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炅,因其种种恶行,如烛光斧影、金匮之盟以及逼死弟弟和侄儿,还对寡嫂开宝皇后进行幽禁等,始终未能摆脱不光彩的名声。元朝时期曾流传一幅画作《熙陵幸小周后图》,画中描绘了赵炅强迫南唐后主李煜的继妻小周氏,且命画师将这一事件画下。由于赵炅的陵墓名为永熙陵,因此“熙陵”便成为他个人的代名词。尽管这幅画作被历史学者普遍认定为元朝的伪作,因为赵炅这种极其注重面子的人显然不会如此自毁名誉,但由于其名声本就不好,这类污名也很容易被归咎于他,古今皆是如此。
小周氏是李煜的继后,南唐灭亡后,她被俘并带到了东京城。赵炅虽心狠手辣,但并未涉及强迫奸污其他宫人。事实上,李煜的宫人臧氏才是那幅画中真实的女主角,臧氏后来成为赵炅的宠妃,被封为臧贵妃。臧氏当时并不年轻,估计已经超过了十五六岁,李煜后宫中的诸多才艺宫人中,臧氏也名列其中。
在南唐灭国后的第二年,李煜被送到东京,赵匡胤封他为违命侯,小周氏则被封为郑国夫人。有人认为“郑国夫人”这个封号带有侮辱性质,但其实这个称号并无任何贬义,郑国夫人是一个常见的封号。历史上很多皇帝的妃子也曾被封为郑国夫人,赵匡胤的孙子赵惟吉的母亲陈氏也曾被封此号。所以,这个封号并不是对小周氏的羞辱。
李煜在东京过世后,小周氏也不久病逝,年仅28岁。赵炅随后为李煜追封吴王,并将他安葬在洛阳北邙山。而李煜的宫人臧氏则进入了赵炅的后宫,成为一名最低级的宫女。
臧氏进入后宫时,赵炅的后宫中已有不少位高权重的妃子,其中孙贵妃最为显赫。尽管如此,臧氏并未立即得到晋升,直到981年,她生下赵炅的第七子赵元偁时,依旧没有得到显著升迁。直至983年,孙贵妃去世后,臧氏才得以晋封为县君,李氏皇后在同一年得到了正宫的地位。臧氏晋升的步伐缓慢,而赵炅也因此被批评为吝啬。最终,在赵炅去世后,臧贵妃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成为正二品贵仪。
臧贵妃的孩子们也各自有着非凡的经历。赵元偁作为赵炅的第七子,早年便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并在成年后被封为太傅。扬国大长公主和卫国大长公主也是臧贵妃的女儿,她们在后宫中的地位和封号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
特别是卫国长公主,在赵炅死后,她出家成为了报慈正觉大师。真宗对她的出家十分重视,赐予她紫衣和专属的寺院,还派高级宦官管理事务。她的出家生活虽然清贫,却享有皇室的待遇。
在赵炅去世后,臧贵妃逐渐得到了更多的荣誉,甚至在赵炅的后宫中,她被追封为贵妃。而她的孩子们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显赫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