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平乐》是否渲染宋仁宗?历史上他虽治政仁厚,却不免悲剧色彩
迪丽瓦拉
2025-07-03 06:02:21
0

人们总想靠近历史,但却与历史渐行渐远。

最近,《清平乐》如期开播,引来了许多观众的追捧。很多人对于宋朝的历史仅仅局限于靖康之耻,认为宋朝这一段历史充满了屈辱,甚至皇帝基本上都无作为,但却并非如此。对明清时期影响颇多的政策与法令,甚至娱乐活动也都是这一段时期出现的,对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来说,宋朝时留下过浓重的一笔的。不要仅仅局限于表面的世界观,也许放宽眼界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而《清平乐》所讲主要就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作为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相较于靖康之耻中那两位宋徽宗和宋钦宗来说,好像并不是十分出名。而大众了解他最多的还是在《水浒传》的小说中,并且所占篇幅也不是很多,但最起码让大众有所了解。

而在这部电视剧之中,必然会对宋仁宗这位主角人物进行人物加成,但这却往往会让他与历史上的真实形象略有差别,虽有仁爱之心,但也免不了帝王之家的悲剧色彩,也许出身帝王之家,本就是一种不幸。

宋仁宗简介

宋仁宗,本名赵受益,立为皇太子时更名为赵祯,在世1010年—1063年,享年54岁,北宋第四代皇帝。其在位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这使他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当他驾崩时,群臣百姓发自内心的悲痛却是其他皇帝难以相比的。当仁宗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相较于古代官僚与百姓的紧张关系,宋仁宗确实赢得了自己的成功。

为政之举

赵祯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温厚。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样的生活都不会适应,更不用说作为一国之君的宋仁宗,他也想改革这种守成的局面。

政治:赵祯针对宋中期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冗官、冗兵、冗费现象,于庆历三年(1043年)任用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改革之时大刀阔斧,施行许多具有时代变革意义的措施,如果成功,宋朝必将会政治一新。但最后的结局却是注定失败的,因为改革触犯了大多数权贵的意义,作为改革主持者的范仲淹也被官场上排挤了出去,这次改革对于宋仁宗来说可能也有不小的影响,作为帝王,他当然希望自己统治之下的王朝能够日益昌盛,但所处的环境势必打碎这种幻想。

军事: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宋朝的主要外患是西边的西夏。因为宋朝对于军队实行的将兵法,虽然杜绝了将领专权的问题,但也给军队留下了隐患。并且宋朝自身因为冗兵、冗费的问题,军队实力也有所下降。所以在对西夏的几次战争中,宋朝都落入了下风。而夏虽在宋夏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但自身亦伤亡近半,国力难支。两方决定商议和议。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夏向宋称臣,宋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并开放边境贸易。史称“庆历和议”。此后宋夏保持近半个世纪的和平,这对于宋朝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康定年间(1040年—1041年),赵祯命丁度与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此书为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对于研究宋朝以前的军事思想非常重要。

经济:因为取得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所以宋朝经济取得了快速的进步。而这一时期,后世常说的纸钱——交子也正式投入使用,可以说是历史上经济方面的一个重要革新。但同时,因为皇帝自身的宽心仁厚,反而给了一些人祸乱的机会,当时宋朝冗官、冗费、冗兵的问题愈发严重,使得积贫积弱的局面不断加剧,对于宋朝的自身发展来说,这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文化:赵祯在位时期,北宋文人政治文化获得较大发展,“和而不同”的庆历士风得以涵咏和张扬。赵祯在位期间,曾多次关心图书馆文化事业。嘉祐五年(1060年),赵祯又下诏:建隆初,三馆聚书,仅止万卷。然而今秘府所藏,比唐开元旧录,遗逸尚多,宜开购赏科,以广献书之路。规定每献一卷馆阁所缺之书,赏丈绢一匹,及献五百卷,特与文资。对于文化事业的鼓励使得这一时期有大量的经典著作产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宋仁宗在位时期的北宋,应该是较为繁荣的一个阶段,但因为皇帝自身的仁心,反而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的影响。有人说,“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不同于那些为政之暴君以及昏君,宋仁宗有着自己的处世态度以及应事方法,在处理很多问题上面,能够考虑各方因素。有人还说他“惧怕大臣”,可能他深知为君之道,大臣与自己并非是绝对对立关系。

对于宋仁宗的不同评价

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远超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在宋仁宗驾崩之前,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连续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但是赵祯都没有批准。但他死后再也阻止不了群臣给他加上“仁”的尊号了。“仁”就是对帝王的最高评价,“为人君,止于仁。”也许正是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宋仁宗也才与那些被大臣们嫌弃的帝王格格不入。

《宋史》评价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也许仁宗给宋朝之君立下了典范,但后世的君主们好像又学得七零八落,甚至还走上了偏路。

我们不妨也看一下宋朝的大臣们对于这位仁君的评价。

师锡:宋兴一百五十余载矣,号称太平,飨国长久,遗民至今思之者,莫如仁宗皇帝。……以致庆历、嘉佑之治为本朝甚盛之时,远过汉唐,几有三代之风。

苏轼: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既自以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远者,又留以为三世子孙百年之用,至于今赖之。

范祖禹:仁宗爱人物之心,在位四十二年,未常一日而忘其诚……庙号曰仁,不亦宜乎。

邵伯温:呜呼!虽酒酣、嫔御在列,尚不忘四民,故自圣帝明王以来,天独以仁谥之也。

能够得到后世众多文人之赞,可见仁宗在历史上的地位。

乾隆皇帝也曾说,有三位帝王,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

这对于任何一位帝王来说,仁宗堪称为君之典范,但他又不可避免地陷入自己的悲剧之中。

宽心仁厚却又增加自己的悲剧色彩

王夫之在《宋论》中认为赵祯“无定志”。在赵祯亲政的三十年中,两府大臣换了四十余人,都是屡进屡退,“人言一及而辄易之,互相攻击则两罢之,或大过已章(彰明也)而姑退之,或一冲偶乘而即斥之,……计此三十年间,人才之黜陟,国政之兴革,一彼一此,不能以终岁。“即使贤者在位,因不能安于其位,也无法施其才能,做出成绩。这样朝令夕改,一反一复,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

宋仁宗的仁心却又犯了帝王的大忌,出事不决断反而会增加为政上的难度。我们知道在明末崇祯皇帝的评价中说他也是常常置换群臣,往往一个政令还没有实行,就急着更换大臣。在这个问题上,仁宗也是同样,政治策令不能有效实施,反而会损伤大臣之信心,甚至还会给百姓造成一定的困扰。

但不可否认,宋仁宗在历史上的贡献是重要的,在宋朝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重要的一笔,只是随着历史的变化,人们只会记住那些积极改革的变法者,却忘了这位宅心仁厚的君主,希望历史能够给这位帝王多一些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脚大仙分享:《亚述之王:亚述...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 大英博物馆藏亚述文物珍品展下篇 苏州博物馆西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亚述之王:...
原创 这... 在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中,住着一位名叫李先生的满族后裔,他的家族故事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
原创 祠... 在山西,有一位王先生,他手中持有一枚珍贵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双龙戏珠寿字币。王先生的父亲在...
宋朝女子多才气更有英气 宋朝女子多才气,灿如星辰赤忱义。宋代女性的教育生活 “上承汉唐多有超越,下启近世又多为元明清三代所不...
原创 趣... 公元196年,刘备被吕布痛殴,无奈之下他只好投奔了老熟人曹操。 此时的刘备在江湖中已经有了一定地位...
战火洗礼下的历史丰碑与和平愿景 台儿庄,一个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古镇,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8年,这里爆发了震惊中...
原创 北...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隐士的说法,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当时也受到了一些隐士的追捧。在当时,当一个隐士是十...
原创 汉... 今天莽仔继续来说这历史上的奇葩皇帝,今天咱们来说说汉哀帝!这位皇帝的奇葩之处在于,他为了那个男人,付...
原创 蔡... 初,珽故吏知县黄振国坐事夺官,珽荐起河南信阳知州,巡抚田文镜劾贪劣不法。——《清史稿·列传·卷八十》...
广东一革命老区出版镇志,为当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刘凤霞 图/通讯员提供 7月2日,《永和镇志》出版发行会议在...
原创 “... 西汉时期的匈奴人口数量可以从四个时期进行考察:分别为冒顿单于时期、伊稚斜单于时期、五单于内战时期、呼...
原创 南... 前言:弘光帝朱由崧,福忠王朱常洵之子,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之孙。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
原创 清... 太监制度作为封建专制社会特有的产物,从春秋时期到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里一直存在于宫中。 太监,这个离...
原创 读... 读王安石传(散文) 李春雷 王安石与秦桧,能够相提并论吗? 当然不能。 但是,在南宋至民国的800多...
原创 四... 这做事也罢,当官也罢,只要有关人事,千万不能搞一锤子买卖,不能过河拆桥。你得老想着还有下一次,只要有...
原创 马... 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他当年在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诸葛亮向来...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最具偶像气质的人,那必然要说是诸葛亮无疑!什么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六出祁...
雍正王朝:科考舞弊案中,李卫一... 就说啊,连诚亲王胤祉都不敢干的事,一个混混出身的李卫为何就敢了呢?在《雍正王朝》全剧中,让我听到最为...
蒋经国如何掌握特务组织?中统元... 在台湾省台北市近郊,阳明山通往北投公路的尽头处,曾经有一座高墙环绕的日式别墅,名叫八胜园,这里风景秀...
雍正个人喜好其实很多,这一爱好... 都知道,雍正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勤政、认真、严厉,喜好斤斤计较、感情生活淡泊以及喜新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