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匈奴屡犯赵境,战神李牧坚壁清野,大破匈奴
迪丽瓦拉
2025-06-22 14:33:21
0

赵国邻近的北部边境,东北为代国、中山国,西北是林胡、楼烦,这些都是与赵国直接接壤的国家。赵国对其了解较深,与其斗争的时间历史久远。

但匈奴却有很大不同,匈奴活动区域与赵国并没有直接联系,但随着赵国逐步将北边的邻国或消灭或吞并后。匈奴这一原对赵国无明显影响的部族直接与赵国紧邻,对赵国北边统治产生了威胁。

一、匈奴概况

匈奴这一称谓所指的是战国后期中国北边的游牧民族,其族群的出现十分久远,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商朝,就有戎族与华夏族进行过领土争夺的战役。戎狄部族在不同时期被中原王朝赋予了不同的族名,匈奴就是从戎狄部族之中存活演变而来的一支。

“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预知强弱之时,设备征讨”。根据太史公这一自序,我们可以也得知匈奴在夏、商、周以来都在为祸中原,而中原各诸侯国也在与之战斗的同时设置防御工程防备匈奴。匈奴是游牧民族且又生存在北方,不论是地理环境还是气候环境相较于中原来说都处于劣势,经济不够发达,生活条件不够舒适,不能开垦田地进行农耕。只能蓄养牲畜进行狩猎游牧,还要随着季节和草木的生长迁徙部族,过着居无定所漂泊游牧的日子。

匈奴本身位于北方气候较为寒冷,当冬季来临之时气温骤降、新鲜草木基本没有,蓄养的牲畜也就得不到喂养。匈奴部族内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不仅在小部落内部斗争激烈,部落与部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斗,对于人口的存续也是较大损失。因此匈奴为了弥补损失、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保持族群的存活力,会不断南下抢掠中原的物产、人口、土地,以维持壮大自己的部族。

战国后期,中原各诸侯国之间进行极其激烈的兼并战争,将小国逐步吞并的同时七雄也在互相征伐,建筑防御工程防范邻国侵袭,在边地设置郡县防备敌国。“先是,天下冠带之国七,而三国边于戎狄”。

林胡、楼烦、中山等戎狄部族建立的国家被赵国攻灭占领,匈奴一族也在逐步发展自身,通过接纳很多戎狄部族北逃的遗民增强了实力,将活动范围南移到秦、赵、燕三国以北地区。尤其是在阴山山脉附近活跃,正与赵国的北长城邻近,对赵的威胁甚大。

二、赵国与匈奴的作战

赵国北部边境的地理位置与匈奴活动范围十分邻近,并且匈奴南下也对赵国北向军事经略造成了阻碍。因此作为中原与匈奴紧邻的三国之一,赵国与匈奴的矛盾十分激烈。

匈奴意图南下越过赵北长城,掠夺物资、人口,将赵国当做重要的对手。而赵国不仅经过胡服骑射改革,整体军事实力有了提升、作战能力增强,还通过消灭中山国、林胡、楼烦收编了胡地的骑兵战马,军队得到了扩充、实力更盛,有着继续北扩的意图。

虽然戎狄部族“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但面对赵国的攻打,林胡、楼烦这种本身是野蛮难训的戎狄部族,仍然在伺机逃离赵国的掌控。战国后期在北方匈奴强大起来后,林胡、楼烦就向北移动,和匈奴联合在一起发起了对赵国的侵扰,赵国面对匈奴的来势汹汹,首先利用长城、关塞设防,然后任用将军李牧对匈奴进行回击。

将军李牧是赵国在战国末期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军事指挥能力十分卓越。娴熟兵法战术,深谙敌人的习性和军事特色,为赵国立功无数,被赵王派遣“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在与匈奴数次作战经验中,李牧总结了经验教训,经营代郡、雁门郡的军队,将城内租税都用作军费,根据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改革,训练军士的骑射,以便与匈奴作战中熟悉其的战术,在提升士兵作战能力的同时不忘犒赏鼓励士兵。匈奴骑兵悍勇,赵国直接迎敌“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对于赵国而言,与其作战损失惨重,军队伤亡大。

将军李牧的作战策略十分独特,在匈奴侵袭边地之时“烽火,辄入收保不战”。看似是李牧本人胆怯,不敢应战,实则李牧对匈奴十分了解,此时匈奴实力并非强悍至极,以赵国现有的防御足可以抵挡匈奴的侵扰。

这种坚壁清野的战术对于当时赵国是适宜的,一方面赵国可以通过此时的机会,加强军队建设、提高士兵作战能力,增强士兵的战斗意识,即使面对匈奴大规模来袭也能抵挡;另一方面可以迷惑匈奴,使其在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进攻赵国却被痛击。

匈奴认为赵国士兵胆小不敢对战,派遣先锋军队攻赵,李牧却假装失败,在匈奴自认成功得意之时“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之,杀匈奴十余万骑”,匈奴骑兵损失惨重,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退守原地。李牧用兵神效,对匈奴是一大震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原来统一各部落集中对外作战的单于亦逃奔他处,匈奴的南下势头有所减弱。

匈奴部族在李牧的坚壁清野战略下遭到了大败,对赵国的忌惮颇多。暂时放弃了对赵国大规模的用兵作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赵国巩固北向经略的成果,使赵国北部边境得到暂时的安宁。

三、总结

赵破匈奴之战是文字记载中首次大规模对匈作战,李牧针对匈奴军骑兵机动性、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的特点,实施坚壁清野。使敌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同时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战斗力。

俟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进行包围,是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此战,是先秦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学... 相信很多人了解司马懿,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影视剧。 但因为三国作者罗贯中明显偏向蜀汉一方的描写...
原创 忽... 忽必烈贵为一代天骄,横扫世界,为何夺位战争却如此惨烈? 公元一二五九年七月,蒙哥汗于钓鱼岛城下去世。...
原创 日... 前言 相信很多看过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朋友对日本的一种军帽并不陌生,这种军帽两侧有几片垂布,看上去一...
原创 赵... 公元968年二月,大宋都城虽被寒意笼罩,但到处张灯结彩,42岁的赵匡胤即将大婚,新娘是刚满17岁的宋...
原创 陈... 提起淞沪会战,我们总能想到1937年8月爆发的那场惨烈战斗。 日本从海上登陆,打了国军一个措手不及,...
原创 朝...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向曾经的小弟屈服。 甲午...
长白山天池为什么分给朝鲜一大半...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请知悉。】 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和接壤的国家...
原创 放... 李文彪,1952年出生在上海一个高知家庭,父母均是高学历,并且从事教育工作。受他父母的影响,李文彪从...
原创 抗... 一、历史风云起,将军初登场 (一)传奇人生铸就辉煌 许世友,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将领。他8岁入嵩山少林...
原创 抗... 得知自己仅被授衔少将,李云龙、丁伟和孔捷个个满腹牢骚。 李云龙正在赶写论文时,丁伟跑来和他发牢骚,问...
原创 隋... ——感谢您的阅读,请您点击关注——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一直被世人视为一段佳话。...
原创 志... 1950年4月10日,苏朝领导人举行会谈中,金日成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他摩拳擦掌,准备在一个月的时间...
原创 韩...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 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韩信就不会成为一代大将,没有萧何,...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币,作为民国初期的重要货币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还蕴含着丰富...
古代读书人23种称谓 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读书人意味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
原创 方...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英雄的后代,是否也如其父一般为国奉献?1935年,方志敏英勇就义,年仅36岁。他...
原创 朝...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法西斯日本广岛投放了人类第一颗实战用原子弹。仅两天后,苏联就对日宣战...
原创 老...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谜团——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时,老十三胤祥莫名其妙地...
一百年·一座桥·五代人 “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家五代人共同的记忆和骄傲。”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