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一战灭掉突厥,宋朝却打不赢契丹,外战70%的胜率不管用吗?
迪丽瓦拉
2025-09-13 02:02:57
0

自秦朝实现统一之后,宋朝的国运仅次于汉朝与唐朝。然而,每当人们提到宋朝时,常常会带着“弱宋”这一标签,尤其是与盛汉与强唐相比。宋朝屡次被周边的游牧民族压迫,甚至最终通过岁币与他们交换和平,直到“靖康之耻”这一屈辱事件的发生。那么,为什么唐朝能够迅速击败突厥,甚至消灭其势力,而宋朝却无法战胜契丹等游牧民族呢?难道70%的对外胜率,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

首先,所谓的70%胜率,是近些年某些“宋吹”的自我鼓舞罢了,即便数据真实,也无法掩盖宋朝外战失败的事实。宋朝与契丹、女真交战屡屡告败,最终在蒙古的侵略下灭亡。而即使是西夏这样的小国,北宋也只能靠金钱买来和平。而所谓的70%胜率,说到底是因为唐宋时期的统计标准不同。比如唐朝名将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虽然未能彻底摧毁该国,但唐军对高句丽的打击仍然是极其沉重的。因此,唐朝的实际战斗力往往被低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唐朝和宋朝在面对游牧民族时,结果如此不同呢?除了军力差距,下面这些因素也同样起了决定性作用。

一、不同的国策导致的军力差距

唐朝时期特别重视武将的地位,李家本身就出自关陇军事贵族,建立唐朝及统一过程中的许多将领,几乎都是优秀的军事人物。李世民、李孝恭、李建成、李神通等一大批名将的出现,使得唐朝在建立后的军事力量始终保持强大。除此之外,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在唐朝建立过程中也立下军功,唐朝的高祖李渊本身军事才能也非凡。

唐朝的武将不仅具有极高的军事素养,很多武将甚至能做到“出将入相”,例如李靖、侯君集、李勣等人就是出将入相的成功案例。而宋朝则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经过了唐末的战乱,赵匡胤深知军阀割据的危险,因此实行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将地方精锐集中在中央军队中,使地方无法独立造反。然而,这一政策反而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导致军事力量逐渐衰退,甚至在后期出现了冗兵现象,缺乏有效的军事指挥体系。

二、突厥与契丹的政权建设差异

唐朝与宋朝所面临的游牧民族,在政权组织上有着本质的差异。突厥虽然一度强盛,但它仅仅是一个部落联盟,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突厥的可汗们实际上并没有绝对的控制力,而只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例如,颉利可汗并非一位真正的皇帝,他只能在各大部落间进行协调和领导,内部缺乏真正的统一。

相对而言,契丹已经借鉴了中原的文化,建立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政权体系。契丹皇帝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军队,而突厥的部落则缺乏这种统一性,这使得唐朝能够通过分化内部的可汗,轻松取得对突厥的胜利。正因如此,契丹能够有效地占领和控制燕云十六州,形成对北方的威胁,而突厥则只能进行偶尔的掠夺,难以长久控制领土。

三、尚武精神的丧失

唐朝时期,尚武精神在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尽管唐朝推行科举制,但很多士人依然将军功视为仕途的重要途径。唐代的诗人如岑参、高适等,以边塞诗著称,他们追求的并不仅是文人的荣誉,更多的是军功。在这个时期,很多士人也向往着通过军旅建功立业,李白和杜甫也有类似的经历。

然而,宋朝却在文化和政治上丧失了“尚武精神”。由于宋朝实施了“重文轻武”的国策,武将的地位低微,几乎无法达到“出将入相”的水平。而宋朝也更加注重科举,推崇读书人的仕途。宋真宗的《劝学诗》便鼓励民众努力读书,通过科举获取社会地位,这让许多人将希望寄托于学术,反而逐渐忽视了军事力量的建设,造成了宋朝士人的军事素养普遍较低。

四、北宋丢失的关键领土

北宋虽然统一了大部分割据势力,但依然遗失了若干关键地区,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这个地区不仅是华北的天然屏障,也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要塞。失去燕云十六州后,北宋不得不在北方边疆投入大量精兵进行防御,尤其是在开封附近,防止契丹骑兵越过黄河,直接威胁到北宋的都城。

除此之外,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也没有完全纳入宋朝的控制范围。这些地方是重要的产马区,失去这些地区意味着宋朝无法建立强大的骑兵力量,只能依靠步兵与游牧民族进行对抗。在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中,步兵的劣势就显得尤为明显。

五、统一过程的不同背景

唐朝继承的是隋朝的遗产,尽管隋朝因暴政而灭亡,但它的存在为唐朝的建立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包括行政制度、粮食储备等资源。唐朝继位后,迅速得到了隋朝遗留的资源支持,这为其对抗游牧民族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与之相比,宋朝在统一五代十国的过程中,经历了长达五十年的战乱,国家资源严重匮乏,政治基础不稳,面对复杂的局势,宋朝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昔日的强盛。因此,宋朝在军事上无法与唐朝抗衡,面对西夏、契丹、蒙古等外敌时显得捉襟见肘。

综上所述,唐朝能一举灭掉突厥,而宋朝却未能战胜契丹,除了军力差距外,还有国策、政权建设、尚武精神丧失、领土丢失等多方面的原因。宋朝的失败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咸... 提到咸丰皇帝,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女人,她们分别是慈禧和慈安,这两位皇太后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文博有意思丨故宫里的大缸,有啥...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大缸?据故宫博物院研...
原创 谁... 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然而一些国家仍喜欢插手其中,借此寻求存在感。最近,...
原创 原... 虽然蜀国在初期人才济济,但到了后来,几乎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刘备在发动...
原创 他...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猛将,能够被称为猛将的也许并不多,像项羽和吕布这些人物,就让人十分佩服。然而,今...
原创 历... 太子是皇位继承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太子权势过大,又会引起皇帝的忌惮和不满,所以有不少太子没...
原创 明... 俗话说,自古高手多藏于民间。他们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其实身怀绝技。比如华佗,大家都知道他是神医,能够...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许多人物和故事常常被尘封在古老的文献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物—...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曾有三位初代将军建立了幕府政权:源赖朝、足利尊氏和德川家康。然而,与源赖朝和德川家康那种果...
馆藏文物——陶穿带印 陶穿带印,汉代,印面长2.5厘米,宽2.3厘米,高0.8厘米,重6克。灰陶质地,整体呈方形,底部阴刻...
为何日本的新军事路径值得全球审... 有人担忧高市早苗首相领导下的日本正在逐渐背离战后和平主义身份,并走向曾摧毁该地区的军国主义,这种担忧...
原创 赵... 赵云和马超,都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武将。如果两人真刀真枪的对决,究竟谁能取胜呢? 有的说,赵云的枪法...
原创 秦... 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代皇帝的陵墓被发现并得到了保护与发掘。这些陵墓的出土,不仅让...
原创 船... 1884年12月18日,农历十一月初二,马尾船政造船厂下水了第五艘铁胁木壳炮舰——横海号。这艘舰是1...
原创 她... 提到垂帘听政这四个字,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朝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但事实上,垂帘听政并非她的发明。...
原创 大... 解放前,戴笠是蒋介石最亲近的亲信之一,也是国民党军统局里最传奇的人物之一。戴笠出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县城...
原创 台... 1937年,日军先后占领了济南和南京,并从两个方向夹击进攻徐州。中国革命军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以徐州为...
原创 老... 云南,这片美丽的土地,是一个既神奇又舒适的地方。当地的居民大多数都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很少有人愿意离开...
东西问丨励轩:何谓“中华”? 中新社成都11月24日电 题:何谓“中华”? ——专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励轩 中新社记者 贺劭...
原创 朱... 天机不可泄露是人们常说的警语。对于一些未知的、神秘的事物,大家往往会心生敬畏,生怕不小心揭开了某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