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群雄割据,每个想成大事的君主不但需要像马超、张飞、许褚、典韦等猛将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像诸葛亮、郭嘉、徐庶、庞统等名士的辅佐。当时有个人是诸葛亮的好友,并且在魏国做了官,诸葛亮知道后说了句话让人感叹不已。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经过《三国演义》的推广以后,已经被广大的读者公认为第一智谋人士。其实早在诸葛亮还未出山的时候,有很多名士都和诸葛亮的关系不错,其中以石韬、孟公威、徐庶、庞统与其交情最好。
这四人才智过人,比起诸葛亮来说差不了多少。可是庞统大师辅佐刘备以后不幸英年早逝;徐庶投了曹操后也没什么大的亮点;诸葛亮的事迹都知道了,天下闻名;那么这里来看看石广元后来怎么了。
石韬,字广元,是颍川人。他来到了荆州以后,与诸葛亮、徐庶、庞统等人交情莫逆。诸葛亮在还没有出山辅佐刘备以前,就曾经对这些好友说过预言:你们可为郡守,刺史。其中就包括石韬石广元。
据《三国演义》描写,刘备还曾与石韬有过一面之交。在刘备第二次冒着风雪前去请诸葛亮的时候,路过一个小酒馆,偶遇到了几个比较特别的人,其中就有石韬。当时石韬正和孟公威正在饮酒对歌,显得非常洒脱。刘备也曾邀请两人一起去诸葛亮那里详谈,可是两人婉言谢绝了刘备的邀请。
后来刘备访得诸葛亮后,诸葛亮尽忠辅佐刘备并帮助其建立蜀国,徐庶一直在曹操那里负责管理后方的农业,而石广元也在魏国做官,官至典农校尉、郡守。按照三国时期魏国的官制,郡守级别的官员已经不算很低了,而且石韬也达到了诸葛亮的预言:做到了郡守。
但是诸葛亮在知道石韬做到了魏国的郡守以后,却又表示可惜,并感叹道:“难道魏国的人才很多吗,为何石韬、徐庶不能得到重用。”从诸葛亮的叹息可以看出他对于故人好友的眷念与认同,同时也有一些无奈。
的确,在那个战乱不断的时代,人们对于亲朋好友非常珍惜,尤其对于诸葛亮亲身经过过逃难的人来说,更加珍惜像石韬、徐庶、庞统这样的好友。从诸葛亮痛哭庞统的那段故事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现在他身在蜀国,听说昔日的好友石韬做了郡守,并且实现了他当年对其的预言,却没有半分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其对好友的怀念,而且还可以看出他对曾经的好友石韬惋惜不已。也许其中还有一层意思:为石韬不能与自己共事感到可惜与无奈。
也许石韬能够辅佐刘备的话,蜀国不但多了一个才智过人的俊杰,而且还可以与诸葛亮一起共事,在闲暇之时还能够叙叙友情。不过这些都是猜测,到底诸葛亮为什么会发出叹息之情也许只有他自己能够知道了,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诸葛亮对于好友石韬感情真挚,并且佩服其才能。
虽然正史和《三国演义》对于石韬的记载不是那么多,不过其出色的才能还是可以看出来的,诸葛亮也对其非常重视。(资料来源于《三国志》《三国演义》)