,宋朝的菜粥,明朝以后更讲究
迪丽瓦拉
2025-06-18 07:32:06
0

兵家有句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往今来,带兵打仗前首要之举是筹备粮草。军中无粮容易闹兵荒,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晃晃悠悠地上战场,皇帝不差饥饿兵说得正是此理。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兵士要身披重甲,手执精锐,腰佩利刃,若是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来保持体力,想要达到“兵贵神速”的状态简直比登天还难。

从军是项苦差事,自古以来没有多人自愿从军,大多是出于完成朝廷摊派的徭役目的,所以有句老话说“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生产落后、生活条件差的封建社会,从军入伍更是苦不堪言,抛开冲锋陷阵的风险不说,平时还要过着风餐露宿的乏味生活。古代军营生活中到底有多单调,日常饮食都以什么为主呢?

汉朝以麦饭为主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汉朝已经普及“五谷”种植,“黍、粟、麦、菽、稻”成为汉朝社会的主食。然而,粟稻都是相对珍贵的粮食,往往只有那些王侯将相拥有大量食用的机会。相比而言“小麦”由于适用于旱地种植,且种植历史悠久,面食应该是汉朝社会,包括汉朝军营的日常主食。

汉朝的军事重心一直以“边塞”为主,《说文·食部》中记载“陈、楚之间食麦饭日蜚”,说的是关东地区基本依靠食用麦饭为主。所谓汉朝“麦饭”实际上是用小麦粗粮烙出的面饼,汉朝的戍边将士基本上依靠它来维持生活。

唐朝军营“一兵一天一斗粟”的用餐标准

自古以来,军人戍边打仗所需的军粮,不以口感为首选,往往更加注重“易保存,能充饥”的标准来选择。众多粮食中,唯有粟谷最容易保存,唐史文献记载说,隋朝灭亡20年后,储备长安的存粮粟谷尚能食用。“粟”的俗称叫“小米”,唐朝的军人按照每天每人头一斗小米的伙食标准。一斗约折合12斤粮食,平均下来每个士兵一顿饭将吃掉4斤小米,咋听起来古人的食量很大。由于从事体力消耗的职业,再加上没有菜品供应,所以一顿吃4斤小米完全合情合理。

唐朝的军粮分配制度承袭秦汉,且在秦汉基础上有所增减。秦朝有着尚武,崇尚军功爵制的传统,规定军人早午饭各半斗小米,晚饭三升小米,加起来共一斗三升。汉朝的军营按月供应,每人每月发放二十九斗三升,相比秦朝减少许多。

宋朝的军营盛行做“菜粥”

宋朝是封建文明空前发达的历史时期,大量的陶瓷用具被应用到生活。在陶瓷盛行的影响下,宋朝军营流行做“菜粥”。“菜粥”叫普通的粥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用谷物和蔬菜、肉类混合熬制而成,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够既当饭有当菜,可以减少吃饭的时间。

宋朝之所以要发明“菜粥”,更多是迫于无奈。因为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宋朝,所面临的劲敌都是游牧民族,造成双方的兵种配置差距很大,游牧民族以骑兵对战宋朝的步兵,具有很大的机动性优势。迫于无奈,宋朝只好改变过去以“麦饭”为主的传统,用方便快捷的“菜粥”作为主食。

宋朝经济虽然十分发达,但多以商品经济为主。自从太祖至真宗三朝开放宵禁制度和允许海外贸易后,宋朝人普遍喜欢以经营买卖为生,所以宋朝的粮食储备没有前朝充足。这便使得宋朝的军人所能分配到的军粮更少。宋史记载,禁军月粮二石五斗,合每月二十五斗粮食。到北宋末年缩水到月粮八九斗,即便如此,还都是以糙米充好米,小斗便大斗。南宋末年时,朝廷经常无法正常供应粮草,将士只能面黄肌瘦,还得披着数十斤的重甲抵挡游牧铁骑。

明军吃烧饼,人发一串

明朝军队吃烧饼的传统,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因为朱元璋是穷苦草莽出身,对于烧饼有种天然的喜爱。明军所食用的烧饼,是在普通烧饼的基础上,进行打孔穿串,每人发一串背在行囊。

烧饼制作简单,只要有面和水,取来干柴烤制即可,又能够长期保存。闲暇之际,可以一次备好数日的烧饼,以备不时之需,这种军粮的制作方法很像是后来的压缩饼干。

另外,若是遇上战事,明军还有着特殊的军粮做法。以一石米为单位做成米饭,再除湿烘干运往战场。让将士用热水冲食,这种方法叫做“泡饭”。所以,后来东瀛人相仿明军的做法,发明出“方便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隋... 嘿,各位看官!你们听说过"九口大刀闹隋唐"这个梗吗?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江湖打打杀杀,而是一群顶级武...
原创 1... 前言 如果有一天,你的老婆拉着你的手,含情脉脉地说,她曾经是皇上的妃子,不知道你会有何感想?会不会伸...
原创 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青... 河南省西平县属于战国时期的韩国遗址,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这些遗迹不仅见证了铁...
原创 长...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惜花问酒:古瓶盛酒后簪花,花酒... 清代 郎世宁《午瑞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瓶,梅瓶,其是古器中至美者,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
原创 雍... 追比国库欠款的工作,正式开启,就田文镜的办事风格,欠钱最少的陈文盛差点被气到领了盒饭,欠钱最多的魏东...
原创 汉...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左... 在晚清时期, 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交织 。 在此严峻态势下,于大清的西北边陲,七万将士浴血奋战...
原创 雍... 清朝雍正皇帝一生以勤政著称,批阅了大量的奏折,仅收录在《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朱批奏折就有约35...
原创 重... 在三国乱世中,白门楼之战是一个令人唏嘘的历史节点。吕布兵败被擒,与其麾下大将高顺一同被押至曹操面前。...
原创 红... 1932年,鄂豫皖根据地,两位身着红军军装的中年男子正在低声交谈。 他们是黄埔军校的老同学、如今的红...
原创 张... 张学良,一位风云人物,终其一生,其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2001年10月14日晚间,张学良在夏威夷逝世...
原创 蒋...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首先挑起内战,与共产党开始了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也毅然决然的反击,打败了国民党...
原创 银... 银戟太岁薛霆,乃是银枪驸马薛蛟之子,红罗关总兵薛勇之孙,两辽王薛丁山和保国夫人窦仙童的曾孙,平辽王薛...
原创 “... 引言: 在一个阶级社会中,思想学术并不单纯,它带着相当强烈的政治色彩,更像是统治阶级维系自身秩序的工...
雍正不满一大臣墓碑,命人把谥号... 清世宗雍正皇帝是个真性情的人,有恩必还有仇必报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完全适用。对雍正喜欢的臣子,他能把对...
原创 德... 本鬼在前文《江户幕府的“御三家”为什么是德川家康年龄最小的三个儿子?》中提到,“御三家”是德川家康最...
原创 起...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起义将领...
原创 清... 我们知道正是由于古代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才有了现代社会的繁荣与腾飞,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