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曾有三位初代将军建立了幕府政权:源赖朝、足利尊氏和德川家康。然而,与源赖朝和德川家康那种果断决策的风格不同,足利尊氏的一生却充满了妥协。他在对待北朝皇族、公卿,地方武士集团,一门家族的内部关系,以及儿子和南朝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妥协。
足利尊氏一生的妥协,导致了室町幕府的综合实力相较于其他两个幕府政权较为薄弱。即使是室町幕府最鼎盛时期,其影响力也未能覆盖整个日本,最终在战国时代的下克上潮流中灭亡。那么,为什么足利尊氏作为室町幕府的创立者,会做出如此多的妥协呢?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 在镰仓时代的末期,镰仓幕府的恩赏奉公制逐渐瓦解,武士阶层对镰仓幕府的不满情绪愈发加剧。最终,在后醍醐天皇的号召下,武士们组成了倒幕联军,推翻了镰仓幕府。然而,后醍醐天皇推行的建武新政严重损害了武士阶层的利益,令武士们失望透顶,他们不得不寻找一个新的代言人,而这个人正是足利尊氏。 因此,足利尊氏建立室町幕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武士阶层的不满和逼迫。虽然足利尊氏有着自己的野心和能力,但他起兵反叛更多是被武士阶层所推举的。这样一来,足利尊氏在构建室町幕府和规划足利一门的未来时,缺乏长远的眼光。更多的是采取一种只要满足武士的需求,能给多少就给多少的心态。 为了应对南朝的挑战,足利尊氏对北朝朝廷做出了妥协;为了巩固关东的控制,他对关东的武士做出了妥协,设立了镰仓公方;为了迅速扩展势力,他又对地方武士集团作出妥协;为了建立有效的行政体系,他对自己的弟弟作出了妥协;为了击败南朝,他对像高师直等大将也作出了妥协。 正因为如此,支持室町幕府的各方势力从足利尊氏的妥协中得到了各自的利益,但他们的需求并未得到真正满足。尽管这些势力表面上支持室町幕府,但由于各自利益的冲突,互相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内斗。幕府的将军们由于对不同势力的妥协,导致了自身力量的薄弱,最终只能依靠足利尊氏个人的威望和能力来维持局面。结果,尽管足利尊氏的室町幕府在表面上占据优势,但由于内部的不断争斗,始终未能消灭南朝,未能统一日本。到了足利尊氏晚年,他多少意识到了自己一生的妥协所带来的后果,在观应之乱中清洗了一部分利益集团。然而,足利尊氏一生的妥协造成的深远影响太大,最终导致了室町幕府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