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景隆和谷王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大军入城,他们二人下场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7-01 07:02:49
0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随着燕王朱棣率领大军直抵南京城下,已是到了关键的决战时刻,建文帝朱允炆一方虽然节节败退,但还有二十万守军,而且南京城高池深,是易守难攻,眼看又是一场激烈的大战。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南京被朱棣兵不血刃的拿下,因为负责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是直接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大军入城,使得朱棣获得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

那么这二人下场如何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疑似卧底的李景隆,虽得善终但结局悲催

李景隆可谓是标准的皇亲国戚,他是明朝开国第三功臣李文忠的儿子,而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曾经当过朱元璋养子,跟朱棣是表兄弟。

在靖难之役之前,李景隆可以说是一个很成功官二代,出身显赫,表现也很是优异,长得也很帅。因此史书记载他“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

但靖难之役开始以后,李景隆表现出他是高级绣花枕头的一面,建文帝朱允炆对他是寄予厚望,是“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并且给了他很大的自主权,是“令一切便宜行事”。

但李景隆的表现是让人大跌眼镜,是屡战屡败,可以说是燕王朱棣的运输大队长,每次战败,又是给其送兵马,又送物资的,是相当贴心,但即使这样,李景隆偏偏还没事,建文帝对他是一再宽容和保护,对他一直是信任有加,并且委以重任,结果等到朱棣到了南京城下以后,李景隆是打开金川门来“回报”建文帝朱允炆,使朱棣完成了最终一击。

靖难之后,朱棣登基为帝,也是投桃报李,授李景隆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而且“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俨然是功臣之首的待遇,压根不是降臣的待遇,所以很可能李景隆就是一个高级卧底,当然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是不是,只能说是疑似、可能是个高级卧底。

当然不论李景隆到底是不是绣花枕头,还是高级卧底,不论是有心或者无意,他在靖难之役的种种作为,是给朱棣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但因为他的待遇太好了,自己又不知进退,显得很是高调,所以靖难诸功臣皆是愤愤不平。先是周王、刑部尚书郑赐等以李景隆贪受贿赂、图谋不轨等发难于他。

又是成国公硃能和吏部尚书蹇义,还有文武群臣,廷劾李景隆和弟弟李增枝逆谋有状。再后来又是礼部尚书李至刚以“大不道”发难于李景隆。

在这一波波发难之中,刚开始朱棣是不予追究,后来是“诏削勋号,绝朝请,以公归第,奉长公主祀”。最后在礼部尚书等人发难下,朱棣干脆褫夺了李景隆的爵位,并且将他软禁在家中,李景隆生气之下,是气得绝食,以这种方式来抵抗,当然有可能也就是做做样子,总之就是没有饿死,到了永乐末年才去世,虽然可以说是得以善终,但是这一生也是相当窝囊,并且很是憋屈的。

可以说李景隆这一生,是打烂了一手好牌,起点很高,但在靖难之役之中的种种草包行为,给人一种高级卧底之感,却没有得到明成祖朱棣的正式确认,只是靖难以后,给其功臣之首的待遇,以致招来其他靖难功臣的怨恨,最终惹得众人接连发难,朱棣为了平息众怒,对他是一再打压,最后可谓是身败名裂。

如果他不是卧底,那么他是真的草包;如果他是卧底,那么他还是草包,被明成祖朱棣玩弄于鼓掌之中,还没有被正名,最后是留下滚滚骂名,成为一代笑谈。

二、谷王朱橞打烂一手好牌,最后被废为庶人

打开金川门投降朱棣,可以说是谷王朱橞在明初靖难之役这场改朝换代事件中的一次正确站队,有这个功劳在身,再加上他是藩王的身份,怎么说也可以在新朝是混得风生水起。

但是谷王朱橞的下场很惨,甚至还不如朱棣登基为帝以后大力打压的宁王朱权,最后自己及其儿子都被废为庶人,并且是除国削爵。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谷王朱橞没有把握好金川门事件的良好开端,没有小心做王,反而是自恃迎朱棣进金川门有功,是骄横霸道,陷害忠良,甚至是越过底线,想要不自量力的图谋不轨,所以最后落得一个凄凉下场。

李景隆、谷王朱橞这二人,虽然在金川门事件之中对朱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下场还是相当惨的,所以说有时候不是说见风使舵的当功臣,就一定可以有着大好的将来,更多是要夹着尾巴做人,才有可能荣华富贵下去,不然太高调,不知进退,或者是自恃劳苦功高,飞扬跋扈,甚至生出不臣之心,那么下场往往是很悲惨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乾... 作为各种小说、电视剧中的红人,乾隆皇帝一天怎么度过?戏说剧认为他忙着和纪晓岚和珅编段子,宫斗剧认为他...
原创 唯... 就如同史学家对历代帝王的评价惜字如金一样,对历代皇后的评价也是相当苛刻,绕是如此,也有一位皇后在条条...
原创 匈...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
原创 如... 马皇后其名为马秀英,安徽宿州人,为人仁慈、简朴,在历史中被世人公认的一位贤后。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
原创 被...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原典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根据度娘的解释,本指围攻...
原创 正... 三国时代是名将智者尽显英雄本色的舞台。无论你是名将还是谋臣,只要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就可以在那个波...
原创 因... 北宋是我国在经历混乱的五代十国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虽然疆域面积在全盛时期只有460万平方公里,稳...
原创 隋... 隋唐第二猛将,单挑李元霸一百回合。 李元霸,西府赵王,以一对重三百二十斤的擂鼓瓮金锤威震四方; 李元...
原创 清... 孙耀庭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区一个贫农的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个弟兄,孙耀庭是老二。他出生时,全家只有7...
原创 大... 对于中国人来说,匈奴无疑是我们最熟悉的少数民族之一了,无论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
原创 慈... 世人对于慈禧太后的认知,基本都是清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因为在清朝统治进入晚清阶段的时候,慈禧太后便开始...
原创 刚... 1785年的11月,湖南湘乡的江夫人生下了一个女儿,丈夫江沛霖本不是一个重男轻女之人,更何况他们在此...
原创 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也逐渐开放,有一些新奇的事物和新奇的理念也逐渐的接受,对于曾经封...
原创 这...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可以说创造了那时期最灿烂的文化,却被人称为蛮夷之国,实在为它憋屈。 这个国...
原创 因... 俗话说得好:“妇女能顶半边天”,即使在女性地位极为低下的古代,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比如,皇后作为一国之...
原创 杨... 发生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太平天国彻底走向衰落,为何会爆发这次公开的...
原创 刘... 刘封率军加入襄樊战役,改变不了关羽失败的结果,但刘封在关羽兵败后进行及时援助,有很大可能救下关羽。 ...
原创 戚... 根据唐尧臣发来的报告:桃渚方面的倭寇已进至精进寺(在今临海东百二十里)! 这里补叙一下唐尧臣其人。 ...
原创 历... 看过《延禧攻略》的人无不憎恨里面的喜塔腊尔晴。她为人歹毒,费尽心机拆散了傅恒与他所爱之人,自己鸠占鹊...
原创 贪... 我们看古装剧,总会有“免死金牌”的桥段,犯了重罪即将被诛杀的臣子或者百姓,就可以用皇帝赏赐的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