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三国:领导的心思,可能诸葛亮也不全懂
迪丽瓦拉
2024-06-27 18:38:18
0

原标题:趣聊三国:领导的心思,可能诸葛亮也不全懂

01

公元220年,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刘备追随者,杰出的蜀汉政权的重要奠基人,曾任荆州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的关羽,因吴、魏两国的联军的夹击,以及蜀汉自己人的背刺,英勇且壮烈的牺牲了。

消息传回蜀地之后,全蜀上下的各级领导以及全境军民人等,都感到格外震惊和分外的悲痛。

就在刘备还没有从二弟去世的悲痛中缓过神来的时候,刘备突然又听到一个消息,和自己势不两立了半辈子的曹操挂了。

曹操早年和刘备算是同事,但是在衣带诏事件之后,两人就感情破裂了,并因为政治立场问题,两人的关系开始转变为势不两立。

但是在刘备知道曹操死了之后,却突然放下了心中的悲痛,赶紧安排人给曹操吊孝去了。

刘备这是要在曹操的坟头蹦迪,然后嘲讽老曹家的活人吗。

02

作为三国元首之一,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刘备向曾经的敌人示好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希望借此机会缓和两边的关系,让然后好集中精力对付东吴。

那么刘备难道忘了吗,二爷当年虽然死在了东吴的手上,但二爷当年的目的可是打曹魏,而且如果没有曹魏的夹击,二爷怎么会死呢,因此如果你未来动兵的目的,只是给二爷报仇,你就应该先清算自己这边的人,然后曹魏、东吴一勺烩。

那么刘备当年这么彻底的给二爷报仇了吗,并没有!

而就在刘备拿着热脸去主动贴曹魏时,曹魏这边的新主人曹丕,先是杀了刘备的使者,接着就派人主动进攻刘备。

而这些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都还不算最坏的事。

03

当时最坏的事是什么呢?

曹操至死都没有走出那最后的一步,但是曹丕却完成了曹操的遗愿,改朝换代了自己当皇帝了。

这个消息传来,对当时的刘备来说,甚至比二爷死和曹丕拒绝和解甚至主动出兵,还让刘备心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刘备当年扯的大旗叫“匡扶汉室”,但是现在汉室没法匡扶了,因为汉室的皇帝自己不干了,直接禅让给了曹丕。

从法理上来说,此时的曹丕算是华夏真正的皇帝了,你刘备只是个编外人员,你扯的大旗不好使了,没有了合法的大义,你就是非法组织,以后谁还敢跟你混。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都不用人家曹丕来打,只要时间足够,你蜀汉自己就会很快瓦解。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刘备怎么才能解决呢?

04

就在曹丕称帝后不久,蜀地突然传出了一则新闻,曹丕得位不正,汉室最后的皇帝就是被他干掉的,此时的汉室已经没有合法的皇帝了。

舆论工作做完以后,刘备不顾曾经的汉献帝刘协在世的事实,自己勉为其难的坐上了龙椅。

既然蜀汉和曹魏再无和好的可能,曹丕那边又咄咄逼人,刘备这边腾出手来之后,是不是就该报复曹丕了。

理论上是这样,但当时刘备突然“不计前嫌”了,他这边当了皇帝之后,扭脸就去打东吴了,当时蜀汉宣传部门给出的宣传是,皇帝陛下要御驾亲征,目的是为了给关羽同志报仇。

消息一经传出,是群臣多谏,当时的群臣里,很可能就包括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事后曾说: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

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是,法正要在还能劝下刘备,但我做不到,由此来看,似乎当年的诸葛亮也不赞成刘备伐吴。

05

那么刘备当年为何非要伐吴不可呢,真的只是因为给二爷报仇吗?

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另一个问题,为何关羽在把曹操打的惊慌失措的时候,东吴不和刘备联手,反而要和曹魏夹击关羽。

之前的文章里咱们已经说过,东吴要想发展,荆州必须要在手里,而益州也要拿下,但是在关羽动手打曹操之前,刘备不光拥有了益州,还拿下了另一入住中原的桥头堡——汉中。

而如果任由关羽打下去,那么荆州的核心地段,都会到刘备手里,然后东吴这边别说再想发展,就是在防守上,都要成天提防刘备。

就是孙权本人能忍,他的麾下又能忍吗,人家跟你孙权混可不是为了道义,人家是为了利益,所以孙权当年真有不得不动手的苦衷。

06

此外孙权选择动手的时机也很有讲究,当时关羽正在一线和曹操鏖战,而刘备那边刚拼了命的拿下汉中,并没有余力支援关羽。

因此当孙权动手时,刘备那边只能干看着,而孙权拿回自己曾经“借”出去的地盘以后,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趁着刘备和曹魏的关系无法缓和,又继续对益州方向的刘备发动了持续性的攻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如果任由孙权这么嚣张下去,那么即使刘备活着,蜀汉内部也会发生剧烈的动荡,从而动摇国本,那么当时刘备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

曹魏那边是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孙权这边的矛盾虽大但属于次要矛盾,因此和东吴和好,然后共同抗曹,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你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很难在谈判桌上得到,要想和孙权那边和谈,就必须给人家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于是刘备就御驾亲征快了。

诸葛亮知道刘备的初心吗,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但在大面上,大家能说得出的口的理由,只能是为二爷报仇。

很多时候,领导做决策的原因和理由,其实是两回事,所以有时候你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重庆奉节白帝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不论是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又或者白居易的“白...
原创 6... 1961年,新中国一开国大将逝世。令人奇怪的是,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到蒋介石那里时,老蒋却瘫倒在沙发上,...
原创 孙...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五十五...
原创 秦... 秦国历代君主是如何把秦国从附庸国发展到秦王朝的,其中让秦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是谁?一起了解秦国历代国君...
原创 曹... 东汉末年,曹操能够从一个阉宦之后成为统一中原的大诸侯,除了他的雄才武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家族所给...
原创 古... 前言 蝗灾肆虐,田野间庄稼毁于一旦,古代百姓却宁愿饿肚子也不肯食用唾手可得的蝗虫。 这种看似难以理解...
原创 诸...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其实诸葛亮一开始的时候就知道马谡不能胜任,但为什么还是任...
原创 民... 一组民国彩色老照片,如同穿越时空的钥匙,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些照片中,展现了民国时期的...
原创 讲... 春秋五霸里有个叫宋襄公的,爱讲仁义,据说孔子的仁义礼就是从他这里得到的启发。宋襄公讲仁义讲到什么地步...
原创 原... 我在炙手可热的同时,也与掌握人事权的吏部尚书隆科多和掌握财政权的怡亲王允祥之间关系恶化。在平叛期间,...
原创 他... 北周宇文邕是南北朝时期一代明君,在位时期是有机会统一全国的,但宇文邕的命运和柴荣很像,他在位时天下一...
探寻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少喜究古,于路途见残砖断瓦辄好执而辨析之,发过往之遐思。”崔凯,山东郓城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教...
原创 1... 1976年9月23日晚上,此时正值国丧期间,而2名在毛主席病重期间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值班的两名领导人,...
原创 守...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三十八:陆军一级上将、国民训练总监、南京卫戍司令官唐生智。唐生智(1890-...
原创 宋... 檀道济,南朝刘宋一代名将。他出身南朝王牌军北府军,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起兵时,檀道济便是创业元从功臣...
原创 查... 公元1799年,嘉庆帝下旨赐死乾隆帝的宠臣和珅。和珅估价两亿两白银的家产,全部没收充公。当时民间流传...
原创 菜... 前言 积贫积弱的宋朝,在中国历次对外战争的中是最差的,作为历代大一统王朝忠版图最小的王朝之一,宋朝可...
原创 崇... 大明王朝在中国历史的诸多朝代中绝对算得上是非常强大的一个王朝,不过这样一个王朝并没有长久的延续下去,...
原创 曾...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孝... 康熙二十六年的寒冬腊月,孝庄太后,这位历经沧桑、智慧与慈爱并存的女性,以七十五岁高龄安详地闭上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