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秘史中,哲哲以其温良贤淑和对人宽厚的形象,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孝庄秘史的哲哲,一生无儿无女,使得她对侄女大玉儿所生的福临格外的疼爱,在侄女大玉儿有什么委屈和难处的时候,也是第一时间帮助侄女大玉儿解决问题。
另外因为哲哲以其温良贤淑和对人宽厚的表现,使得丈夫皇太极对她也是十分好的。
而真实历史上的哲哲,本名是叫额尔德尼琪琪格,并非是哲哲。哲哲在满语中是姐姐的意思,这个称呼是在额尔德尼琪琪格成为皇后之后后,后宫嫔妃对于皇后额尔德尼琪琪格的称呼。
额尔德尼琪琪格的母亲,是蒙古科尔沁部的贝勒莽古斯,因为建州女真的势力是当时最为强大的,蒙古科尔沁部为了巩固与建州女真的关系,将当时仅有十四岁的女儿额尔德尼琪琪格嫁给了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三任嫡福晋。
作为建州女真首领的努尔哈赤在后来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被父亲努尔哈赤封为贝勒,在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仅仅十年后,努尔哈赤因为宁远之战中大败,导致旧疾复发,没过多长时间就病逝了,在努尔哈赤病逝后,皇太极被其他贝勒推举为大汗,皇太极自此便坐上了后金大汗的宝座,作为他福晋的额尔德尼琪琪格自然就成为了后金的大福晋。
历史上的额尔德尼琪琪格一生共为为丈夫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这三个女儿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嫁给了蒙古贵族,为当时国家的稳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牺牲和贡献。
皇太极先后还娶了额尔德尼琪琪格的两个侄女布木布泰和海兰珠为侧福晋,一个家族在后宫有一个嫡福晋和两个侧福晋,这样的现象清朝还是较为罕见的。
没过多长时间,皇太极就在当时的都城盛京称帝,还将国号改成了大清,皇太极从此之后就变成了清朝的皇帝,,皇太极坐上皇位后,将额尔德尼琪琪格封为皇后,而皇后的两个侄女,一个封为庄妃,一个封为宸妃。
至于为什么要把丈夫皇太极推向别人的身边,首先并不是额尔德尼琪琪格主观上愿意的,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主动愿意把丈夫推向别人身边的。
作为皇后的额尔德尼琪琪格没有为太宗皇帝皇太极生下皇子,虽然她在宫中地位及其尊贵,不过也只是倚仗着她高贵的出身和她身后所依靠的科尔沁罢了,失宠是早晚的事情,只是太宗皇帝皇太极对待额尔德尼琪琪格不会像对待一般嫔妃那样,在没有让太宗皇帝皇太极完全厌弃自己之前,需要想出相应的对策,这个对策就是将太宗皇帝皇太极推到别人的身边,因为天天朝夕相对,没有相应的对比,丈夫皇太极未必会感到自己的好,只会觉得平常和没有任何的新鲜感。
而且作为皇帝后的皇太极,注定不会只钟情与一人,因为后宫中凡是有一些地位的嫔妃,都是各个部落送来的,皇太极即便是不喜欢,也是需要做做样子的,因为要巩固与各部落的关系,这个不是作为皇后的额尔德尼琪琪格所能控制的,要是皇太极能被女人随意控制和支配,他就不是皇太极了。
从皇太极坐上汗位以及中间称帝和到最后的去世,这么长的时间里,博尔济吉特氏额尔德尼琪琪格的地位一直未曾动摇过,博尔济吉特氏额尔德尼琪琪格的地位之所以一直未曾动摇过,除了跟她自身的能力有关,也跟她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