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套国宝级文物告诉你,谁才是春秋五霸中最货真价实的霸主
迪丽瓦拉
2025-07-03 01:02:25
0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21)

主笔:闲乐生

城濮之战,晋文公大胜楚师,奠定了晋国的百年霸业。战后,晋军在楚营里开了三天庆祝胜利的联欢会,然后满载着战利品,高奏凯歌,回到晋国。周天子襄王感觉自己也要意思一下,于是派了卿士王子虎前去慰劳褒奖,说:“从前先君昭王伐楚,丧六师于汉,卒于江上;后宣王伐楚,亦丧师于南国;再后,齐桓联合八国诸侯共同伐楚,与楚大夫定盟于召陵,未能伤楚分毫;数百年来,我华夏列国,竟未能在楚国那里得过半点便宜!今君侯大败楚师,一吐我中国百年怨气,此实乃不世之功也。故天子决定亲自前来接见你,犒赏三军,特令臣先来报知。”

周天子贵为天下共主,竟然肯亲自前来与诸侯相会,这个面子可真是大了去了!就连齐桓公,也只是跟太子会面过,晋文公居然找了天子来开会,这是何等的尊宠和荣耀,齐桓公要是地下有知,恐怕也要嫉妒的从土里面爬起来抱怨几句。这也没办法,随着周室的愈发衰弱,周天子已经真切地认识到,现在已没有比和霸主合作更好的选择了,伟大属于霸主,光荣属于天子,这就够了,反正他已和伟大无缘了。

晋文公闻信,心里那叫一个爽啊,于是二话不说决定让郑国大出血本,要在郑地践土(郑地,今河南开封荥泽县)为周襄王建一座行宫,然后相约于五月初十在那里恭候天子大驾。

公元前632年四月二十七日,晋文公率领大军来到践土,开始为周天子建行宫。此次会盟之所以在郑地举行,一则此地处天下之中,影响力可以辐射各国;二则也好给归附楚国的郑国点颜色看看,让他们来负责招待周天子与诸侯们的一切费用开支,作为惩罚。

果然,郑文公心中害怕,赶紧派大夫前来求盟,晋文公于是大发善心,答应郑国的求盟,收了郑文公做小弟。

五月初九,郑伯亲自来到践土,对晋侯又是送礼又是赔笑脸,让晋文公觉得倍儿有面子,两国随即签订协议,约定郑国只要以后不再跟楚国眉来眼去,老老实实地跟着晋国混,并按时给晋国这个老大交纳保护费,晋国就会尽全力罩着郑国,不让别人欺负他。

五月初九的夜晚,对晋文公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明天五月初十的正式会盟,将会是自己人生中最风光荣耀的日子,从明天开始,请你们不要再叫我晋侯,我已经是晋霸了,你们叫我晋爸爸也行。

五月初十,继三十年前齐桓“葵丘大会”后最大的一次国际盛会——“践土之盟”顺利召开了。

与会的各国首脑有:宋成公王臣、齐昭公潘、鲁僖公申(这都是老哥们儿了),郑文公捷,陈穆公款、蔡庄公甲午,莒兹丕公期(这是东夷代表),另外还有两个特殊人物,那就是卫成公的弟弟叔武和卫大夫元咺(卫成公因附楚背晋已被卫人驱逐)。

缺席的各国首脑有:秦穆公任好(一来路远,二来秦国从来没掺和过中原的盟会,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来,只是送了封信给文公表示一下祝贺),许僖公(楚国的忠实小弟,骨气硬讲义气,所以也不肯来,后来被大家海扁了一顿),曹共公襄(仍因附楚而被晋文公关押中),楚成王(他当然不会来,除非他脑袋秀逗了)。

其实这些人多来一个少来一个都没关系,关键是周天子要来,他才是今天面子最大的人。于是,大家会合了以后,便在老大哥晋文公的带领下于三十里外迎接周襄王,然后回到践土,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步,献俘。奴隶社会的奴隶很大一部分都来自战俘,城濮之战,楚国被打得落花流水,被抓的俘虏自然也不少,晋文公要想当霸主,就得出点血(一来可以讨好襄王,二来也可以夸耀自己的战功),他一口气送了周襄王一千步兵,一百辆战车。

第二步,回赠。晋文公送了周天子几乎一个加强营,这可不是小数目,周襄王当然也要稍微意思一下,过了两天(五月十二日),他果然赏赐了文公六样好东西:

1.衣。大辂之服,即祭祀乘车专用制服,顺应时尚的流行趋势,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样式新颖,款式独特,穿起来那叫一个帅!

2.食。秬(音句)鬯(音唱)一大桶。所谓秬鬯,即祭祀时降神所用的以郁金草和黑黍酿造的酒,相当名贵,味道好极了!

3.器。珪瓒一副,彤弓矢百,弓矢千。所谓珪瓒,也就是以珪为柄的勺子,用于祭祀时盛灌酒,另外两套弓箭也都是天子专用奢侈品,价值不菲。

4.行。大辂。即天子所用之车,特赐晋侯享用。

5.虎贲三百人。

6.诰命。周天子亲自宴飨晋文公,并命王室重臣卿士尹氏、王子虎与内史叔兴宣布策命:“王说:叔父您应该恭恭敬敬服从王的命令,安定四方的国家,并纠正天子的过失!”有了这个红头文件,晋文公就是正式的诸侯霸主了,比齐桓公还要货真价实。

第三步,辞谢。古代的礼节,臣子送天子东西,天子一般都是笑纳,而天子给臣子东西,臣子一般都是要再三辞谢,称为三让。晋文公当然也要遵守这些礼节,他逊谢再三,然后谦受,心里乐开了花儿。

第四步:盟誓。五月二十六日,晋文公穿上天子刚送给他“大辂之服”,率先登上高坛,杀牛祭天,执牛耳与众诸侯歃血为盟:“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共辅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

晋文公重耳站在高高的盟坛上,听着诸侯们大声的盟誓,心中百感交集,二十多年艰辛的奋斗之路在他脑海里不断闪过,那些难忘的画面穿越时空,深深地触动着他心灵深处,让两行热泪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划过他历经沧桑的脸庞,滴落在地。

他,打不死的蟑螂小强,晋文公重耳,终于得偿所愿,站在了时代的巅峰,当上了名副其实的春秋霸主。所以说人这辈子,千万不能安分守己混吃等死,要抗争,要超越,要充满战斗的激情,要不断寻求人生的可能性,只有这样的生命,才算是年华不老,青春永驻,生生不息。比如晋文公43岁流亡,62岁才成为国君,66岁亲自出征城濮,快67岁才称霸天下,又有谁能说他老呢?

而在这激动的时刻,晋文公决定,要在这年冬天再举行一次更加盛大的盟会,除了这次与会的诸侯,晋文公还要请来陈国、、秦国三国的国君,总共十国国君参与盟会,再加上再次被请来的周襄王,温之盟可以说是春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盟会了。

当然,晋文公这个行为还是相当僭越的,孔子在《春秋》上就说:“天王狩于河阳”,因为“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所以孔子委婉地说周天子是来这里打猎的,而绝口不提盟会的事实。这种春秋笔法,和前面周天子被劈腿的王后赶出家门,却写作“天王出居于郑”是一样的。而后来,人们就约定俗成,把君王无奈出走称为“狩”,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掳走,叫“北狩”。光绪被八国联军打跑,逃到西安,叫“西狩”。其实他们自己才是被狩猎的对象吧!

但不管怎么说,晋文公终于实现了宋襄公想实现却无力实现的理想,结束了齐桓公死后天下十年无霸主的混乱状态,并一举奠定了晋国的累世霸业。从此,晋国历代君臣秉持着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四管齐下、仁义信礼与奇谋诡诈兼顾的既定战略方针,使晋国霸权经历八世,由晋文公至晋平公,维持了百年之久(前636—前532),其间虽偶有挫折,但始终屹立不倒,直到三家分晋,三晋中最强的魏国仍然是战国初期无可置疑的绝对霸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与... 汉匈之战的爆发是在西汉初年,这时候汉高祖刘邦曾于匈奴开战,只不过当时的西汉国力下降,根本不是匈奴的对...
原创 横...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匈奴在汉朝持续打击下分为两部,南匈奴留居故地并逐渐融入其他民族。北匈奴被迫西迁...
原创 海... 说起汉朝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至于汉废帝刘贺,实在没几个人知道。 不过这...
原创 战... 很多人对于侵华战争当中罪大恶极的东条英机这个名字很熟悉,他臭名昭著也就算了,重点是他当了天皇的走狗,...
原创 梁... 梁山108位将领中,只有三个女人,但这三个女人都是武将。尤其是一丈青扈三娘,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武艺...
原创 纳...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远离战争的我们对世界都充满着美好的想象,但我们远离战争,却不能忘记战争。今天就让我...
原创 姜... 我们都知道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手持封神榜封了各路神仙,而最后却没有自己的而被申公豹嘲笑,而按封神演义所...
有钱养家兵的后山风云人物 ——... 民国时期,固阳地区社会动荡、连年灾荒,民众在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日寇奴役中饱经磨难,艰难求生。家园离...
原创 和... 和尚挑衅出上联,纪晓岚下联“狗嘴何曾吐象牙”妙答,成千古绝对 文丨追寻历史文化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原创 刘... 刘邦建立西汉的时候,原来东方六国的旧势力经过秦国统一战争,刘项的统一战争已经消耗殆尽,再兴不起大的风...
原创 维...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发现美洲的时间定义为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登陆西印度群岛,并将此定为美洲进...
原创 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在英国人的帮助人下出逃海外。在流亡美洲期间,康有为考察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写下...
原创 李... 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谋反。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把李密接来! 资治通鉴记载:先是玄感阴遣家僮至...
原创 安... 唐玄宗末年,不理政务,荒疏朝政,藩镇割据尾大不掉,最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
原创 武... 一天,王皇后来到武则天寝宫来看小公主,逗弄了一会后便离去,武昭仪趁四处无人之际,便心一横,上去用双手...
原创 此... 《隋朝演义》塑造了很多骁勇善战的猛将,比如使着一把好枪又英俊非凡的罗成。而今天介绍的是他的父亲——罗...
原创 此... 战争狂人希特勒,对待犹太人和他认为的敌人,一点也不手软,甚至可以说是残忍。但是他对待感情还是比较专一...
原创 历... 公元688年,李贞在豫州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派宰相张光辅率30万大军征讨,结果张光辅平灭了李...
原创 2... 拆破唐人绢,经经是双丝。——《自君之出矣·其一》 引言 自新航路开辟之后,整个世界的联系就越发的紧密...
原创 李... 别看李世民有十多个儿子,自从李承乾造反之后,李世民选择李治为接班人就是大概率事件,因为他没有更好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