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尊重别人的父母等于不尊重自己的父母,最早出自司马懿的亲哥哥
迪丽瓦拉
2025-06-23 22:03:44
0

司马姓氏在三国后期大放异彩,甚至到了晋朝成了国姓。但是早在三国初期,就有一司马姓氏的圣贤,说出过一句至理名言“不尊重别人的父母,也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父母。”是啊,天下人哪有没有父母的人,都是爹妈生的,为何要辱骂我们的至亲。天下万事,父母为大,母亲是大地,永远包容着你,不管你走到哪里,飞到何处,母爱一直在你身边。父亲是天,无时无刻不包容着你,有时候会下雪下雨教训你,那只是偶尔和你发发脾气,不管你惹是生非还是调皮捣乱,永远会给你最新鲜的空气,让你坚持下去。

三国初期,有个人叫司马朗,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朗小的时候就知道礼义廉耻,对父母也是格外尊敬和孝顺。有一天一个人说起他父亲的名字的时候,直接称字而没有称名,在古代这样是很随便的叫法,司马朗直接怼了回去:“不尊重别人的父母,也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父母。”从此,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对待哪些素质低,没有教养的人,可以用这句话顶回去,不予任何回复。司马朗十二岁的时候,通过了经学考试。司马朗长的比较成熟,而且身高臂长,身体又结实,监考官怀疑他隐瞒了年龄,就盘问他,看看有何破绽。司马朗冷静的回答说:“我们司马家族血统的人,历来都是高头大马的,我虽然年幼,在很多事情上不成熟,但是我没有攀高依赖别人的习气,折损年岁来谋求学业的成就,这不符合我的志向,也不是我的品行。”监考官听后对他的回答很惊讶。后来关东一带黄巾军起义,原冀州刺史李邵家在野王县,由于家乡位置是山区,住的实在不方便,就准备搬家到临县温县居住。司马朗知道此事后,对李邵说,野王县与野王县的关系,就像牙齿和嘴唇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吧,您现在离开野王,人们对你的寄托就不复存在,您一走,贼寇归,沿山一带州县人民必然恐慌,动摇民心,希望大人能够三思。结果李邵不听劝告,果然,边境一带的山民看到李邵走了,便发生了动乱,居民因为恐慌而迁移到内地,很多人在迁移的过程中被贼寇洗劫一空。

董卓进京,逼迫皇帝迁都长安,自己留在都城洛阳自嗨。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位居治书御史,情理之中应该随着皇帝一起去长安,但是闹黄巾贼,司马防不放心儿子,就让儿子带着家眷先回家家乡避避风头。董卓的眼线知道此事后报告董卓,并把司马朗抓来见董卓,董卓说,你和我死去的儿子同岁,可是你却辜负于我?司马朗解释道:“明公凭借您的崇高德行,在乱世能够为国家铲除乱臣贼子,推举大量能人志士,处心积虑为国着想,使国家恢复原力。但是现在兵燹(xiǎn)一天比一天严重,各州郡人心惶惶,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放弃家乡四处逃亡,各城门设置了关卡,逃亡者被重型杀虐,但又控制不住逃亡的势头,希望明公您能洞察这个道理,借鉴历史上先汉的典型案例,重新斟酌,希望明公的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连伊尹、周公也难和您比肩。”董卓听了很高兴,回答我明白这个道理,您的话灰常有意义。司马朗一番说辞,死里逃生。但是话还是违心的,董卓这个莽夫,只能顺着他说话,再顺中阐明自己的观点。

司马朗之所以保全自己,是他已经判断出董卓必然会灭亡,死在他手里非常不值得。他用家中财产贿赂董卓手下管事的官吏,最后终于逃回家乡。他对父老乡亲说,董卓大逆不道,把汉王室像蚂蚁一样踩在脚下,现在正是忠义人事发力的时刻,我们郡县与京城连接,县城北面临近黄河,各地起兵讨伐董卓的诸侯如果进展不顺利,不然要在此地停留,这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此非常危险,在这里是不得安生的。不如趁现在道路还算畅通,带着自己的家人逃亡黎阳。黎阳有军营,监军是咱们的同乡,他统领兵马主持一方,能保我们安全。可是父老乡亲都怀念故土,没人肯听司马朗的,只有同乡的赵咨带着家属和司马朗一起去了黎阳。果然不到几个月,关东地方州郡纷纷起兵,聚集了十万兵马,诸侯之间的战争,牺牲的总是老百姓,司马朗的父老乡亲死伤一大半。过了几年,董卓死了,曹操和吕布相持,司马朗才回归家乡。又赶上天灾,大饥荒时代,严重到人吃人的地步,司马朗收养抚恤自己的宗族人事,教育族中弟兄抗住危机,不能以为世道的衰败而丧失人性。

司马朗二十二岁的时候,在曹操部下任职司空掾史,后来得了病,病好后复职任堂阳县长。他治理的地方政策宽厚仁慈,从来不体罚百姓,同时,百姓也不给他机会,因为从来不犯法。司马朗受到百姓的爱戴,后来他升任元城县令,又入朝担任丞相府的主簿。司马朗认为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是因为秦朝废除了五等爵位制度造成的,现在虽然不能恢复,但可以下令让各州郡都有驻军,对方可轻松防御异族侵略对内也可以威胁哪些图谋不轨之人。曹操虽然没有按照司马朗的意见行事,但也十分尊重司马朗的才学。

建安二十二年(217),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吴国,行军途中发生了瘟疫,司马朗亲自为士兵配药敷药,结果自己也染上了疾病,四十七岁便去世了。临时的时候嘱咐入殓时只穿布衣,束发不带冠。兖州人民对他十分怀念,十里长街送刺史。魏明帝即位后封司马朗的儿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爵,食邑百户。司马朗的弟弟司马孚又把自己的儿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家。司马遗死后,司马望的儿子司马洪承袭了爵位。当初同司马朗一起迁徙到黎阳的赵咨,官作到太常,是当时的好官。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懿是司马朗的亲哥哥,但是他们的性格却差异很大,司马朗一心为民,节俭有佳,司马懿一心征战,野心极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文 / 子玉 扩张军队是宋朝解决所有问题的常规操作,但宋朝的军队却始终是大而不强最终还成为了宋朝的一...
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呼吁铭记历史 ... 近年来,一些日本政客公然淡化甚至美化日本的对外侵略历史,歪曲历史真相,遭到日本社会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
原创 5...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听到对历史的争议与讨论。而说到中国的历史,毛主席无疑是个无法绕过的人...
原创 项... 历史是神秘的,也是神奇的。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唯结果论,一些拥有卓越品质的人即使失败了,也会从厚重...
未雨绸缪却成优柔寡断,朱拉尼或... 《未雨绸缪却成优柔寡断,朱拉尼或成美以棋子?》 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每一步棋都关乎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原创 1... 1949年2月,第9纵队于河南省周口地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军长...
原创 中...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董... 顺治皇帝的故事传承了几百年,关于他的结局历经风雨,仍然充满争议。一方面,有传说称顺治皇帝削发出家,放...
原创 假... 霍去病作为嫖姚校尉,第一次上战场,并一战封侯的时候,只有18岁,正是现代高考生的年龄。 不过,霍去病...
原创 司... “司马家”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鼎鼎大名的大族势力,特别是在汉朝末年,司马家族中涌现出了包括司马懿在...
原创 姜... 1.所谓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纯粹是为了押韵搞出来的打油诗,里面杂揉了各种评书、戏曲或民间传说,跟三国演...
原创 南... 吴越军很快到了福州并且潜入城中,但与福州守将李达联合后仍然没能挡住南唐军的攻势,福州内城变成了孤岛。...
原创 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无数生灵涂炭,所造成的各种损失,都堪称是历史之最。...
冷兵器时代的硬核解密:《中国古... 古代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谈到地利,必然绕不开那些兵家必争之地,而这就是今时所言的“枢纽地区”...
原创 如... 在东汉末期,有这样兄妹三人,虽出身屠夫之家,妹妹却成功跻身后宫之主,哥哥则成功获得总镇京师兵马的大权...
原创 明...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对郕王妃汪氏来说,是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她那位背负了近...
中华民国二年四川造币厂造双旗币... 在江西省的一个宁静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内敛而深沉的叶先生。他手中紧握着一枚中华民国二年四川造币厂倾力打...
原创 首... 高拱是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的二甲进士,30岁刚出头就幸运地做了裕王的老师。后来嘉靖皇帝驾崩后,裕王...
原创 三... 三国历史因为有了五零后曹操和六零后刘备的出现,变得精彩无比。相比之下,曹操取天下靠的是实力,刘备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