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之后,中日仇恨自此开始。但是,1898年,伊藤内阁垮台后,“头号战犯”伊藤博文游历中国,竟然被奉为座上宾。
当年9月份,伊藤博文来到北京,并逗留了一些时日。在这期间,关于朝廷要重用伊藤博文的消息则满天飞了,甚至还有人说,伊藤博文要做清朝的首相。
伊藤博文是日本的第一任首相,日本明治维新,他功不可没,曾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当然,很多人无法忘却的是,伊藤博文任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并作为日方全权代表,和李鸿章签约了《马关条约》,将中国拉入了被宰割、蹂躏的深渊。
从民众情绪来说,伊藤博文来华,我们是要扔烂菜叶、臭鸡蛋“轰炸”的,再或者,有仁人志士进行暗杀的。
然而,伊藤博文来华后,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或许伊藤博文都不会想到,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
在天津,直隶总督荣禄设宴招待,袁世凯、聂士成全程作陪。过了两三日,伊藤博文应光绪之邀入京。
在京时,康有为等人与伊藤博文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请教变法之事。不久,光绪帝正式聘任伊藤博文为变法总顾问,还亲自接见了他。
当时,庆亲王奕劻也在场,光绪帝当面称赞伊藤博文:“久闻贵爵大名,今得延见,深感满意。”并表示:“贵国自维新后,庶绩咸熙,皆出贵侯手定,各国无不钦仰,无不赞美,朕亦时佩于心。”
光绪客套了这么多,总的就是要表达借才变法的意思。看到光绪这么有诚意,伊藤博文也很爽快,一口答应下来了。
伊藤博文在华的系列活动,引发人们无限的猜想,以至于谣言满天飞,这也冲击了清廷的朝局。
维新派对伊藤博文带有强大的期望,顽固派则一片惊恐,害怕伊藤博文干预维新党的变法,更害怕在变法中失去权力。
在谣言满天飞的当口,慈禧还是坐不住了,她预估光绪要夺权,便先下手为强,由颐和园赶往紫禁城,宣布“训政”,并囚禁了光绪帝,维新党人开始亡命天涯。
伊藤博文访华可以说是一个信号,促使顽固派发动政变,向维新派举起了屠刀。而在戊戌政变后,伊藤博文则参与救援被捕的黄遵宪,并协助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日本。
伊藤博文与百日维新和维新派的关系真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