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辽帝国在中亚,为什么只撑了80年,而突厥人能给西亚人换祖宗?
迪丽瓦拉
2025-07-02 02:33:14
0

游牧民族,在古代中国是野蛮、掠夺和毁灭的代名词。

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原各国就把来自西方和北方边境的异族人视为心腹大患。

秦始皇修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北境胡人南下侵袭,而到了汉朝,中原汉人曾经一度封狼居胥,把蛮族赶出了西北。

回顾中国古代史,我们发现,中原汉人文明的征战史几乎就是游牧民族的兴亡史。

但是,同样是游牧民族,有的能称霸一方数百年,有的却早早的化为了历史的尘埃,突厥和契丹就是个例子。

契丹人建立的西辽帝国曾经争霸中亚,但却国祚不到百年,而被汉人杀得服服帖帖的突厥人却能在西亚大杀四方,甚至给当地人换了祖宗。

西辽帝国的兴亡

说起契丹,那必然绕不开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契丹人首领,他建立了契丹人的政权,辽国。

俗话说,胡无百年运,但是辽国的历史却有118年,在五代十国时期算得上一个长命的国家了。

辽国灭亡后,耶律阿保机的第八代子孙耶律大石建立了新的政权,西辽帝国。西辽虽然也号称辽,但国祚却远没有辽那么长,建国80年之后,西辽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最后苟延残喘了十几年,最终不到百年就灭亡。

西辽和南宋都是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算不上大统一帝国,但是南宋在丢了中原后依然坚持了150年才灭亡,西辽历史却连百年都不到。

西辽短命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西辽政权的集权制度和行政制度。

任何政权能够长久存在的根基都在于稳固的统治,但西辽正是在对领土的统治上出了大问题。

辽国的主体民族是契丹族人,但是西辽建立时,契丹人口的数量已经被战乱削减了许多,因此西辽帝国中,契丹人的数量较少。

主体民族的数量太少,统治力自然不高,因此西辽政权为了维持对各地区的统治,并没有采用集权制度,而是采用了类似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度。

中原的分封制度在周末走到了尽头,随后的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封建制彻底瓦解了分封制。

这种千年之前就被中原文明抛弃的落后制度,却被西辽政权重新捡起。

西辽帝国所面对的问题周朝末年周天子所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诸王的实力过强,皇帝的实力就显得更弱,和平时期,强大的诸侯王能够保卫边疆,但内乱时,诸侯王就是皇帝最大的威胁。

在西辽的开国皇帝耶律大石统治时期,西辽帝国的政权十分稳固,各国都乐意臣服于耶律大石。

但这种政治模式是强人政治,过于依赖政治精英的个人能力,而不是稳定有效的政治制度。

因此,当耶律大石去世后,西辽就已经有了分裂的隐患。

公元1178年,西辽爆发了严重的内乱,叛乱严重消耗了西辽政权的军事实力,并且导致西辽四分五裂,最终无力抵抗蒙古帝国的入侵,被蒙古人所灭亡。

突厥化的影响

和西辽帝国有些相似的另一个游牧民族政权——突厥帝国的命运就和西辽截然不同。

西辽和突厥都是被中原汉人文明赶出去的手下败将,但是西辽只在中亚地区称霸不到百年,突厥却能在西亚地区建立一个强大且长久的政权,甚至同化了西亚本土人,给西亚人换了“祖宗”。

突厥帝国的兴起缘于大唐对西域的进攻,公元657年,大唐将领苏定芳西征突厥,西突厥政权因此灭亡。

但是,西突厥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是突厥人却逃离了西域,在中西亚地区幸存下来,并且最终再度崛起,建立了新的国家。

如此看来,突厥帝国和匈奴帝国的命运很像,匈奴帝国也是被中原汉人文明所击败后,向西逃到了欧洲的匈奴人所建立的政权。

但是,突厥人对中西亚的影响远超匈奴人对欧洲的影响。

一开始,西突厥人塞尔柱在抵达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城后,皈依了真主安拉,成为了一名穆斯林,由此被伊斯兰世界所接纳。

在伊斯兰世界站稳脚跟之后,塞尔柱举兵入群了阿拉伯世界的文明中心——圣城巴格达。

巴格达沦陷后,圣城领袖阿巴斯哈里发沦为了塞尔柱的傀儡,塞尔柱成为了布维西政权的领袖的领袖“苏丹”,由此开始了称霸西亚的历史。

自从被大唐驱赶到西亚后,突厥人西迁的历史长达千年,但突厥人却未被西亚文明所同化,反而用“突厥化”同化了许多西亚人。

彼时,许多西亚国家都是小国,人口很少,而80万西突厥人西迁无异于海水涌进小溪,突厥人抵达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的比例就会被稀释。

当突厥人口所占的比例具有绝对优势后,当地文明势必就会突厥文化所影响。

除了人口数量以外,突厥文明的先进性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古代,虽然我们中原汉人文明以天朝上国的身份,鄙夷着西北的游牧民族,把他们蔑称为蛮夷,但这些被我们视为野蛮人的落后文明,在西亚和中亚地区却算得上先进。

那时中西亚地区的许多文明还处于部落阶段,有些甚至连文字都没有发明,而西迁的突厥人面对这种落后的文明可谓是“降维打击”。

因此,与其说是突厥人同化了西亚人,不如说是突厥人给西亚人送来了发达的文明。

最后就是两个强大的突厥政权的诞生,为中西亚地区的突厥人带来了千百年的繁荣,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中西亚地区的地位。

就像大汉大唐在东亚的地位。

许多小国都归顺了塞尔柱和奥斯曼,并且主动学习宗主国的文化,突厥文化因此得以在中西亚地区广泛传播。

得益于塞尔柱和奥斯曼的强大,绝大多数移居西亚各国的突厥人都有着非常强烈了民族自尊心。

因此他们不屑于融入当地文明,而是保留了突厥文化,进而反过来同化当地人,这就是为何突厥人能给中西亚人“换祖宗”的重要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灯下黑,有光的地方必然有影子”。这样的一句话放在哪一种地方都适用,不仅仅是因为这句话的真实性,还因...
原创 如...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保守估计有5000年,中国的姓氏和中国的历史一样悠久,并且数目众多,据不完全统计,...
原创 面... 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历来颇有争议。是他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唐朝推向了顶峰;但也是他亲手把唐朝推向了灭...
原创 武... 萧淑妃原本是高宗最宠爱的妃子,以至于他敢于直接向王皇后进行挑战。一方面是因为她的确受宠,王皇后不受宠...
原创 为... 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没有永恒的家族,没有永恒的富贵。东晋从司马睿在3...
原创 武... 在古人的观念中做梦是一件十分玄妙的事,可以带给人许多信息和启示,其中也包括对未来的预测,再结合古人对...
原创 后... 在对李愬简介前,先应该了解一下唐朝中期的政治局势。当时唐朝廷对地方藩镇失去了控制,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
孔子铜雕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 孔子铜雕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犹如一座历史与文化的灯塔,为莘莘学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尊铜像...
原创 蔡... 东汉末年,在桂阳郡大凑山下有一家铁匠,姓蔡,世世代代是东汉官方御用铁匠。而蔡伦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原创 韩... 李世民这样评价:“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韩信的出现,帮助刘邦实现了霸业的梦想,但韩信的成功却...
原创 这...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为猖獗的时期之一,史称“第一次宦官之祸”。从汉和帝时期之后的一百多年,东汉...
原创 李... 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宫府兵遂溃,万彻与数十骑亡入终南山。 这是《资治通鉴》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
原创 出... 2000年,一座3000多年前的古墓,在殷墟“妇好墓”近旁破土而出。而随之出土的陪葬品令人震惊不已,...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荡平六国,统一华夏,废除前周以礼乐治国的封建制度,倡导无为而治,建立起中央集权...
原创 三... 前言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各路谋士尽显才华,纷纷为各自主公出谋划策。在众多智谋之士中,郭嘉这个名字常...
原创 郦... 按照现在的角度来看,郦食其就是一个死间(高级间谍),但郦食其原本可以不死,但他死于韩信的功名利禄之手...
原创 文... 说起颜良、文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们是袁绍手下最强的两员猛将。早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汜水关之战,华雄...
原创 战... 大家都知道在战国时期,有些诸侯国的国君死后,除了安排一个儿子继承王位之外,还会给其他儿子安排一个较好...
原创 此... 谈三国名将,刘备有五虎将,曹操又五子良将,而孙权有什么呢?实际上,孙权麾下也有不少悍将,比如甘宁、吕...
原创 都...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是被刘邦和项羽给推翻的,所以刘邦和项羽以及秦始皇也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