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灭亡之前,手握重权的军机处为什么被撤销了?
迪丽瓦拉
2025-06-20 19:33:37
0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用兵西北。

为了保证军令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去,雍正皇帝在他寝宫养心殿附近的隆宗门处设立了一个临时办事机构——军机处。在经过多年的演变后,军机处成为清朝的中枢机构。在军机处办事的军机大臣,被称为“中堂大人”——那就是相当于宰相了。

无数大臣做梦都想进入军机处,当上军机大臣。

晚清名臣张之洞多年担任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位高权重,两慈禧太后都要在处理一些军国要务时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但是,他在晚年时依然梦想进入军机处,当上军机大臣。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实现,直到1907年,张之洞才如愿以偿地由湖广总督转任军机大臣,高高兴兴地进京到军机处上班了。

可是,谁能想到,手握重权的军机处,在运行了180多年后的1911年,竟然被清廷撤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与“清末新政”有关。

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廷终于意识到变法的必要性,便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于1901年启动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是为“清末新政”。吊诡的是,“清末新政”内容与几年前的“戊戌变法”相差无几,前者涉及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等方面,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其中的一个内容,就是要求设立颁布宪法、组织责任内阁。

1910年10月3日,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资政院召开第一次会议。当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已经死去,皇帝溥仪年龄还小,没办法治国理政,便由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出席会议,并亲自致开幕词。

在资政院会议上,来自各省的代表提出颁布宪法、组织内阁;其中奉天代表更是要求第二年就召开国会,并提出军机大臣的职权不明,要求由责任内阁代替军机处。

“军机大臣职权不明”,是资政院代表们要求撤销军机处的理由之一。其实,这件事还有一个直接的导火索。

在当年8月,湖南省巡抚杨文鼎发行地方公债 120 万两,没有把这件事提交咨议局通过,咨议局代表们随即将杨文鼎告到了自己的上级机关——资政院。资政院裁决杨文鼎发行公债未经咨议局议决,属于剥夺咨议局权限,应将发行公债事宜交由咨议局议决,并对杨文鼎给予相应处罚。

但是,一份由军机大臣副署的谕旨却表示,这件事确实属于“疏漏”,但是仍然须“遵前旨办理”。这就意味着,资政院“反对无效”。

资政院的代表们非常愤怒,强烈要求领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来资政院答辩。

傲慢的奕劻自然不屑来资政院,只给了一份简单说明。资政院代表们自然不非常不满。

就在这时候,云南、广西又发生两起总督、巡抚绕过咨议局擅自行政的事件。军机处在处理此事时,又绕过了资政院,把它交给盐政大臣与民政部察核,等于是完全不把资政院放在眼里。

资政院的代表们再次被激怒了。他们很快通过决议,对全体军机大臣进行弹劾,并要求立即撤销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在责任内阁没有成立之前,军机处必须对资政院负责。

向来骄横惯了的军机大臣们,当然不甘心“屈尊”于资政院之下。可在“清末新政”的大背景下,他们也不敢过于放肆,便采取了“以退为进”的办法,干脆搞了一个集体辞职,以此要挟清廷。

事情闹到了这个地步,摄政王载沣脸上无光。他只好出面来收拾场面。在他的运作下,清廷将资政院的弹劾案子和军机大臣的辞职奏折都留中,不交决议,也不批复。

当然,历史的洪流浩浩汤汤。责任内阁取代军机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1911年初,责任内阁的设立进入快车道。

1911年5月8日,清廷宣布裁撤军机处,成立由13名国务大臣组成的责任内阁。到此为止,已经运行了180余年的军机处被撤销,烟飞云散。

不过,责任内阁虽然成立了,却未能挽救病入盲膏的清廷。几个月后,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清廷的第一枪,引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宣布退位。享国近300年的清朝就此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最憋屈的死法!三国名将陆逊...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夷陵大火烧尽蜀汉锐气,陆逊一战成名天下知。这位让刘备饮恨的东吴名将,最...
原创 溥... “爱新觉罗·溥仪”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他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末代皇帝”,...
原创 唐... 自秦朝实现统一之后,宋朝的国运仅次于汉朝与唐朝。然而,每当人们提到宋朝时,常常会带着“弱宋”这一标签...
原创 天... 康熙之所以赐死陈潢,并非因为陈潢的能力不如他,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些康熙不愿面对的事实,发现了一些不该...
原创 铁... 公元1277年,铁木真在率军攻打西夏时病逝。生前,他已经选定了第三子窝阔台作为继任者,但根据蒙古的传...
原创 这... 很久以前,我听说在离家不远的吉安安福蜜湖村,有一个周姓人家,据说他们是三国时期著名大都督周瑜的后裔。...
原创 李... 贞观六年(632年)寒冷的冬季,长安城犹如一座冷却的炉灶,突然从太极殿传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诏令:唐太...
原创 武... 每当朝代更替,尤其是通过暴力手段取得政权的时代,往往伴随着血腥的战争和大规模的杀戮,那个过程总是充满...
原创 太... 光绪皇帝,清朝的第十一任帝王,身处富贵荣耀的王朝,他的命运却充满了屈辱与无奈。身为皇帝的他原本应当是...
原创 朱... 公元1424年,明朝的北伐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整个大军行进在酷热的大漠之中,气氛紧张而压抑。然而...
原创 夷... 刘备在晚年所犯下的最大错误,便是冲动行事,未考虑周全地为了关羽复仇而做出决定。回顾当时的局势,蜀国刚...
文明蕴化看陶寺:走近陶寺 寻迹... “族群认同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凝聚发展的一个关键,也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意义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
原创 1... 中国近代史可谓是充满了无数的灾难与曲折。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我们便被迫卷入了朝鲜战争。这场战争,是...
原创 历... 太上皇这一称号,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是皇帝对其父亲的尊号之一。通常情况下,这个称呼是由在位的皇帝用于...
秦始皇到底姓什么网友吵翻 80... 近日,2025年全国高考成为全网焦点,社交平台也掀起了一股学习答题热潮。 有博主发布问题“秦始皇姓什...
原创 晋... 晋安帝被毒死,东晋灭亡,刘裕建立刘宋 关键词:刘裕北伐、元嘉之治 前因:刘裕北伐 刘裕通过一系列军...
原创 晚... 关于过去的历史事件与杰出人物,很多文人都是通过书籍与文字来深入了解。然而,今天笔者为热爱历史的朋友们...
原创 朱...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著名的皇帝名叫朱元璋。他对特定的两类人抱有极大的仇恨,第一类是那些贪婪的官...
原创 一... 大清王朝是一个拥有悠久而传奇历史的王朝,其统治下的12位皇帝各具特色,风采各异。而今天,我们的焦点则...
原创 词... 宋太宗赵炅,因其种种恶行,如烛光斧影、金匮之盟以及逼死弟弟和侄儿,还对寡嫂开宝皇后进行幽禁等,始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