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侠郭解行侠仗义,汉武帝为何下令杀他全族?事后才知此计真高明
迪丽瓦拉
2025-07-01 10:33:21
0

对于中国人来说,匈奴无疑是我们最熟悉的少数民族之一了,无论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还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都是描写匈奴这个北方的游牧民族。

匈奴几乎是与中原文明一起壮大的游牧民族,贾谊在《过秦论》中就有“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句子,这说明匈奴早在秦朝就成为了中原统治者的心头大患。而汉高祖刘邦更是在“白登之围”中吃了大亏,如若不是谋士陈平献出奇计,刘邦恐怕难以逃出生天。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对于匈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实际上是历史上首位与匈奴“和亲”的帝王,此后的汉惠帝、汉文帝以及汉景帝等人,对于北方匈奴的政策也都是采用“和亲”这种方式。

真正开始正面对抗匈奴的帝王是汉武帝,此时的西汉经历了长达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和军事实力已经可以和匈奴对战。汉武帝时期有三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它们分别是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正是这三次大战使得匈奴由兴盛转向了衰落,汉朝开始在西亚、中亚以及西域诸国之中称雄,伴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深化,东方大国的地位日益凸显。

一说到汉武帝朝与匈奴的对抗,那便有两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人物,他们分别是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和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传奇的将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出神入化的军事才能,还有他们低贱的身世以及诡异的上位之路。

卫青是何许人也?他不过是平阳侯府女仆与县吏通奸的私生子罢了,一生下来就给人放羊的卫青身份也只不过是一个骑奴。而霍去病的身份更加低微,他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搞不清楚是谁。但就是这样两个人被汉武帝重用,并且打响了中国历史上对抗匈奴的第一场战役,活生生地将匈奴人由“鼎盛”打到了“中衰”。

汉武帝为何要选择两位身份低微的奴隶做将军?难道当时的汉朝就没有人才了吗?

当然不是,当时的汉朝有一位相当出名的人物,他便是名噪一时的大侠郭解。“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游侠列传》中描述了郭解的名声:“即便是普天之下最没有道德和操守的人,只要听到郭解的名字,也必定会肃然起敬。”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不仅没有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反而在一场小小的官司中被汉武帝杀死。前面提到汉武帝重用出身卑微的卫青与霍去病,可见汉武帝用人是看重才能的,可对于名声如此好的大侠郭解汉武帝却宁愿杀掉也不重用他,汉武帝莫非是昏聩吗?

不不不,司马迁的一句话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司马迁记录了关于郭解的几件事情,以彰显他这个人的侠义之气,第一件事情是说郭解的外甥仗着郭解的名声,便到处欺凌人家,后来他的外甥因强迫别人喝酒被杀死,郭解在别人的指引下很快就知道了凶手的去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这个人眼看没有办法,只能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郭解,却没有料到郭解说:“这是我外甥的错,和你没有关系”,竟然就这样放走了他。关于郭解的事迹还有很多,大致意思都是说他这个人因为宽大的胸怀和惩恶扬善的性格,行侠仗义,在当时拥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游侠豪倨,藉藉有声。权行州里,力折公卿。朱家脱季,剧孟定倾。急人之难,免雠於更。”

这是后人对郭解等游侠的评价,这其实也反映出了郭解等人的影行事方式,他们这些游侠擅长的是潜行和暗杀,尤其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游击式打法,往往都能在悄无声息中解决一个人的性命。

与《游侠列传》并列的《刺客列传》中,就有很多这类的故事,例如荆轲刺秦、专诸刺王僚、高渐离击筑刺秦王等等,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偷袭与刺杀的高手。游侠等人虽然与刺客有着些许的区别,但就他们行事的手法来说,还是相当一致的。

汉武帝面对的是数十万骑兵的匈奴,这不是仅仅靠刺杀一个两个人就能解决的,这就是汉武帝不用郭解的直接原因。这些游侠们根本就不具备统兵打仗的能力,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郭解都不能进入汉武帝的法眼。

事实上,游侠这种分散的单独行动是不具备任何杀伤力的,尤其是在几乎决定汉朝与匈奴国运的重大战争上,郭解这些人根本就不具备任何才能。而卫青与霍去病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他们无疑是天生的军事家,卫青当年还是马奴时便以“汉朝人不爱惜自己的女人和马,注定是没有前途的”这样的话震惊了汉武帝。

汉武帝作为一个阅人无数的帝王,他深深地明白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上天赐予他的礼物。

公元前127年,大将军卫青收复了河南地区(漠南地区),6年之后,霍去病成功地夺取了河西走廊,并且俘获了匈奴人十万有余。2年之后,卫青和霍去病二人兵分两路,分别击溃了单于和左贤王,匈奴再也没有力量南下骚扰汉朝。

统领数十万士兵打仗这样的事情,是一向离群索居的郭解大侠做不到的,但这并不是汉武帝杀死他的根本原因。

汉武帝为什么要杀死大侠郭解呢?

司马迁曾经借荀子之口给所谓的游侠们下了一个定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下的读书人总是以文字来蛊惑人心;而所谓的游侠也用武力来违反国家的禁令。”

这个现象在《游侠列传》中是相当明显的,这些所谓的游侠们和儒生一样不事生产,但却能轻轻松松地受到人们的崇拜。更为重要的是,大侠们几乎是想杀谁就杀谁,而且杀人之后根本都不用负任何责任,这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早在秦朝时期,法律条文就已经相当完备了,汉朝更是有详细的法令法规,这些游侠们却视国家法律为无物。

试想一下,一群人公然凌驾在国家层面的法律之上,任意杀害他人却逍遥法外,哪一个皇帝能容忍这样的人存在?更奇特的是,这些人在蛊惑人心方面实在是相当有一套,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大群人狂热崇拜,这种风气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是很不利的。

因此,汉朝下令逮捕郭解。

然而郭解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很多人都冒着杀头的风险帮助郭解,以至于抓捕多年都未曾成功。在郭解逃亡的期间,有一个儒生说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结果这个儒生就被人杀死并且割掉舌头。类似于这种事件有很多,为此,御史大夫公孙弘上书汉武帝道:

“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於解杀之。当大逆无道。”

汉武帝觉得有道理,于是加大对郭解搜查力度最终将其抓住并杀死,不仅如此,郭解的家人也一并遭到株连。

汉武帝作为一个明智的君王,他根本不可能让这样的人去带兵打仗,相反,他还要找机会除掉这些人。大侠郭解作为游侠中的领军人物,自然是首当其冲的,汉武帝这是有意的杀鸡儆猴。

不得不承认,汉武帝的这个行为虽然残暴,但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决策,否则的话,西汉百姓的价值观便不再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而是整天向往如何成为一个古惑仔,想想真令人后怕!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上很多的故事都能给我们以启发。

曾国藩曾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年轻时期的曾国藩甚至可以用“愚笨”来形容。他能以庸才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

可见,读书真的能启迪智慧。

曾国藩的书桌上,就常年摆着一本奇书——《智囊全集》。曾国藩日夜捧读,如痴如醉。出了曾国藩之外,这本书被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杜月笙得到这本书之后如若至宝,因为他识字不多,就让人边读边讲解,经常听得如醉如痴,感慨说:“读懂这本书,才算读懂了社会。”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企业的老总也都喜欢读这本书,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就非常推崇这本书,从中学会了很多道理智慧,他也将这本书推荐给万达高层诵读。

而他们,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

《智囊》是明代奇才冯梦龙所著一部智慧故事总集,全书收录了上讫先秦下至明代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将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现,有趣;然后再进行解读,提炼出人生智慧,有料。

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读一读这本奇书,不过原版的乃是文言文叙述,理解难度较大。笔者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套文、白对照版的《智囊全集》。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进行购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年... 在古老的京城深处,随着朝廷命令的下达,一场轰动整个帝国的大事件正在悄然展开。 年羹尧,这位曾经权倾朝...
原创 秦...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考虑到已经无力攻灭南宋,准备接受南宋的议和请求,但议和不是无条件的,金...
原创 1... 1875年,19岁同治驾崩刚刚2小时,所有人哭得正伤心时,亲妈慈禧突然冒出一句,“以后继续实行垂帘听...
原创 这... 大家知道什么是幕僚么?其实就是政客的意思。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有幕僚的身影。 这些幕僚不仅给大官出主...
原创 宋... 北宋末年,因为徽钦二宗的昏庸,再加上女真人的强势,于是就有了靖康之耻,北宋也随之灭亡。当时宋徽宗的第...
原创 咸... 1856年,咸丰与慈禧正恩爱,皇后突然带着贴身太监冲到储秀宫外,双膝跪地,高声道,“请皇帝起,听祖训...
原创 为...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内蒙古和蒙古到底有什么区别?从世界地图上看,内蒙古是中国北部的省级行政...
原创 和... 和珅一倒,嘉庆吃饱”提到和珅,人们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富可敌国,从和珅家里收缴的金银粮食够嘉庆年间的...
原创 年... 1723年,雍正拉着大舅子年羹尧的手,含情脉脉地说:“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才够!”谁料1年后,因一只老虎...
原创 武...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是汉高祖刘邦之妻吕雉,她之所以被后人熟悉,靠的并不是皇后这一身份,而是她阴狠毒辣...
原创 除... 我们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提到晚清朝廷,我们总会想到落寞腐朽、一味退让。...
原创 雍... 雍正皇帝身上虽然有很多的争议,比如他的皇位真的是皇考康熙心甘情愿传给他的吗?再比如他的生母孝恭仁皇后...
原创 1...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乾... 乾隆晚年,几个儿子争夺皇位相当激烈,但最小的永璘却说:“反正怎么轮也轮不到我,只愿各位哥哥可怜我,把...
原创 纵... 在清朝有两幅著名的半身像长卷,一幅是乾隆朝的《心写治平》,一幅是道光朝的《雍宫式范》,二者所绘制的都...
原创 宋... 元祐七年,高太后在临终前一年又给孙子宋哲宗安排了一件堵心事,她给哲宗安排了一场婚事,对象是马军都虞候...
原创 韩... 提起韩愈,想必我们大家就十分熟悉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文学成就毋庸置疑,《师说》作为我们...
原创 李... 一、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最大的功臣是谁?没错,便是尉迟恭。其实最初时一切很顺利,李世民也...
原创 霸... 葵丘之盟后的齐桓公,达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 是的,从周公之后,再也没有过一个臣子能有齐桓公这样的荣光...
原创 戎... 战国时期,赵国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原是中原地区老牌诸侯国晋国的家臣,也就是说赵国的前身其实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