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难怪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才是整场空城计的关键点
迪丽瓦拉
2025-07-03 19:04:03
0

在中国,《三国演义》可谓是一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奇书。作者罗贯中在书中描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三国英雄、编写了许多精彩的故事情节。

“空城计”就是其中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章。

区区小城,兵不满三千,将无一人,而司马懿手下却有十五万大军,强弱分明,孔明授首就在眼前。

没想到绝对优势下的司马仲达却徘徊城下,听诸葛孔明弹奏一曲后,居然仓皇撤兵。

读者每读至此,不免抚掌大笑,笑孔者之智,仲达之愚,可是这一切真是因为司马懿愚蠢吗?如果把司马懿换成读者你我,真的有胆量进城吗?

在罗氏生花妙笔里,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城上的孔明神态悠闲,高坐弹琴,身边两书童持剑、摇扇侍立,西城四门大开,可以看见数十老者在洒扫街道。

偌大西城居然一派寂静,仿佛来到一个无人的世界,听见的只有诸葛孔明的琴声。

城下司马懿侧细静听,耐心分辩音律,琴声居然一片平和,仿佛孔明先生正高卧隆中,以琴待友,与战场肃杀的气氛截然不同。

司马懿又打量洒扫街道的老者,虽然老态龙钟,但是看得出他们都曾受过军事训练,难道说他们是军人改装不成?

如果是军人改装,那么城中还有多少未改装的军士?静静的西城,是否暗藏着杀机?

司马懿又打量一下孔明身后二书童。

两个书童,总角之年,尚未束发。出奇的是小小年龄,却是镇定异常,面对杀气腾腾大军居然行若无事、视若无物。

司马懿心中顿时一惊,如此奇异的儿童,难道是上天喻我城中暗藏兵甲不成?司马懿大叫一声不好,赶快撤兵。

十五万士兵不知道司马都督究竟看到了什么,听到撤兵命令,真以为大势不好,一起向后溃退,一直跑出几十里方才停住脚步。

作为道具的十五万大军哪里知道,就在西城上下,两个智谋之士进行了一场心理博弈,失败者当然是司马仲达。

诸葛亮在书中是智慧的化身,司马懿也是数一数二的智谋之士。些须小计绝不能瞒过他的眼睛,可是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空城计呢?

应该说诸葛亮在细节方面把握得非常好,用老军打扫街道,用城门大开营造出城内真埋伏的假象。

作为智谋之士的司马懿也是个细节大师,他在西城城下,仔细观察,想要找出其中的破绽,最后司马懿真地得出一个结论:城内真地有埋伏。

大兵压境,诸葛孔明、老军若无其事,不足为奇。奇怪的是侍立的两个书童,同样是若无其事。想想两个垂涎黄口小儿,年未弱冠,怎么会如此镇定,这一定是事先知道城里埋伏重兵,故而行若无事。

司马懿思前想后,最后是两个书童的镇定表现证明了他的结论,于是他立刻下令撤兵,免得被诸葛孔明包了饺子。

空城计,诸葛孔明取胜、司马仲达中计,关键就在于这两个书童,应该说诸葛孔明慧眼识英才,挑选了两个无比镇定的小书童。或者说,诸葛孔明胜在细节的把握上。

司马懿不知道是否在空城,他要寻找证据。诸葛亮则将计就计,安排下空城的证据,让司马懿认为空城是假的,实际上不是空城。

就这样,司马懿注意到书童镇定的细节,料定西城内一定有伏兵。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上城之时连书童临敌时细节都注意到,巧妙地做了一个诱饵,而司马懿真地吞了下去。

如果城下的是水浒里的李逵,恐怕没有这么多的弯弯绕,说不定会抢上城头,先砍两个书童,后砍孔明。

但也说不定,当李逵冲进城内时,只听一声炮响,伏兵四起,黑厮成了孔明的阶下囚。

可以说,空城计如此精彩是因为城上、城下都是智谋之人,琴声幽幽之间,已经交手了十几个回合,将在谋而不在勇,李逵之流不过是个打手罢了。

同样是三国演义,赤壁大战后,曹仁同样给周瑜安排了一个空城计。

临阵时,周郎注意到曹兵腰间都有包裹,城头虚插旌旗,还以为曹兵真的要跑路,策马先入南郡,结果伏兵四起,自己肋下挨了一弩箭,差一点丧命。

孔明的空城计是真空城,曹仁的空城计却是假空城,真真假假,身处局中,自然是当事者迷,唯一的办法就是注意细节,无论是孔明还是仲达都要注意细节,以细节取胜。

何为智谋之士,超人一等的就在于细节的观察。

春秋时,晋国和秦国交战,白天晋国小胜,秦国派使者约定明日决战。晋国一个将领却说,这个使者口出大言,眼睛却乱转,说明他色厉内荏,秦国派使者宣战是假,趁夜逃跑是真。

当晚,秦国军队果然趁夜逃跑。

秦国失败就败在使者在细节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口出大言,却是一副胆小如鼠的模样。

结果在智者面前露出马脚,如果不是晋军内讧,没有设下埋伏,恐怕秦军逃路时会被杀得片甲不留。

水浒传中有同样的描写,宋江题反诗被关押入狱,蔡九知府写信给父亲蔡京询问如何处理。为了营救宋江,梁山军师吴用安排了一封假信给蔡九,无论印章、笔迹都由专业人士负责,送信的又是自己人,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没想到黄文炳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破绽,蔡京与蔡九是父子关系,家书上哪能盖带名讳的图章,事出反常,一定是假信无疑。

黄文炳道德上不敢恭维,但是对细节方面的洞察力却值得人称道。

虽然在真实的历史中,占领街亭、进军西城的并不是司马懿,诸葛亮也没有在西城摆什么空城,但是读者还是固执地让司马懿一次又一次地驻马城下,仓皇撤兵。

读者喜欢空城计这个故事、喜欢这两个智谋之士的对决,实际上就是在赞叹两个智谋人士对细节的敏锐洞察力。

见微知著,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书对细节的描写俯拾皆是。古人是在用这些词句来告诫后来人,欲成大事,必须注意细节,无论军事、商战,各行各业莫不如此。

也许普通人与智谋人士,小商小贩与富商大贾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在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中,住着一位名叫李先生的满族后裔,他的家族故事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
原创 祠... 在山西,有一位王先生,他手中持有一枚珍贵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双龙戏珠寿字币。王先生的父亲在...
宋朝女子多才气更有英气 宋朝女子多才气,灿如星辰赤忱义。宋代女性的教育生活 “上承汉唐多有超越,下启近世又多为元明清三代所不...
原创 趣... 公元196年,刘备被吕布痛殴,无奈之下他只好投奔了老熟人曹操。 此时的刘备在江湖中已经有了一定地位...
战火洗礼下的历史丰碑与和平愿景 台儿庄,一个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古镇,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8年,这里爆发了震惊中...
原创 北...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隐士的说法,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当时也受到了一些隐士的追捧。在当时,当一个隐士是十...
原创 汉... 今天莽仔继续来说这历史上的奇葩皇帝,今天咱们来说说汉哀帝!这位皇帝的奇葩之处在于,他为了那个男人,付...
原创 蔡... 初,珽故吏知县黄振国坐事夺官,珽荐起河南信阳知州,巡抚田文镜劾贪劣不法。——《清史稿·列传·卷八十》...
广东一革命老区出版镇志,为当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刘凤霞 图/通讯员提供 7月2日,《永和镇志》出版发行会议在...
原创 “... 西汉时期的匈奴人口数量可以从四个时期进行考察:分别为冒顿单于时期、伊稚斜单于时期、五单于内战时期、呼...
原创 南... 前言:弘光帝朱由崧,福忠王朱常洵之子,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之孙。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
原创 清... 太监制度作为封建专制社会特有的产物,从春秋时期到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里一直存在于宫中。 太监,这个离...
原创 读... 读王安石传(散文) 李春雷 王安石与秦桧,能够相提并论吗? 当然不能。 但是,在南宋至民国的800多...
原创 四... 这做事也罢,当官也罢,只要有关人事,千万不能搞一锤子买卖,不能过河拆桥。你得老想着还有下一次,只要有...
原创 马... 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他当年在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诸葛亮向来...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最具偶像气质的人,那必然要说是诸葛亮无疑!什么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六出祁...
雍正王朝:科考舞弊案中,李卫一... 就说啊,连诚亲王胤祉都不敢干的事,一个混混出身的李卫为何就敢了呢?在《雍正王朝》全剧中,让我听到最为...
蒋经国如何掌握特务组织?中统元... 在台湾省台北市近郊,阳明山通往北投公路的尽头处,曾经有一座高墙环绕的日式别墅,名叫八胜园,这里风景秀...
雍正个人喜好其实很多,这一爱好... 都知道,雍正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勤政、认真、严厉,喜好斤斤计较、感情生活淡泊以及喜新厌...
原创 文... 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文化冷知识,但是对于五千年这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