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财主抢李莲英家一亩地,他成慈禧亲信后如何报复的?暴露人性丑恶
迪丽瓦拉
2025-07-02 22:32:28
0

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

在古代以强欺弱的事件数不胜数,毕竟在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有限,生产力水平也十分低下,侧面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的局限性。

历史上有一位太监李莲英他就曾经被财主欺负,逼不得已成为太监,等他“功成名就”时也不忘“以牙还牙”,他的所做所为与恶霸地主的行为也不相上下。

很多人也许都相信书本上的人性本善理论,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人性本恶,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是英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的太监与宦官,相信大家总能想起一些历史人物,比如郑和、魏忠贤、李莲英等都是代表人物。他们是历史上的特殊群体。

太监宦官源于何时何地其实历史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据说源于春秋战国的宫刑。很多也只是大家的猜想,是文化自身的产物。

不过太监也有很多的要求,并不是想当就能当,在古代很多人都想求富贵,因此很多人都想进宫当太监,李莲英也不例外。

而朝廷也有相关规定,比如家中有四五个男子才能有一人申请入宫,并且还得等到宫中空缺职位时,同时进宫做太监的人都要到礼部留档。

太监与宦官其实也是有区别的,太监是最高等级的宦官,不过到了清朝宦官与太监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会产生宦官这一群体,其实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是阉人,只不过为了获得充足的劳动力,以及维护血统的纯正,也是一种历史必然趋势。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宦官参政也日益成为主流。东汉时期是宦官制度的繁荣时期,物极必反之后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

到了明朝宦官参政达到了顶峰,清朝吸取教训整治宦官制度,宦官权力已经有所减弱,一直到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掌权时,一些宦官才重新登上政治舞台。

但是随着清朝的覆灭,他们也成为了历史的尘埃。时代是与时俱进的,制度亦然。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勇敢的接受新事物。

李莲英是清朝出名的宦官,他凭借自己超强的业务能力、才能与智慧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他也不同于以往的宦官利用职务来行恶事。

以慈禧太后的地位选一个养眼的太监在身边伺候是非常容易的,而她选择长相非常丑陋的李莲英,一定是他身上有过人之处。

慈禧太后非常爱美,李莲英就专门去学习了三十种发型,每天都变着花样给慈禧太后梳新发髻,也因为这一点深得太后喜爱。

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非常注重养生,喜欢按摩,而李莲英的按摩手法也是非常的独到,很难不令太后欢喜。

慈禧太后还喜欢听书,李莲英就苦练自己的说书技巧,每天都绘声绘色的给慈禧太后说书,可以说李莲英对慈禧太后的照顾是无微不至,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李莲英懂得把握分寸,对于政事他从不越界。李莲英了解慈禧对权力的渴望与敏感,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要提防,更别说是自己。

所以李莲英对外行事一直很低调,慈禧太后对他十分信任,可以说李莲英是受宠一生!不得不说低调是一种处世哲学,我们都应该学会低调待人待事。

李莲英对待慈禧太后可谓尽心尽力,但是对待他的“仇人”也是足够心狠手辣,让人难以接受。

李莲英出身于农村家境贫寒,本来生活就十分艰难,之后还有财主抢夺他们的地,所以李莲英当了太监,“有头有脸”之后选择回乡“报复”。

不过太监出宫很难,在清朝有规定太监不允许出京城,因为太监都是皇帝或者太后身边的人,出门就代表着皇帝或者太后。

为了防止他们干涉政务,胡作非为,所以清朝对于太监出宫一事是有明确规定的。

但慈禧太后还是同意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太后对李莲英的“宠爱”,不得不说李莲英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因为不是所有的太监都可以深得太后喜爱。

但是有头脑的人如果不用对地方,也极易带来祸端。从财主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李莲英的心狠手辣与过于精明。

李莲英回乡看望自己的家人,其实更加真实的目的是他想“复仇”。李莲英小的时候家里就非常的贫困,因为一个财主的欺压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曾经也报过官府,但是报官不成反倒挨了鞭子,走投无路他们一家人到了外地讨生活,受了很多苦。所以李莲英这才进宫当了太监。

如今当他回乡时所有人都前来附和,果然是此一时彼一时,当人拥有权势与地位时所有人都想与你做朋友。

而这时备受压力的其实是当时欺负他们的财主,他直接跪地求饶,求李莲英可以放过自己。

李莲英对于此表现的很大度,不与财主计较。但是背地里李莲英不仅惩罚了财主,连同财主的女儿也受到伤害。

李莲英以提携财主家为由,想将他的女儿送到宫中当选贵人,从此飞黄腾达,财主也开始做着有朝一日可以成为皇亲国舅的美梦。

财主逢人就说李莲英的好话,但终究还是被蒙骗!李莲英进城不久就将大财主家的女儿卖到了青楼,而没有送至皇宫。

而大财主本人不久后也被抓至大牢,或许大财主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何坐牢。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李莲英的手段之狠毒,不愧是清朝宦官的首领。

慈禧太后去世以后,他很明智随即出宫退隐。1911年传出了他病逝的消息,之后被葬在李家坟墓。

但是1966年有人进入他的坟墓,却发现一个大秘密,他的尸骨是不完整的,很多人都对此进行了猜测。

很多人认为李兰英是被仇人所杀害,毕竟他一直站在太后的立场上。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载沣所为,毕竟光绪帝的死与李莲英或多或少有一定关系。但是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据李莲英的后人称他是得病死的,并不是传言中的“死无全尸”。历史上的很多传说都经不起推敲,我们要理智分析,不能以讹传讹,做一个合格的历史文化的传播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历代王朝在总结前朝覆亡的经验教训时总会矫枉过正,比如西汉认为秦朝覆灭是因为不分封宗室为诸侯...
原创 雍... 根据后人的概括,康熙晚年九子夺嫡衍生出的八阿哥党成员有:八阿哥胤禗,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这些人,当...
原创 杜... 北宋末年,最早梁山泊的创始人杜迁排名第2,宋万排名第3,为什么最后俩人在108将中排名却是82和83...
原创 雍...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历经二十多年,经久不衰,除了剧集确实优秀以外,也离不开大家的不断造梗。...
顺义访古|康熙4次驻跸顺义大东... 康熙皇帝4次北巡,返回紫禁城前的最后一站,都特地绕一下,来顺义县大东庄,并留宿在海岛寺。 康熙三十年...
“破天荒”也源自科考? 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卷六中专门收录许多有关科考的精彩“段子”,如今读来既“涨知识”,也令人忍俊不...
原创 她... 清朝时期,后宫中除了中宫皇后之外,还有八个妃嫔等级,而位分稍高的妃、贵妃其实在清朝每一代皇帝都有很多...
杭州岳飞墓唯一一次被打开:里面... 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勾起了我们对于南宋名将、抗金英雄岳飞的回忆。在民间有着崇高地位的岳鹏...
原创 以... 前言 魏延和赵云,两个在三国历史上都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字,一个以忠勇著称,一个以智勇双全闻名。 如果这...
原创 瓦... 在隋末乱世的时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其中以瓦岗寨的势力最为强大,当时他们曾数次击败前来征讨的隋军,引...
宣南文化博物馆:《宣南往士》不... 宣南文化被誉为北京文化源头、缩影与精华,宣南文化博物馆便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椿寺内。作为...
关麟征与陈诚:国民党内部的恩怨... 在国民党的历史中,关麟征与陈诚的恩怨可谓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这两位曾经的同学、战友,因人事纷争和权...
原创 袁... 除了狙击钱谦益之外,在周温二人的发迹历史中,还有一件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冤杀袁崇焕,并借此收拾...
原创 雍... 雍正对参与夺嫡的几个兄弟,打击得比较狠,其中五人圈禁至死。 雍正死后,乾隆却都给予翻案,比较厚待。 ...
权倾两百年,创立西魏北周隋唐四... 近来无意中刷到电视剧马跃版的《贞观之治》,剧中李世民率领几千府兵就击败了几十万大军的窦建德,以及下令...
原创 嘴...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先烈用泪血赢得革命的胜利,他们舍弃至亲骨肉、缠绵爱情的个人情愫,...
原创 同... 天下的治理从来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每个国家的国君,都会有一个谋士和军师一样的大臣存在,虽然封建社会...
原创 明... 明末时期,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外有满清大军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许多明朝大臣不是想着如何报国,反而都...
唐太宗的治国传奇:贞观之治的辉... 唐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而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帝王之星。他所铸就的贞观之...
文化中国行丨看明代“世界地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经略海洋”悠久历史。从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海贝,到宋元时期载满龙泉青瓷的圣杯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