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筹划刺秦多年,最后害了三个人,效果还不如张良策划一个月
迪丽瓦拉
2024-06-27 16:58:22
0

原标题:荆轲筹划刺秦多年,最后害了三个人,效果还不如张良策划一个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首悲壮的诗,而这句诗描述的就是战国时著名的刺客荆轲,荆轲一直以来都因刺杀秦王而被很多人尊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西汉名相张良也曾策划过刺秦,最后还差点让张良给成功了。

荆轲本来是战国时期卫国人,平时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所以被人推荐给了燕国太子丹,太子丹觉得他就是侠义的典范想要让他去秦国刺杀秦王嬴政,暂缓秦国吞并六国的步伐,荆轲一开始的时候还不肯答应,后来在太子丹的哭求下,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他。

荆轲在答应了太子丹的要求之后,每天都受到极高规格的款待,他每天除了听高渐离击筑就是喝酒,有时候还拿着太子丹送来的金珠到池塘边砸着玩,而太子丹一直都盛情款待他,直到秦军灭了赵国逼近燕国边境的时候,太子才找到了荆轲催他快些行动,结果荆轲去了秦国不仅没杀掉嬴政,还因此害了三个人。

第一个就是太子丹,在太子丹刺秦失败之后,嬴政怒不可遏要进攻燕国,燕王无奈之下只能赐死太子丹,想要平息嬴政的怒火,但是没想到嬴政还是灭了燕国,燕王也最终在自己的宫殿中自杀身亡。

第二个人就是原来的秦国将军樊於期,樊於期因为不满嬴政的所作所为逃到了燕国,太子丹像侍奉老师一样对待他,但是荆轲却要求太子丹杀了樊於期,要拿樊於期的人头献给嬴政好获取信任,但是太子丹不同意他这样的计划,于是荆轲就自己找到了樊於期,用言语游说樊於期,最终将樊於期逼死。

第三个人就是高渐离了,因为荆轲经常跟高渐离混迹在一起,两个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高渐离也把荆轲当成自己的知音,在荆轲刺秦失败之后高渐离不止一次的刺杀嬴政想要为自己的好友报仇,但是最终却都失败了,最终他自己也被嬴政处死。

相比较“害人不浅”的荆轲,张良的刺秦计划就要简单的多,张良是韩国王室的后代,在父亲被秦军杀害之后,张良就立志报仇,为此他散尽家财找到了一位壮士,并且为他打造了一把大铁锤要在秦始皇嬴政出巡的路上伏击他,壮士确实砸烂了嬴政的车驾,但是嬴政当时却并没有坐在那辆车上,最终刺秦计划失败了。

在张良计划失败之后面对全国的大力搜捕,张良居然躲了起来并且在十年之后灭掉了秦国,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要说张良并不比荆轲的计划高明多少,但是却获得了奇效,荆轲在燕国费心筹谋了那么久,却连秦始皇的衣角都没摸到,他的水平真的值得怀疑。

至于后世强行为他解释的不愿意再看天下黎民受苦,所以才在大殿上放过了嬴政,都是为他辩解而想出的说辞,如果他真的有那样的大志向就不会答应太子丹刺秦的要求,更不会用樊於期的性命为筹码接近秦王,所以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跟荆轲的刚愎自用有很大的关系。

跟荆轲交过手的盖聂就看不起荆轲,觉得荆轲太过懦弱,没有一个作为刺客最基本的勇气,虽然他最终踏上了刺秦的道路,但是心中的犹豫却从来没有停止,苦心筹划这么多年害了三个人,最终效果还不如张良策划一个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发了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担忧,尤其是美国,似乎在采取一切手段来打压中国。然而,很多人可...
原创 朱... 朱允炆没听懂朱元璋的警告,否则死的会是朱棣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从草根起家的天...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但也有许多人虽然才华出众,却未能遇到明主,导致他们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读到这...
原创 南... 《宋史》里写突火枪 “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数儿我以前真没当回事儿。不就是根粗竹子塞火药嘛,能响两声吓...
原创 西... 上期的文章通过严谨的逻辑分析,揭示了洛阳方面伪造历史资料的拙劣手段。在无法反驳这些证据的情况下,洛阳...
原创 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中,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聪明才智、卓越...
原创 孙... 战国时期,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好奇,屈原是否有后代,并且这...
原创 慈... 清朝后期,慈禧太后凭借着非凡的权力,牢牢掌控了大清的政局。她的保守政策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加速清...
原创 此... 在我军第三野战军中,粟司令是负责军事指挥的最高领导人。尽管当时他只是副司令员,并暂时代理司令员职务,...
原创 徐... 权力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毒药,一旦尝到它的滋味,人们就会变得欲罢不能,总是渴望获得更多。就像那些已经成...
原创 武... 一提到武则天,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想到女皇这个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式称为女皇的帝王。 我...
原创 萧... 1933年,黎川失守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当时,萧劲光负责防守黎川,但他所带领的部队仅有70人,面对...
原创 百...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人们通过铜镜可以照见衣服和...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的北伐会...
原创 顺...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即位,十四岁便开始亲政,原本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24岁时,...
新华时评丨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董... 在《三国志平话》中,体重达到三百斤的董卓独揽朝政,凭借的主要力量是他手下的十四个帮凶。这些帮凶包括他...
原创 美... 欧洲各国真正感到震惊的,并非是俄罗斯军队的进展,而是美国突然提出的所谓“28条和平协议”,它意味着美...
原创 抗... 中国自古多灾难,但同样也不缺少抗灾的英雄。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便是其中之一,曾因抗击中国东北鼠疫而闻名...
【文史英华】翦伯赞:为“百家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翦伯赞:为“百家争鸣”振铎 光明日报记者 王轩尧 1959年4月23日,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