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让太子朱标到西安考察,考虑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放弃了?
迪丽瓦拉
2024-06-27 21:04:22
0

原标题:朱元璋让太子朱标到西安考察,考虑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放弃了?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了一场“造城”运动,在许多城市修筑城墙,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应该是南京城墙和西安城墙,六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两座城市的明城墙依然十分完好。其实朱元璋曾派太子朱标到西安考察,计划迁都西安,但随着朱标的离世,迁都西安的计划也戛然而止了。

除了朱标的原因以外,还有什么导致朱元璋放弃了西安呢?

作为关中首屈一指的城市,西安从周朝开始就是都城,一直到唐朝,建都历史1100多年,也是四大古都之首。但是从唐朝以后,再也没有帝王选择在西安建都了。朱元璋之所以也放弃了西安,其实有他自己的考虑。

首先,朱元璋本身就是在江南起家,长江中下游地区才是他最稳固的根基。而南京是朱元璋经营多年的基地,对他来说意义重大。而朱元璋在关中地区则缺乏根基,这是任何一个帝王都忌惮的事情。迁都本身兹事体大,从南京到西安何止一千公里,迁都或许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这可能会让刚刚建立的明朝运转出现问题。

此外,一个国家的都城,往往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对粮食等物资的需求也十分巨大。关中地区已经开发了几千年,这里的土壤肥力下降严重,产出的粮食无法满足都城庞大的人口。唐朝就需要从外地不断调运大量的粮食到西安,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而南京则不一样,南京本身就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这是一个粮食产量很高的地方,有充足的资源供都城使用。即便是后来朱棣迁都北平,也需要通过大运河不断调运南方的粮食。

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北方的许多城市都不如南京,比如河南的开封和洛阳,当时朱元璋也曾考虑过在开封建都,但是这就需要重新修筑大运河,满足都城的漕运需求。

至于后来朱棣迁都北平,那也是朱棣更喜欢自己的大本营罢了,朱棣不想远离自己发家的地方。

说句实在的,如果明朝都城一直在南京,估计明朝也不会亡得那么突然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导言 董卓,字仲颖。东汉末年权臣,轮氏县尉董君雅的儿子。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京...
魏德忠:历史的快门声 □魏德忠 红旗渠总干渠通水了,一张照片生动记录了这个气势如虹的场面:上万人的会场,清晰可见那一张张朴...
原创 这... 随着如今社会的发展,工资水平的提高,我国也制定了工资的最低标准。早已不像以前,大家的工资都是几十或者...
原创 原...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
原创 陌... 央视纪录片中复原的陌刀 陌刀队出,人马俱碎! 不论是野史、小说还是网络游戏,陌刀队被刻画成了唐军最传...
原创 原... 在中国,大学历史专业的人都知道,世界最早的文明出现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距今超过了5000年,这也是唯...
原创 原... 《三国演义》一书中大约写了1200余个人物,既有曹操、刘备这样的常青树,也有些人物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
原创 原... 历史上的太上皇,除非是自己主动禅位,继续大权在握,晚年生活才会比较自在快活。比如,宋高宗赵构和清高宗...
原创 男... 引言 这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人怕出了名后招致麻烦,就像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这出自清...
原创 五...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蜀汉五虎将威震天下,但若抛开关张赵马黄,军中仍有十员猛将,或血战沙场,或力...
原创 古...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以郡县制和自耕农体系为基础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以来,两汉、魏晋、隋唐、元明清,历朝...
原创 原... 由于清朝的目光短浅,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疆土受到了凌辱,这些条约有割...
原创 北... 在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方便我们未来为您提供更多类似文章,同时也为您提供讨论与...
原创 原... 说到全球第一“壕”的王室,很多人会想到历史悠久的英国王室,或是富到流油的迪拜王室。 然而,事实的数据...
美国的衰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 说到美国会衰落,总有一些老油渣如丧考妣,我特别不能理解的,都活了这样的一把年纪,也应该有了人生阅历,...
原创 大... 纵观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历史,极少有从建国到灭亡都一直处于扩张路上的王朝,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开国的一两代...
原创 原... 文成公主是“宗女”吗? 宗女指的是和皇帝同宗人员的女儿。在和亲这件事上,有些时候皇帝看不起求亲的外邦...
原创 他... 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中,大多数将领都在前线、后方显真章,可有一位将领在关键时刻却离开的前线,以至于缺席3...
原创 古...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社会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规则,万事万物皆有其自身法则。三从四德就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
原创 历...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